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金融综合改革试点方案为海南农村铺就“金光大道”

16.07.2014  15:43

      【原标题】为农村发展铺就“金光大道”

      ——解读《海南省农村金融综合改革试点方案

      琼海市农行工作人员在长坡镇向群众宣传安全用卡常识。(资料图)特约记者蒙钟德摄

      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湾岭镇大生养殖专业合作社,小额信贷技术员向农户介绍小额贷款惠农政策。(资料图)本报记者李英挺摄

      万宁市礼纪镇合兴村,小额信贷员给村民们在家里安装了EPOS转账机,使得村民们转账还款都不用出门。本报记者陈元才摄

      核心提示

      东方市八所镇大坡田村生猪养殖专业户唐传丽,为了发展生猪养殖,她需要更多的资金,但无抵押农民小额贷款最高只能贷到5万元,无法满足她的需求。“银行说想多贷款就得提供抵押物,我们的房子、土等财产虽然经过政府的确权手续,这些资产拥有价值,却没有流转平台,无法形成价格。”唐传丽无奈地说。

      唐传丽面临的困境,在我省600万农民中并非个例。目前,农村金融服务仍是我省金融体系中最薄弱的环节,表现在农村金融组织体系还不够完善,农村金融产品创新还不够活跃,农村金融基础建设、公共服务体系还不健全等。

      近日,省政府出台《海南省农村金融综合改革试点方案》(以下简称方案),尝试通过吸引社会资本进入农村金融体系、完善农村产权抵质押管理办法、完善农村支付结算体系等举措,进一步完善农村金融体系,让农民享受到更丰富、更便捷的金融服务,为农村发展铺就一条“金光大道”。

      《方案》对症下药

      加大金融对农业的投入

      我省农业生产规模化、组织化程度不断提高,新型农村经营主体不断壮大,农民增收压力不断加大,迫切需要推进农村金融综合改革来加大金融对农业的投入,发挥金融的杠杆作用。

      缺

      农村金融基础设施缺乏

      金融机构扎堆发达地区安装POS机有门槛

      暑假来临,白沙黎族自治县阜龙乡天堂村小学没有了平日的琅琅读书声,操场上也没有孩子嬉耍,但是学校门口仍是人来人往。

      学校小卖部主人陈桂香正忙得不可开交,一边卖东西,一边通过黑色EPOS机帮村民查询卡内余额。“每天都有一些村民来查银行卡余额,有查询补贴的老人,也有存取款的年轻人。”陈桂香说。

      这是阜龙乡天堂村小学便民服务点每天都会出现的情景。该便民服务点设立于2012年,依托学校的小卖部,目前机子每天的使用频次在30次以上,每个月的刷卡交易、存取款业务量超过4000元。

      然而,文昌市公坡镇东山塘村农民韩素珍却因为家里附近没有银行网点,她办理银行卡、存折或是存取款都要到离家10多公里远的镇上去,非常不方便,她期待能有更多的金融服务实体网点布设到村子附近。

      记者了解到,我省的金融机构多驻点于海口、三亚等沿海市县城区,白沙、屯昌等中部市县常见的仅有农信社、农业银行、邮储银行三家金融机构设点,如果再往乡镇一级走访,金融机构网点越来越少。

      海南银监局提供的数据显示,截至2014年一季度末,海南县域金融机构网点854家,占比62.24%。然而,这些机构网点的布设仍未能满足农村日益增长的金融需求。

      不少银行业内人士表示,每家金融机构网点布设均会产生费用,以前曾有机构一下子在农村布设了上万台金融电子支付机具,但是最终因为使用率达不到要求,收益无法覆盖成本,不少被撤了点,留下一些交易较活跃的点,主要集中在经济发达地区。

      目前,农村地区安装一台电子支付的POS机,装机成本为1000-2000元,银行还需要对经营者投入一年约1000元的管理奖励。在这种情况下,如果POS机刷卡使用标准达不到1个月交易6笔,总交易额低于4000元的情况持续出现半年,POS机将被撤机,这些考核标准提高了农村金融网点的布设门槛。

上一页 | 1 2 3 4 | 下一页 分享 网友评论 登录|注册 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管理员提示】
·在发布信息时,请您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关法律、法规,并尊重网上道德;
·因您的言论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由您个人承担;
·管理人员有权根据栏目需要对留言内容进行删改。

新闻中心 在线首页 投诉报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