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农村路口无标志 交通事故几乎1天死1人

28.05.2014  16:31
   

   海南省农村交通事故连续两年超1000起,去年7起较大死亡事故,6起发生在农村;是村民安全意识淡薄,还是交通管理缺陷——农村“交通病”,拖不起!

  路面硬化了,村村通畅了,老百姓腰包鼓了,农户买车也已是寻常事。这是令人欢喜的事。然而,背后隐忧重重。数据显示,海南省农村交通事故节节攀升,死亡人数不断增加,农村交通事故几乎平均1天死1个人。而且,较大事故数量,农村交通事故居然占大多数,令人揪心!农民直呼:“以前出门担心满身灰,如今出门担心没命回”。

  司机说,机动车多了,农民安全意识淡薄,违法行为多;农民说,路面狭窄会车难,还缺乏标志标线及安全防护措施,政府不能只修不管;交警说,警力严重不足,交通管理难于延伸……农村道路上仍在不断上演交通事故的悲剧。变化中的农村,交通事故频发的背后,症结在哪里?

   新闻点击

   海南日报5月26日A06版《三轮车与半挂货车凌晨碰撞

  5月25日凌晨3时许,司机无证驾驶一辆车况已属“报废”的机动三轮车,载着22名荔枝厂临时包装工人,在223国道海口三门坡镇往大坡镇方向52.3公里处,与一辆占道行驶的货车相撞,造成三轮车上3人死亡(一男两女)、15人不同程度受伤。

   血的教训

   驾乘摩托撞货车 3少年当场死亡

  今年1月15日,定安县黄竹镇西埇村乡道,这是一条经过硬化的道路。72岁的吴某祥老人无证驾驶自家的一辆无牌无证摩托车,打算到镇上喝茶,车速有些快。在村口拐弯处,撞上了对向行驶的一辆三轮摩托车,吴某祥倒地不省人事,颅脑出血抢救无效第二天死亡。

  “吴某祥不仅无证驾驶无牌摩托车,而且车速过快,时速估计有60公里。”事故调查民警符策筠告诉记者,出事地点是一个弯道,而且路边有较高的草丛阻挡弯道视野,吴某祥快速拐弯时发现前面有来车,但已躲闪不及酿成悲剧。据了解,吴某祥驾驶的摩托车非常破旧,有十多年车龄,几乎无法辨认牌子,制动性也差。

  “有路有车,但没有交通规则。”这是农村交通普遍存在的现象。

  2013年12月13日晚,乐东县城往九所方向,3名少年驾乘一辆无牌摩托车,趁着夜色一路狂飙,撞上了一辆正停靠在路边检修的重型厢式货车,3名少年当场死亡。

  今年4月26日,正值周末。定安县岭口镇4名少年驾乘一辆无牌摩托车外出钓鱼,经过一个急转弯路段时摩托车侧翻,迎面而来的一辆拉沙车躲避不及,从倒地的4名少年身上碾压而过,造成4名少年死亡,4个家庭悲痛欲绝。交警部门初步分析认为,少年无证驾驶又超员,急转弯道路时车速过快,车子失控侧滑到对向车道,对向车道上的中型货车避让不及,最终酿成惨剧。

  车祸频发,成为农村难以承受之痛。然而,血的教训,似乎并不能改变当前农村交通事故频发的现状。

   惊人数据

   农村交通事故几乎平均1天死1人

  随着新农村建设不断深入,近年来,农村道路交通发生了很多变化。2014年省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表示“基本实现农村公路‘村村通’”。

  省交警总队总队长陈鸿飞说,随着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特别是城镇化的快速推进,海南省农村地区道路交通矛盾日益突出。群众的交通法制意识、安全意识跟不上,无证驾驶、无牌上路、超员超载、农用车载人等各类突出交通违法行为十分显见,交通安全设施还不完善,交通事故处于高发态势,农村地区道路交通管理成为当前海南省道路交通安全管理的“重点”和“难点”。

  农村交通事故连年增长。

  记者从省交警总队获悉,从2008年至2013年,海南省农村道路(包括途经农村地区的道路)发生交通事故分别是795起、703起、874起、983起、1008起,1164起,特别是近两年均超过1000起。死亡人数分别是322人、353人、302人、354人、326人、351人。

  “总体呈现上升趋势,群死群伤事故时有发生。2013年全省共发生的7起较大死亡交通事故,有6起发生在途经农村地区道路,交通安全形势十分严峻。”陈鸿飞说。

  乡村道路常见超载等乱象。

  四人挤在一辆电动车上狂飙。本版图片均由见习记者陈元才摄

   重重隐忧

   摩托多了,安全意识却没有

   村民不了解不在乎摩托超载超速

  在定安县定城镇高龙村乡道,高龙村委会党支部书记何雄群告诉记者,自从高龙村乡道硬化后,交通事故已致4人死亡,受伤的人更多。

  高龙村委会有320户、1170人,近年来依靠种植瓜菜和跑运输,村里农户的经济条件越来越好。“全村估计有20辆小车,每户几乎都有两三辆摩托车。”何雄群向记者透露,四五年前,不少村民还在用自行车。如今摩托车多了,违法行为也增多了。

