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扶贫下功夫 对症下药祛“贫根”
我省大力推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扶持特色产业、开展技术培训等助村民致富
精准扶贫下功夫 对症下药祛“贫根”
村容村貌焕然一新的革命老区塔昌村。 佳飞摄
省扶贫办为定安县石坡村盖起了94间、3400平方米抗风性强的钢架铁皮鸡舍,并且派专家上门送技术,全村315户农民全部养鸡,年出栏鸡肉70万斤,帮助村民致富。 建强 摄
昌江黎族自治县把桑蚕业作为发展农村经济的优势产业来抓,采取“公司+农户”的运作模式,累计带动该县365户贫困农户发展桑蚕产业。
舒晓 摄
海口市美兰区大致坡镇金堆村委会马六村,引进企业种植千木灵芝项目,帮助村民实现脱贫致富。高林 摄
在屯昌县新兴镇兴诗村,政府买单把小羊羔送到村子里,村里再成立由贫困户组成的养羊合作社。目前,这批山羊已经繁殖发展至百余只,有64户贫困户加入了山羊合作社。袁才 摄
■本版撰文 萧菲
10月17日,是我国第二个扶贫日,也是第23个世界贫困日。近年来,我省在“大扶贫”的格局下,不断融合海南本身的特点,开拓、创新扶贫方式,积极推进集中扶贫对象、集中扶贫资金、集中解决制约贫困地区发展突出问题的扶贫工作机制创新,重点扶持西部干旱地区、火山岩地区和中部山区等三个片区的扶贫开发工作,使贫困地区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有了新发展,贫困地区面貌有了新变化。
“十二五”期间,我省共投入各类扶贫资金26.84亿元,用于在贫困地区培育产业、发展基础设施等。这笔由财政拨付扶贫发展资金12.82亿元(含省级资金5000万元)、定点扶贫资金8.98亿元和老区建设专项资金5.04亿元(其中省配套0.7亿元)组成的资金笔笔落到实处,切实帮助贫困地区发展。而相比“十一五”期间,我省投入的扶贫资金增加了14.34亿元,增幅达115%,效果也更加凸显。
随着资金和人力的投入,精准扶贫逐步铺开,我省的扶贫脉络也逐渐清晰起来。
首先是贫困地区基础设施的建设,从水、电、路、房,再延伸到科教文卫事业的发展,扶贫已不再是简单地提高贫困地区群众的收入,而是更加注重综合开发,既要扶得准,更要富得久,避免出现反复扶贫现象。
综合开发离不开产业发展,在贫困地区扶持产业发展,才能真正支撑起当地的经济发展。在产业扶持的同时,因地制宜进行特色产业开发,更能凸显我省在扶贫开发中的用心。不论是特色种植业、养殖业还是加工业,根据各个市县不相同的情况,由省扶贫办牵头布局了适合当地的特色产业:如山区市县重点开发热带经济作物、水果种植业;丘陵地区开发家畜养殖业等。
在产业扶贫推进过程中,农村部分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仍亟待解决。我省通过专项培训计划及扶贫专项资金,有针对性地对贫困地区剩余劳动力进行了技能培训,并结合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春蕾工程等形式赋予他们一技之长,帮助他们用自己的双手创造财富、脱离贫困。其中,专门针对贫困户技能培训的雨露计划,成为我省扶贫工作的亮点之一。
同时,我省还利用扶贫专项资金,委托中等专业职业学校等机构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进行专业培训,结业后再推荐到企业、社会就业,也取得了较好成效。而针对有一定基础的贫困人口,则通过类似“订单输出”的短期引导性培训,用“学历班”的方式,为培训合格的贫困户发放职业资格证书,促进就业。
除利用教育资源外,我省还同步开展农民实用技术培训,提高农户种养技术,达到扶贫脱贫目的。
此外,省扶贫办还联络省直机关及企事业单位开展定点扶贫(单位对村扶贫),对600个贫困村开展整村推进的精准扶贫模式。通过以贫困村为单位,整合各方资金资源集中投入、整体推进的方式,本着要求要高、成效要显等原则,向每个贫困村投入至少300万元建设基础设施、培育产业,助其脱贫致富。而这每一笔投入,都要求对象、措施、脱贫人数精准,在目前全省贫困人口建档立卡的基础上,给贫困地区建立工作台账,真正做到精准扶贫。这也是我省今后5年扶贫开发的重要措施之一。
据悉,在“十三五”期间,我省将着力为全省5个国家级贫困县摘掉“穷帽子”,同时实现300个贫困村和46万人脱贫的目标。
扶贫亮点
雨露计划
“授人以渔”实现可持续扶贫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对于扶贫开发而言,重视从资金上、物资上帮助,通过资金投入实现贫困人口生活水平的短暂提高;不如从观念上、技能上帮扶,利用培训、教育等方式实现可持续扶贫,让贫困人口甩掉“穷帽子”。
当下,我省正积极开展雨露计划、阳光工程、春蕾计划等等,正是本着“授人以渔”“百年树人”的扶贫思想,为贫困地区的年轻人创造学习知识、学习技能的机会,习得一技之长后提高就业几率,实现脱贫致富。
