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出台防御14级以上强台风总预案 创国内先例

30.08.2014  11:09

  海口市政府常务会今天审议通过了《海口市防御强台风应急总预案》(以下简称“新预案”),此时距“威马逊”台风过后仅40天。据悉,这是我国首个专门针对强台风的应急总预案。该预案设定了12种重点隐患区域及防护对象,此次受灾严重的三江农场上山村和北港岛等被列入其中。

变化一

适用于14级以上强台风

  7月18日,超强台风“威马逊”重创海口,造成供水、供电、交通、农业、水利等基础设施严重受损。而该市现有的《海口市防风防洪应急预案》(以下简称“老预案”)是基于水电基本通畅、通讯基本保障情况下的应急预案,且更侧重于防洪,目前已不能满足强台风大范围破坏、大面积受灾下的应急响应需要。因此,“威马逊”过后1周,海口市三防办就接到了市委、市政府要求编制新预案的指令,遂迅速组织专门人员、专业咨询机构及基础防灾单位共同组成编写队伍进行预案的编制。在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的亲自参与和关注下,在广泛征求省三防办、市政府有关部门、抢险应急专家、社会各界意见,数易其稿后,终于在最短时间拿出了新预案。

  “这是我国首个专门防御14级以上强台风的应急总预案。”海口市三防指挥部副指挥、水务局局长冯本彦说,新预案是针对老预案的加强及补充,适用于海口市范围内强台风(14级以上)与次生灾害的预防及应急处置等指挥管理工作。当气象部门发出强台风可能在本岛万宁以北地区至雷州半岛登陆(或途经附近海域),将对海口市带来影响,即启动新预案。13级及以下的台风执行老预案。

变化二

新预案延伸至居民小区内

  冯本彦说,新预案主要针对海口市防御“威马逊”台风中的不足方面,如:行道树修剪、高空设施的保护、沿海布防、供电、供水、医院、金库等重要机构应急供电补充及预警,社会动员、社会捐赠、民政联合救灾等进行明确及细化。

  第一,老预案针对强台风将导致的城市基础设施的损毁应对存在不足,主要是树木倾倒和电线杆倒毁等方面应对不足。第二,由于电力、供水、通讯等基础设施规划设计及建设标准是针对14级以下台风的,而无法承受强台风乃至超强台风的袭击,导致上述公共设施受损严重。而老预案是设定为台风过后这些设施设备基本运行正常下开展工作的,因此一旦强台风导致这些设施设备受损严重,原有预案就很难开展了。第三,新预案重点针对的是强台风带来的风暴潮淹没沿海地区,因此侧重点在沿海地区的布防;而老预案只是针对南渡江的洪水和热带气旋。

  一般各个居民小区的供水供电设施产权归小区自有,而这次强台风带来的对各个居民小区的损失影响面较大。但市政供水供电部门在老预案中只负责其公司自主产权的维护维修,没有延伸到居民小区内部并直达各家各户。因此需指定总预案及供水供电的子预案,来规范强台风到来时供水供电公司与居民小区和物业公司的联动,形成强台风过后二者间的快速有效的联动机制,确保强台风到来时能够以最短时间内恢复居民小区的供电供水。

变化三

重点针对风暴潮灾害布防

  冯本彦表示,由于防御台风的级别不一样,因此新老预案表现出了6个方面的区别。

  首先是一级响应启动的时间不一样,新预案是当天气预报有强台风出现时,提前72小时进入一级响应;老预案则是提前24小时进入一级响应。二是一级响应面对的区域不一样,新预案是当天气预报预计台风将在万宁到雷州半岛登陆或附近海域经过时,即启动一级响应;老预案则是明确台风将在海南本岛登陆才进入一级响应。三是针对性布防的对象不一样,新预案重点针对的是强台风带来的风暴潮,因此侧重点在沿海地区的布防。而老预案只是针对南渡江的洪水和热带气旋。四是指挥部的级别不一样,新预案指挥长由市长亲自担任,而老预案则是分管三防办的副市长担任指挥长。五是新预案社会动员面也比老预案要广得多,分工协作上涉及到政府的各级各部门,涉及到的社会层面也更多,相当于社会总动员,而不单单是靠政府一己之力。六是新预案对信息收集与发布控制较严格,这是因为强台风导致的灾害要远大于一般台风,而大灾易引起恐慌,谣言四起的话会影响救灾。

  “新预案还强调了灾后的救灾抢险机制,按照类别明确分出了11个救灾小组,救灾上更加切合实际,更高效,联动性更好。”冯本彦说。(记者单憬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