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春夏秋冬”四季解读海南海南奔小康的步伐

13.04.2015  12:27

      原标题:带着老乡一起奔小康

      ——写在海南农村奔小康样本调查系列报道开始之际

      那里弥漫着泥土的气息,那里散发着瓜菜的芳香,那里也凝聚着成千上万人的乡愁……

      560万农民,海南六成的人口。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定性阶段,这片土地和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让省委省政府更关切,让社会、让老百姓更关心。

      在迈向现代化的进程中,农村不能掉队。在谱写美丽中国海南篇章的进程中,不能没有老乡们的精彩画笔。

      那片令人魂牵梦萦的田野,那些让人牵肠挂肚的乡亲,需要怎样的牵引力和助推力,才能和全省一道同步走向全面小康?

      循着习近平总书记的指示,海南抓住新常态中的新机遇,绘出“三农”发展蓝图,激发农民的首创精神,探索出了精彩的农村奔小康之路。

      春·计

      一年之计在于春,这是中国农民数千年来的经验总结。海南全面小康的谋划、海南“三农”的谋划,也都是从春天开始。

      2013年4月,春风吹拂琼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海南时指出,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如果不把农村建设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就要被拖后腿。他要求海南要把热带特色农业发展成为优势产业和海南经济的一张王牌。

      总书记的话,切中肯綮。省内城乡对比,海南农民人均纯收入仅为城镇居民的40%;与全国相比,海南虽然占据着土壤优良的地利和独特热带气候的天时,但海南农民收入还是拖了全国的后腿。

      正如省委书记罗保铭所说,我们守着这么好的自然资源,但农民的收入始终达不到全国平均水平,大家要反思、要发奋。

      反思之后,是深入谋划。习总书记视察海南100多天后,省委六届四次全会召开,根据总书记的指示,海南重新审视海南“三农”的优势与不足,提出加快农业发展方式转变,促进农业结构优化,推动传统农业向标准化、品牌化、产业化的现代农业转型升级。

      此后,每一年的春天,海南都要总结经验、谋划“三农”——

      2014年1月,全省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着力在农业的组织化生产、集约化运作、现代化经营上抓出成效,推进新型城镇化,解决“三农”问题。

      2015年2月,全省农村工作会议强调,在放大热带特色上做文章,在推进农业可持续发展上做文章,在促进农业与其它产业融合发展上做文章,在增强农业农村发展活力上做文章,在用好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上做文章。

      春之谋划,指引着海南“三农”前进!

      夏·长

      古人云:春天萌生,夏天滋长。夏天之于海南,意味着从苍穹来的阳光更充足,从南海来的雨水更充沛。

      阳光和雨水,对于海南“三农”的成长,尤为重要。海南“三农”发展滞后,很大原因是投入不足,数年来海南第一产业投资仅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比重的1%左右。不浇水,哪有果实?没有投入,哪有收益?

      为此,省委六届四次全会提出,各市县、各部门要结合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开展“我为农民增收办实事”,为海南“三农”增阳光、添雨露。

      从此,真金白银,投向了田间地头——

      省委、省政府把品牌农业确定为海南农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抓手,每年投入1亿元专项资金进行扶持。实施“中部市县农民增收计划”,加大农村落后地区的投入……

      从此,城里的“亲戚”,走进农家小院——

      观念落后、思路不清、缺少资金、没有技术……农民收入落后,每村、每户情况不同。2014年,我省启动实施精准扶贫,全省5757名干部进村入户结“穷亲”,帮助贫困户找原因、寻对策,打通脱贫致富“最后一公里”。

      夏之阳光雨露,滋养着海南“三农”成长!

      秋·变

      秋,是一个复杂多变的季节。经济进入新常态,随之而来的是许多新挑战,海南“三农”应时而变,变中破题。

      识挑战,方知对策。经济新常态下,海南农业面临诸多挑战:内地省份大棚瓜菜的兴起、东南亚国家热带农业的发展,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农业生产方式和农民素质还未完全适应大市场时,充满个性化需求的新市场又悄然到来;土地的制约,越来越难以适应粗放型、土地集约型种植模式。

      当然,新常态中除了新挑战,也有新机遇:当生态资源成为稀缺产品,热带资源和生态资源成为海南“三农”的优势;中国旅游特区的打造,为农旅融合发展提供了新机遇;国家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为海南农产品带来国际化销售市场。

      海南正在抓住新机遇,实现“换挡提速”:

      ——调整产业结构,实现土地效益最大化。海南减少甘蔗等低效作物种植面积,发展桑蚕、水果等,效益增加10倍;掘金千万亩林下土地,发展立体农业;将农产品质量安全提高到“生命线”的高度,推进农业精细化、品牌化;建设美丽乡村与风情小镇,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转变发展方式,适应新市场。利用日益发展的网络和手机,1600多家各具特色的海南农业电商,适应个性化新市场;培育农村新型经营主体,提高农民在市场经济大潮中的组织化程度。

      35年前,我们的改革从农村起步拉开大幕;今天,海南农民求变求新的首创精神,依然为“三农”发展注入强大动力——

      在琼中,福岛橡胶合作社开创年终分红与金融合作,实现了农民抱团发展;在东方,小岭农民专业合作社合作自主摸索新技术新品种,吸引了不少大学生加盟;在海口,龙鳞村村民集资11.8万元,开发出垂钓、热带水果采摘、种植、绿岛骑行等乡村旅游项目……

      秋之变,让海南农业上新台阶!

      冬·收

      冬,本是水寒地冰,万物蛰藏的时令;而海南的冬,却是丰收的季节。300多万吨冬季瓜菜跨过琼州海峡,一路北上,到达开着暖气的北方人家里;暖如春的海南美丽乡村,引来了北方游客游玩过冬,也为农民拓宽了收入渠道。

      蜿蜒的青山、苍翠的森林,对于琼中什寒村村民来说,一度代表着闭塞与贫困。而如今,这里的深山美景和黎族苗族人文风情,吸引了不少游客。不到5年时间,什寒村蜕变为“最美中国乡村”,村民的年人均收入从900元提高到了7528元。

      变化的不仅是什寒村。绿树掩映下的什进村、文通村,烟雨笼罩中的罗帅村、铁匠村、龙鳞村,一地一景,一村一品,均美轮美奂。今年春节黄金周7天时间,全省乡村旅游接待游客66.41万人次,收入3.51亿元。

      两年来,电商、农产品加工、扶贫、产业融合、产业结构调整、生产方式转变齐聚发力,让海南农民收入快速增长——

      在白沙,我们看到了青松乡打贺村村民张开全家的喜悦,40亩橡胶林下种植了益智,一年增收3万元。青松乡发展林下经济,去年益智产值达800多万元。

      在文昌,我们看到了会文镇赤坎村村民吴忠壮家的丰收,去冬他家13亩瓜菜,卖了26万元。供销社利用健全的组织体系和覆盖城乡的经营网络,为农户提供技术、信息服务、销售服务,让农民增产增收。

      当时间定格在2013年最后一天时,海南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扭转了上半年落后全国的颓势,增幅达到12.6%,高于全国12.4%的增速。

      当时间定格在2014年的最后一天时,海南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9913元,比上年增长12.6%,增速排名全国第六位,高于全国平均增速1.4个百分点。

      冬之收获,让海南农民有奔向小康的底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