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法凉皮作坊被查 惊现大量禁用添加剂!

17.06.2015  00:37

海南网台消息(直播海南):

这个月13号上午,海口市龙华区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查处了一家无证的凉粉凉皮作坊,查获凉粉凉皮成品近千斤。而在现场,执法人员还发现了一些有毒的食品添加剂。

被查处的这家作坊位于海口市仁里村内,执法人员介绍,13号上午,根据市民举报,他们来到这家作坊内,发现大量的凉粉用塑料盒装着放在地面上,房间内有两个女子正在将凉皮切成小块,用手直接将凉皮包卷,装入塑料袋打包后直接放在一张桌子下。

海口市龙华区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副局长陈元毅说,这间无证作坊不足70平米,共有三房一厅,当时客厅内摆放着数十袋用于制作凉皮凉粉的豌豆粉,生粉等材料,原料和成品乱放,且没有专门的生产车间和食品仓库,生产环境恶劣,违反了食品生产要求。当场,他们也要求作坊的人员停止作业。并在其中一个房间,还发现几袋食品添加剂。

而在随后的检查过程中,执法人员还发现了一袋40多斤的苯甲酸钠和一袋50斤的硼砂。陈元毅介绍,在制作凉粉凉皮时,苯甲酸钠和硼砂属于防腐剂,能够保持产品长期不变质,明矾属于增重剂,能够增加产量。但是这三种物质如果过量添加会对人体造成伤害,所以根据食品安全法规定,在凉皮凉粉等淀粉类制品中,这三种物质都是严禁添加的。

作坊的老板介绍,他们一家来自安徽,作坊是亲戚家的房子,一年前老乡在这里从事凉粉加工生产,几个月前老板不做了,他便花了几万元将作坊接了过来,用于制作凉皮、凉皮卷和凉粉,一天的凉粉产量能达近千斤。每天,在制作好凉粉后,他们会送往琼山区三公里处豆腐城老乡的店内,再由这家店送往海口市的十多家农贸市场销售。不过,他表示,这些添加剂都是前老板留下的,他们并没有使用。

陈元毅说,由于没有直接证据表明现场生产的凉皮凉粉是合格的,且是无证加工作坊,涉嫌添加违禁添加剂。当场,执法人员也对800多斤的凉皮凉粉成品进行无害化处理,并对凉皮凉粉进行采样,送往省食药监检验中心进行检验,若检验结果为,存在添加违禁添加剂,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他们将移送公安机关进行处理。

食以安为先,食品安全卫生与每个人生活息息相关。除了平常开展的打击违规违法生产行为外,从今天开始到7月2号两周时间内,我省还将召开今年的食品安全宣传周活动,这次活动中,特别关注了食品安全的法治建设。

今 天早上,在海南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会议室,召开了2015年食品安全宣传周的主题座谈会,包括海南省食品安全办,海南省公安厅,海南省商务厅等多个部门 参与,统一制定并部署了食品安全文化周的工作计划。值得一提的是,今年会议的主题为“尚德守法,全面提升食品安全法治化水平”。实际上,从今年十月一号 起,新的食品安全法即将正式实施,契合此次食品安全周的主题,这部被称为“史上最严的食品安全法”也引发了广大群众的关注和期待。

据 了解,新修订的食品安全法从原来的104条增加到154条,新增50条,对原有70%的条文进行了实质性修改,法律文本从1.5万字,增加到3万字,法律 责任从15条,增加到28条。在新法中,一改现有九龙治水、多部门分散管理的状况,将由食品药品监管部门负责食品生产、流通和餐饮的统一监管。同时,新法 规定,国家、部门和企业建立食品安全全程追溯制度,对每个食品的生产,流通。值得注意的是,新法中从民事到刑事方面,强化了对食品安全违法行为的惩罚力 度。对在食品中添加有毒有害物质等性质恶劣的行为,与之前最高罚款货值10倍的处罚相比,新法中的处罚为直接吊销许可证,并处最高罚款货值30倍的处罚。 同时强化刑事责任追究,若因食品安全犯罪被判有期徒刑以上刑罚,则终生禁业。除此之外,网络食品交易,保健食品监管,婴幼儿配方食品监管方面也在新法中备 受关注。直播海南记者报道。


 

(视频编辑:龙威      文字编辑:张淑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