劣质洗洁精被证实为冒牌货 海口工商介入调查

17.10.2015  18:17

  10月15日记者率先独家报道了海口一快餐店购买的“琼洋”牌洗洁精,检出的“菌落总数”和“大肠杆菌”超标数百倍。10月16日上午,海南琼洋日用化工有限公司负责人联系记者,并作出正面回应,称记者曝光的“琼洋”牌洗洁精非该企业生产的正品,经公司业务人员辨认确认为假货。目前,海口工商部门已经介入调查。

  事件回顾:快餐店购买的洗洁精微生物严重超标

  海口一家快餐店老板娘使用“琼洋”牌洗洁精清洗店内餐具,双手出现红肿、痛痒,怀疑与使用的洗洁精有关。

  10月8日,陈女士的家人购买5桶“琼洋”牌洗洁精(20kg/桶,生产日期为2015年9月),将其中1桶直接送到海南省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所,委托该机构对产品中的“菌落总数”和“大肠杆菌”两项指标进行检测。

  10月14日,检测结果出来后,陈女士和家人发现,送检的“琼洋”洗洁精中菌落总数含量高达2.2×10^5(220000),比标准值超标220倍;另外,洗洁精中大肠杆菌含量>1100,超过标准要求至少360倍以上。

  企业回应:陈女士购买的洗洁精疑肯定为冒牌货

  10月16日,海南琼洋日用化工有限公司法人代表郑先生主动与记者取得联系,对报道回应称,记者报道中反映的这批洗洁精疑为假冒产品。

  当天上午,记者与海口市工商局美兰工商所执法人员一起,来到位于海口桂林洋的海南琼洋日用化工有限公司了解情况。经工商人员初步调查,海南琼洋日用化工有限公司提供了今年以来,多个批次的洗洁精的合格检验报告。

  随后,记者见到了企业法人代表郑先生,据其介绍,15日晚间,企业就已注意到了报道。公司高度重视,要求生产厂长连夜对报道中披露的问题进行核查。经过技术人员及业务员与陈女士核对,怀疑对方购买的所谓“琼洋”牌洗洁精为冒牌货。

  “陈女士购买的洗洁精使用的包装桶确实是我们公司的,但桶内的洗洁精绝对不是我司生产的。因此,我们怀疑有不法商家利用我们废弃的包装桶,售卖不合格的劣质洗洁精。”郑先生表示,15日晚间,看到报道后,公司负责海口琼山区的销售代表以及技术人员,对陈女士所买洗洁精的地点(海口金花市场一商行)进行盘查发现,公司没有向该商行销售过“琼洋”洗洁精。另外,通过对陈女士购买的5桶产品外观看,有的连包装桶也不是琼洋的。厂方通过对产品色泽、气味、黏稠度等对比,最终确认,陈女士购买到的“琼洋”洗洁精为冒牌劣质货。

  记者目击:企业将回收的废弃包装桶统一销毁

  16日中午,记者在厂方工作人员指引下,看到企业院内堆放着大批已废弃的洗洁精包装桶。

  据企业办公室工作人员邹小姐介绍,虽然他们也会将桶回收后重复利用,但使用时有最低标准,不再流向市场的包装桶会就地切割。“出于环保和为消费者节约成本考虑,这些包装桶一般我们都会回收重复使用,不过,当桶上印有企业信息的字被磨的不清楚时,这些桶就不会再流向市场。”邹小姐带工商执法人员和记者参观了刚刚包装好,尚没有流向市场的同一规格洗洁精。记者注意到,厂内没有出厂的洗洁精包装上标识清晰。

  企业负责人郑先生表示,他们生产的任何类型洗洁精售卖前,都会经过严格的检验,并且保留生产样本3个月以上。综合看,记者曝光的产品绝非企业生产的正品。

  工商调查:确有人向商户上门推销劣质洗洁精

  为证实记者曝光产品确实为冒牌货,琼洋日化公司法人代表郑先生表示愿意与记者一起,到销售点现场指证。

  10月16日下午,记者与郑先生以及海口市工商局琼山分局市场科、中山工商所执法人员一起,来到金花市场两家商行进行检查。商行均称他们销售的“琼洋”牌洗洁精,都是由自称厂家业务员的人上门推销的,至于对方到底是不是厂家的人员,以及产品是不是正品,他们确实不知道。

  经海南琼洋日用化工有限公司负责人及技术人员当场鉴别,两商行销售的“琼洋”牌洗洁精,虽然多数包装为回收的正品包装,但桶内的洗洁精确实为假冒的劣质产品。

  厂方人员现场对真假产品进行了对比试验。记者注意到,正品“琼洋”牌洗洁精色泽透亮,从桶中倒出来后如果一条线,且黏稠度很高,没有任何异味;而假冒的劣质洗洁精看上去显得非常混浊,有刺激性异味,倒出来的时候如同水一样。另外,记者还发现,上述两商行销售冒牌洗洁精的价格每桶为仅为25元左右,而同一规格的正品洗洁精销售价格为45元左右,价差在一倍左右。

  郑先生表示,记者的报道给企业提了一个醒,及时敲了个警钟,今后,企业将在如何杜绝产品被仿冒,以及防伪技术上加大投入。

  目前,海口工商部门正在对假冒的劣质洗洁精来源作进一步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