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尔诺贝利”留给世人的思考
中新网4月27日电 今年的4月26日是前苏联切尔诺贝利核灾事件30周年,香港《大公报》27日发表文章称,对核要心存敬畏,谨慎利用,周全决策,这也许是“切尔诺贝利”留给世人最有益的思考。
文章摘编如下:
三十年前,“切尔诺贝利”还是个普通地名。若不是发生在凌晨的惊天一爆,它不可能“扬名”国际。
三十年间,世界一刻也不曾忘记。作为“世纪浩劫”,“切尔诺贝利”代表了恐惧、死亡、地狱……是压在全世界民众心头的一块巨石,令人窒息。
三十年后,人们仍然未摆脱这一梦魇。各界林林总总纪念、缅怀的背后,分明隐藏着痛切反思,“切尔诺贝利”究竟带来了什么教训和启示。
从“核”出现那一刻起,“核安”便相伴而生,“拥核”与“废核”便成为一个永恒的争议话题。“核能”在带来便利的同时,亦如魔鬼、幽灵般时时刻刻威胁着人类的安全。而核魔的每一次任性与放纵,对人类来说,都是一场炼狱。很难用数学公式去计算核带给人类的利与弊,更难得出孰大孰小的精确结果,但相对于在核灾中死去的受害者、被污染的土地,以及事故给环境造成的永久性破坏,这种计算和结果又有何意义。
曾几何时,“切尔诺贝利”何尝不是人们的骄傲。但在大自然面前,人是何等渺小,三十年后的“切尔诺贝利”是杂草丛生的人间地狱,是需时三千年才能恢复原貌的被污染土地……相对于眼前的一切,原来的发展与繁荣又有何价值。
人类最可怕的是健忘。切尔诺贝利核灾之前,曾发生过1957前英国温斯克尔大火、1966年美国帕利马雷斯氢弹事故、1968年美国图勒核事故、1970年美国加卡平地核事故及1979年美国三里岛核泄漏,尽管警钟一再长鸣,但切尔诺贝利核灾难仍发生了。切尔诺贝利之后,又发生过1987年巴西戈亚尼亚核事故、1993年苏联托木斯克-7核爆炸、1999年日本东海村核事故,尽管噩耗频传,却仍未能防止福岛核灾难的降临,个中原因发人深省。
有些时候,健忘是种美德,可让人放下包袱,轻装前进。但健忘也是一种不幸,不从灾难中汲取教训,人就会一次次跌进同一个陷阱。
对核要心存敬畏,谨慎利用,周全决策,这也许是“切尔诺贝利”留给世人最有益的思考。(施君玉)
编辑:王晓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