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贫专题】各单位到陵水亚欠村开展对口扶贫

18.11.2016  22:39

教育与心理学院持续推进精准扶贫

    11月14日,教育与心理学院党委一行第4次来到亚欠村,和帮扶对象聊天谈心,对他们进行观念引导,并了解学院前期捐款购买的家禽饲养状况。得知两户贫困户饲养的鹅苗死亡率较高,学院党委负责人通过我校驻村第一书记联系了本号镇防疫站上门对贫困户进行消杀和防疫指导,并讲解了家禽养殖基本常识。

    得到专业人员的技术指导,两户贫困户表示对通过家禽、家畜养殖致富更有信心,教心院干部也将学院教职工捐款的剩余款项交给贫困户,让他们继续添购部分鹅苗,争取取得好的收成。

初等教育学院在陵水亚欠村开展对口扶贫工作

    为响应学校精准扶贫的号召,11月4日上午,初等教育学院导一行4人赴陵水亚欠村开展第二次对口帮扶工作。

    到达亚欠村后,大家深入亚欠小学课堂听课。课后与课任教师和该校卓校长进行交流,就有关教学问题交换了意见,并建议开发和利用当地资源,激发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学院还购买了一批教具捐赠给亚欠小学的师生后。

    初等教育学院还前往定点帮扶农户胡昌云家中进行慰问,捐赠了食用油和大米等生活必需品,并就下一步扶贫方式进行了沟通。

音乐学院赴亚欠村开展“不忘初心”精准扶贫慰问演出

    11月4日,音乐学院文化扶贫工作小分队在学院党政班子率领下赶赴陵水县亚欠村举办扶贫慰问送文艺下乡演出。

    本次演出节目形式丰富多彩,既有歌曲《多情的土地》《美丽家园是我家》、舞蹈表演《铜雀女》《顶碗》,又有竹笛、笙及二胡的民乐表演《扬鞭催马运粮忙》《沂蒙山歌》等,还有当地阿婆的热情演唱《东方红》,节目编非常贴近村民的欣赏习惯,博得了村民的阵阵喝彩。

    演出历时两个小时,最后在一首流行乐《夜空中最亮的星》悠扬动听的旋律中缓缓落下帷幕。

    演出结束后,师生代表深入两户精准扶贫的困难群众家中走访慰问,并送去食用油和大米。困难群众表示要积极克服困难,通过各方的帮扶和自身的努力,让未来的生活越过越好。

      化学与化工学院用科技优势精准扶贫亚欠村贫困户

    10月14日,化学与化工学院精准扶贫工作小组在学院班子的带领下,协同学院史载锋、孙伟教授一行6人到亚欠村进行科技扶贫调研并走访结对帮扶困难户。

    在亚欠村文化室,本号镇亚欠村第一书记杨烨就亚欠村的基本情况、能力帮扶、产业发展规划等作了情况介绍。化工学院负责人表示,学院有坚实的学科基础和有力的科技保障,并嘱咐在座的学院同志要结合具体情况,积极帮助贫困户发展产业,加大科技扶贫项目支持力度,切实解决他们的困难。双方就亟待解决的问题进行了探讨。

    随后,化学与化工学院一行在村干部的陪同下再次走访了结对的精准扶贫联系户,给他们带去了捐赠的衣物和慰问品。“我们将全力提供技术支持,早日让大家脱贫致富。”史载锋教授在郑昌余等贫困户家中交流时说,全村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为养殖业提供了良好的生长环境。他鼓励村民积极发展山羊养殖,争取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社,走致富路,并邀请专家为村民进行山羊养殖技术培训和防病防疫技术培训。

    为扎实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化学与化工学院组织专家学者根据贫困村的自然条件、地理环境及贫困户的实际需求,开展调研,并与村民进行了深入交流。在下一步工作中,学院将进一步致力于推进科技扶贫,不断增强贫困群众自我造血功能,促进贫困群众持续增收。

化工学院走访贫困户家庭

 

教育与心理学院在陵水亚欠村开展对口扶贫工作

    9月24日,教育与心理学院党委书记一行8人赴陵水亚欠村开展第二次对口扶贫工作。到达本号镇后,扶贫小组和我校在亚欠村挂职第一书记的杨烨同志一道,为教心院对口帮扶的1号家庭购置了一批急需的生活用品并进行了捐赠。随后扶贫小组和本号镇领导、亚欠村委会成员、村小组长座谈,了解亚欠村村况及扶贫工作进展。会后,扶贫小组来到对口负责的2号家庭进行第二次调研。

    据悉,自学校安排教心院承担亚欠村1、2号家庭脱贫任务后,该院已于7月20日安排人员到这两户开展入户调研,详细了解和掌握了这两户的家庭状况和其自身的脱贫计划,并形成了调研报告上交给学校精准扶贫工作领导小组。之后,鉴于1、2号家庭实际情况,教心院领导决定先在学院内募集部分资金,为1号家庭购置部分急需的生活用品,解决其当前的生活困难,帮助其树立脱贫致富的信心;并根据1、2号家庭的具体情况和致富意愿,为其购置部分生产发展工具,和这两户家庭成员共同筹划拟定更为切合实际、富有成效的脱贫计划。9月7日,教心院向全院教职工发出捐款倡议书,截止9月23日,共收到捐款12400元。学院部分学生党员也捐资购置了一批学习用具,捐赠给1号家庭的3个孩子。

教心院捐赠生活用品

 

初等教育学院开展对口扶贫工作

    按照学校党委的统一部署,2016年8月2日,初等教育学院赴陵水县本号镇亚欠村进行走访。在与我校挂职锻炼的第一书记杨烨交流之后,学院负责人与学院对口帮扶农户胡昌云进行了深入的交谈,了解其家庭情情况,以便做出相应决策。

    调研发现,帮扶对象胡昌云家并不缺少劳动力,而且还享受退伍军人政府优抚金。胡昌云表示,两个女儿不愿意出去务工,就喜欢在家守着。我们认为,守旧思想是贫困根源。学院党委决定发挥学院的优势,帮扶亚欠村小学。亚欠小学总共4名教师,最年轻的52岁,师资老龄化严重。学院拟在亚欠小学建立实习基地,顶岗支教,开展为期三个月的教育实习;利用学院国培小学教师项目,免费为亚欠小学教师进行培训;联合成立教师成长协作团队,学院定期派教师入校讲座、培训。通过这些具体可行的措施,加以时日的长期发展规划与谋略,提升亚欠小学的教育水平。通过教育改变当地孩子们的思想观念,虽然见效慢,但智力扶贫,扶贫先扶智,或是脱贫的根本之策。

初教学院与亚欠村小学校长交流

 

教育科学研究院开展贫困户帮扶对接工作

    按照我校精准扶贫攻坚实施方案的要求,7月18日下午,教育科学研究院负责人前往陵水县本号镇亚欠村与贫困户进行帮扶对接。

    研究院扶贫工作小组一行与学校驻村第一书记杨烨、村干部进行了座谈。杨烨介绍了亚欠村的基本情况、前一阶段调查摸底工作以及近期建设“文化长廊”计划和设想等。随后,在村干部带领下,工作小组带上大米和油深入到扶贫对象家里与贫困户进行座谈,了解生产、家庭成员、就业、收入、孩子上学等基本情况,了解贫困户的需求,与贫困户共同探讨提高生活水平、脱贫致富的办法。

    通过深入扶贫点与贫困户对接,研究院对贫困户有了初步的了解,下一步将结合贫困户的实际情况,在尊重贫困户意愿的基础上,制定贫困户两年帮扶实施步骤和三年度巩固提高计划。

教育科学研究院走访贫困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