琼籍南侨机工改名改年龄 瞒着家人回国抗日

03.09.2014  16:37

      原标题:口述人:琼籍南侨机工吴惠民,96岁

      改名改年龄 瞒着家人回国抗日

      96岁的吴惠民,身体十分硬朗

      琼籍南侨机工,对于琼崖抗战史来说是一个特殊的存在,他们服务地不在海南,却都是来自海南。如今,琼籍南侨机工在世的仅有2人,我们诉说他们的故事,希望历史能铭记。

      琼海市中原镇一间普通楼房内,96岁的老人吴惠民,着一身黑色唐装很是精神,他摊开一份《参考消息》,拿起放大镜,逐字逐句读着国内外要闻。每天一个多小时的读报时间,吴惠民最关心的是中日关系,“总能想起抗日战争的激烈场景。”

      75年前,以“南侨机工”身份从新加坡回国参与抗战的吴惠民,亲历了冒死护送军事用品的险情,更曾带领60多名战士击退日军的进攻。哼着些许走调的《义勇军进行曲》,吴惠民开始回忆起那段峥嵘岁月。

      1937年,来自家乡母亲的信件,牵动着远在新加坡投奔叔叔工作学习的吴惠民的心。信中告知,日本侵华,日军强迫村民去修工事,筑堡垒,修机场。“那时叔叔常带我参加抗日活动,还教我做手工花义卖,赚的钱捐给国家。”吴惠民说。

      1939年,南洋华侨筹赈祖国难民总会号召华侨中的年轻司机和技工回国,组成南洋华侨机工回国服务团,投身全国抗日救国的服务工作。

      然而,不会开车也不会修车的吴惠民,被拒之门外。“当时很着急啊!生怕服务团不要我,我就自己花钱租了辆车到野外练,练了一个星期可算学会了。”再次赶去报名时,又因是家中独子而遭到叔叔劝阻,“我原名叫吴钟标,为了能顺利报上名,就瞒着叔叔改了姓名和年龄,偷偷去报名才入选了。”

      1939年8月14日,是吴惠民离开新加坡,跟随服务团回国的日子。“每个人脸上都是兴奋。能有机会回国抗日,忠心报国,收复失地,这是最高荣誉。”经越南到达昆明后,吴惠民被分配到西南运输站,负责滇缅公路上的运输任务,“国际上捐赠的军事物资,通过缅甸运到云南昆明,再分运到重庆或延安。我们作为机工,除了为抗日前线的战士们运送军火和药品,还要负责修理被炸坏的汽车。”

      每一次运送,都是一场冒险。曾有一次被日军飞机追着扫射,吴惠民和同行机工只能在陡峭的山路上疾驰,摆脱险情前一刻,同行机工还被子弹射中受重伤。

      结束滇缅公路运输任务后,吴惠民就读黄埔军校,毕业后被派遣到四川,少尉军衔。整个从军生涯中,他最引以为傲的是曾带领战士两次击退日军进攻,特别是在云南畹町的一场高地之战。

      耄耋之年的吴惠民,享受着四世同堂的天伦之乐,但仍保留着当年的习惯,牵挂着那些人和事。“9月1日,我接到邀请,要去昆明参加纪念日活动。但我知道张修隆去不了,他身体不舒服不能坐飞机。”时至今日,吴惠民还通过各种途径牵挂着战友的消息,他说,抗战时期出生入死的经历和满腔热血的爱国情怀,一生都不会忘。

      记者从海南省外侨办获悉,从1939年2月起,在“南洋华侨筹赈祖国难民总会”和侨领陈嘉庚先生的号召下,先后有3193名南洋华侨青年组成南洋华侨机工回国服务团,分九批远渡重洋回到祖国,其中琼籍华侨800余人。至今海南健在的琼籍南侨机工仅有2人,分别是琼海中原镇的吴惠民,文昌市抱罗镇里隆村的张修隆。

分享 网友评论 登录|注册 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管理员提示】
·在发布信息时,请您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关法律、法规,并尊重网上道德;
·因您的言论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由您个人承担;
·管理人员有权根据栏目需要对留言内容进行删改。

新闻中心 在线首页 投诉报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