在海南商业学校,有这样一群“特殊”的学生,他们来自偏远的贫困地区,却在这里感受到了家的温暖,他们本身学历不高却借助学校的平台努力学习技能。通过短短三年的学习,让他们能够用自己的双手摘掉“穷帽子”,实现脱贫。他们就是省商业学校雨露计划学历教育班的学生。
自2010年以来,已有580名学生进入省商业学校雨露计划学历教育班,通过高度关注、侧重培养,教育效果显著。翻开学校的优秀学子名录会发现,不少来自雨露计划学历教育班的学生获得了省级乃至国家级专业技能比赛奖项。
据介绍,由于生活习惯、文化素质、家庭背景等方面存在的差异,雨露计划学历班的一些学生在入学之前就养成了一些不好的习惯,直接影响着他们在校的学习和生活质量。针对这些问题,省商业学校在军训、入学教育课及日常管理方面加大了管理力度,同时将部队的文化引进校园,并安排有责任心、有管理经验的教师担任雨露计划学历班班主任,强化学生的作风管理,纠正学生的不良生活习惯。
同时,针对雨露计划学历班学生的特殊性,学校有侧重地扩大实训教学,参照专业和岗位的要求,加强专业知识和技术技能培训,让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具备一定的专业技能。
许多家庭困难学生在求学过程中不够自信,是普遍存在的问题,也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他们在学校的生活学习。为此,省商业学校在教育过程中,通过思想引导,提供更多让学生多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学校的社团活动和第二课堂学习的机会,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社会活动能力,同时也有助于将来融入社会。
省商业学校还在学生就读专业上,采取了灵活制度。据介绍,雨露计划学历班新生入学后,学校允许学生根据自身情况申请转专业,这在满足学生学习需求的同时,也照顾了学生的个性情况,提高学生学习稳定性。为与学生加强沟通,了解学生情况及跟踪管理,省商业学校还专门建立了QQ群等社交平台组织,并发放生活补贴,同时建立例会制度,每学期至少召开一次全体雨露计划在校学生会议,传达政策并总结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通过在校三年的学历教育,雨露计划学历班的学生在掌握一技之长后均能实现就业,并带动家庭脱贫致富,这也是雨露计划学历教育的最终目标。自承办雨露计划以来,省商业学校围绕着“教育扶贫,扶贫先扶志”的指导思想,以提高学生职业能力为抓手,以帮助学生充分就业为落脚点,实现“一人就业,全家脱贫”的人才培养目标,承担起应有的社会责任的同时,也是我省扶贫开发工作的亮点之一。
塔昌经验
整村推进化“被扶贫”为主动求变
从一个地处偏远、基础薄弱、经济发展缓慢,村民生活窘困的革命老区贫困村,发展成为一个基础设施健全、传统产业稳定、新产业渐成规模、人居收入达万元的小康村,需要多长时间?海口市琼山区演丰镇塔昌村给出的答案是:两年。从2013年开始,塔昌村通过“政府引导,群众主体,社会参与”相结合的方式,按照“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投工投劳,整合资金”的“四统一合”原则,开展城乡统筹示范村和美丽乡村创建工作,用两年时间久实现了脱贫奔小康,“塔昌经验”值得在全省推广。
如今,走进已完成“整村推进”改造的塔昌村,民宅及水、路、电、网等基础设施建设全部焕然一新,胡椒、橡胶等传统产业稳中有升,青柠檬、蜜柚等新产业也渐成规模,在种植业的支撑下,利用村子本身的优势资源,观光农业和红色旅游也正蓄势待发。从住土坯房、走黄泥路、吃红薯饭到如今生活富足环境优美,塔昌的巨变折射出我省在革命老区扶贫工作中的亮点。
2013年,省扶贫办打造革命老区美丽乡村的决策落地,塔昌迎来发展机遇。在资金还未完全到位的情况下,塔昌村的村民先动了起来。按照“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统一建设、统一投工投劳”的原则,村民们想方设法积极筹措资金,首先改变村庄环境,仅有50多名劳动力的塔昌村在两年时间里投入劳动力竟达2万余人次。这化“被扶贫”为“自主脱贫”的主动求变,是塔昌值得推广的第一个经验。也正是得益于强烈的脱贫愿望,塔昌村也才能在短时间内取得这样的变化。
与此同时,省扶贫办也在扶贫资金的投入上主动求变,整合的500多万元扶贫资金被准确的花在每一个项目之上:农村危房改造、防震综合楼、慢行道、红色文化公园、带状公园等一批公共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涵盖了美丽乡村建设的方方面面。集中力量办事、钱都花在刀刃上,改变了过去撒“胡椒面”的扶贫方式,也杜绝了“年年扶贫,年年贫”的不良现象。通过政府部门的引导与村民自发地发展产业,集中资金、规划先行,效果自然也立竿见影。
如今,塔昌村在美丽乡村的基础上开发红色旅游,依靠的不仅是村子本身优美的环境和红色的历史。在“整村推进”扶贫开发过程中,包括省扶贫办在内的相关部门在塔昌村良好的生态环境和丰富红色革命文化资源基础上,为塔昌村量身定制了详细的村庄规划,而旅游业正是发展计划之一,目前也已初步建成了相应的基础设施。同时,塔昌村还因地制宜地递减橡胶等效益较低的产业,改种柠檬、蜜柚等效率较高的品种,一幅小康村落的画卷正在展开。塔昌村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扶贫经验。
据悉,在我省新十年扶贫开发规划中,仍有366个贫困老区村和66个特困自然老区村被列入其中,分别占全省贫困村和特困自然村的61%和44%;老区贫困人口近29万,占全省贫困人口53.1%,扶贫开发工作任务异常艰巨。但通过推广“塔昌经验”,转变扶贫观念,在2020年紧跟全国脚步实现小康社会,其实也并不遥远。
海口市
“造血式”帮扶助老区群众致富
海口市,作为我省的省会城市,是全省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拥有着全省最多的人口。而同样,海口市在扶贫开发工作中任务也很繁重,尤其是革命老区村庄的开发建设,尤其艰巨。作为海南革命的“摇篮”,海口市革命老区是琼文革命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区域内革命老区村庄共有1157个,老区人口32万人。而全市145个贫困村中,老区贫困村就有46个,占三分之一。
随着近年来我省在扶贫开发工作中的成效愈发显著,海口市在扶贫方面的投入也不断加大。除帮助老区大力做好做优橡胶、槟榔、胡椒、冬季瓜菜等传统产业外,还扶持了花卉、热带水果等有发展潜力的新兴产业。同时重点培育大棚瓜菜育苗基地和常年瓜菜种植基地,发展灵芝种植等高效增收产业。
此外,利用海南无疫区和海口市特殊区位优势,海口市扶持老区群众发展文昌鸡、山羊、咸水鸭等具有地方特色及品牌优势的禽畜水产养殖业生产。通过加强农民科学养殖技能培训,走规模化养殖道路,逐步实现由“输血式”帮扶向“造血式”帮扶的转变,也增加老区村庄自身的“造血”机能,极大提升了革命老区贫困村的人均收入水平。
同时,结合贫困劳动力转移就业、“雨露计划”、农村致富带头人培育等,采用贫困地区产业发展政策业务培训等方式,多管齐下、开拓不同的扶贫路子,打造多维化扶贫模式。
据悉,海口市委、市政府还把贫困村庄列入生态文明村和美丽乡村建设工作的重点,采取整村推进、连片开发的方法,仅琼山区就将美雅、南渡等319个老区村庄建成生态文明村,同步打造了本务、鸭塘等26个美丽乡村,通过“连片开发”的做法,不仅提高了老区人民内生造血、自主脱贫致富的能力,为当地村民带来了持续稳定的收入。
在推进扶贫工作进程中,海口市也意识到,产业发展是解决老区人民生活的根本出路。为此,海口市帮助老区组建各类农民合作社106个,以形成新的经济联合体,逐步使老区经济从个体化向合作化发展。同时引导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4567人,使老区劳动力从本地形逐步向外形发展,促进了老区产业结构的不断优化。
屯昌县
构建专项、行业、社会“三位一体”扶贫开发格局
坐落在五指山北麓,南渡江南岸的屯昌县,虽只拥有30万人口,但全县农村年人均纯收入低于2736元的贫困人口有2.2万人,扶贫工作任重道远。
近年来,通过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三大板块开展的综合扶贫开发工作,成效显著。
通过学习整村推进扶贫经验,屯昌县累计投入财政专项扶贫资金1680万元,同时整合行业部门资金4200万元,在建设美丽乡村的基础上,帮助1065人实现脱贫。通过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大产业化扶贫力度、加大培训力度,路修好了、生产效率提高了,在此基础上,结合贫困村区位特点和资源优势打造的“屯昌黑猪”“屯昌阉鸡”等品牌产业也逐步成型。
从去年开始,屯昌县还在积极推进专项扶贫和行业扶贫的基础上,与省直机关以结成帮扶对子,包村推进定点扶贫。同时,屯昌县积极引入社会力量,投资产业项目,一个个项目落地,也带着一个个贫困村脱贫致富。
通过构建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三位一体”扶贫开发格局和“十二五”期间的大力投入,屯昌县的贫困村生产生活条件已得到明显改善:2.5万人的行路难问题解决了、贫困群众综合素质逐步提高了、思想观念往好的方向转变了、农民收入大幅增加了。从2011年的5417元增长到2014年的9326元,72%的增幅体现在四年来减少贫困人口达20432人。
按照这个进度,在“十三五”期间,将有更多的贫困人口摘掉“穷帽子”。
(本文摘自《海南日报》2015年10月17日 A06专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