  在很多村民看来,自行车与摩托车的区别在于用人力和用汽油,并不了解或不在乎摩托车需要有证驾驶,超载、超速、逆向行驶等均是违法行为。

  “农村群众法律意识、安全意识淡薄一直是农村交通管理的难题,如今,摩托车大量涌进农家,犹如给违法行为插上翅膀,后果是可怕的。”省交警总队交管处副处长陈明表示。

  2013年,全省6起途经农村地区道路的较大死亡交通事故,死者中多数是摩托车驾乘人员,而且多数是摩托车负主要责任。

  少年驾车,后果更可怕。少年骑摩托酿惨剧的报道不时可见。

  记者相继走访定安、海口、临高、儋州等地,上下学期间,乡村总是能看到背着书包骑摩托车的学生,有些车上还带着两三个同学。据了解,很多村小学撤并后,孩子们上学更远了,而家长也就默许了孩子驾车的行为。

   路修好了,配套设施仍缺失

   进村路口无交通标志及防护措施

  从临高县临城镇前往新盈镇,走省道和新线快接近新盈镇时有一个十字路口,向右是新红村,向左是博贤村,两边进村路均已经硬化,驾车行驶没有颠簸感。

  但是新红村委会主任何琳却向记者大吐苦水。自从村道路面硬化后,这个十字路口每年发生十多起交通事故。“以前出门是担心满身灰,如今出门是担心没命回。”何琳说。

  原因也正是在硬化的村道上。村道硬化后,路好走了,村民骑摩托车速度快了,嗖——闯出路口,省道和新线上如果正好有车经过,事故就发生了。何琳认为,道路缺乏标志标线及安防防护措施,给村民出行带来安全隐患。路口应设置减速带,省道上应该设警示标志或者黄闪灯,提醒过往车辆。

  各种交通设施落后甚至缺失,是海南省农村道路建设中的一个普遍现象,急弯、陡坡、依岭、临沟及交叉路口多,危机重重。

  定安县黄竹镇西埇村的村民也向记者反映,吴某祥撞车的地点是一个拐弯处,发生过多起事故,拐弯角度大,而且有草木阻挡视野,路面比较窄,易出车祸。

  不少村民表示,当前村道仅仅硬化了路面,依然存在着交通设施缺失等问题,希望能引起有关部门重视,补齐农村交通道路的短板。

   路热闹了,警力却跟不上

   大部分农村道路无人管无人查

  近年来,乡村摩托车多,违法行为陡增;路好走了,车飙得更快了。不仅如此,随着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农民出行大量增加,瓜果菜等农货物资运输量猛增,农村道路更加热闹了,道路上承载着行人、自行车、电动车、摩托车、农用车、大货车、小轿车……

  “硬化的道路延伸至农村,但警力却没有办法延伸,甚至连主城区外的道路,见警率都极低。”省交警总队总队长陈鸿飞表示,交警部门对农村道路勤务管理难以到位。同时,当地政府及有关职能部门对农村地区的交通安全整治难以持久,大部分农村道路基本处于“无人查、无人管”的状态。

  在33万人口的定安县,县交警大队所有民警只有26人,警力不足人口的万分之一,真正负责农村交通管理的民警只有8个人。

  在51万人口的临高,全县交警20人,负责管理全县14个乡镇的交通管理。在新盈镇上两间租来的平房,是新盈交警中队驻地,有1名交警和6名协警,管理4个乡镇的交通。

  “农村群众交通法规知之甚少,基本上是怎么方便怎么走,有路就可以走。”新盈交警中队中队长李健儿告诉记者,由于县交警大队人手少,一旦开展各种专项整治,他就被抽调,中队近乎处于瘫痪状态。即使在岗,他每天也只能在这4个乡镇间的省道、县道上巡逻一次。

  乡镇中小学生命“”车厢。

  在海南省西部一些农村地区,经常出现一辆三轮车挤着多名学生的险状。

   一个探索

   1个交警管12万村民农村交通到底怎么管

   儋州下放交管职能,向科技向民力要警力

  “乡村无交通!”近日,在儋州市木棠派出所里,儋州市公安局副局长、交警支队支队长范学伟语气激动,但似乎一语中的。

  随着农村经济发展,农村交通更为活跃,为何还“无交通”?范学伟说,在农村,农民作为交通参与者,遵守交通法规的意识差,不懂法更不守法,乡村几乎无交通秩序可言。

   派出所建交管站 民警来管小车祸

  儋州人口超过100万,其中农业人口约61万。但是交警仅41人,负责农村交通管理的民警只有5人,也就是说,平均一个交警管12万农业人口。而且,由于区域面积大,从主城区到边远的峨蔓镇、海头镇,驾车需要一个多小时。

  “以前,一个简单的交通事故,由于交警出警路途遥远,耽误了时间,当事人起争执,经常用拳头解决问题,交通事故变成了治安案件。”范学伟说。

  怎么办?儋州市公安局研究决定,在基层派出所建立交通管理站,负责处理辖区交通管理和简易交通事故处理。

  木棠派出所所长谢建雄表示,派出所一共只有12名警力,人手也非常紧缺。如果接到交通事故警情,值班民警首要任务是第一时间赶赴现场,把当事人请到派出所协调处理。如果事故较为严重,就等待市交警事故大队出警处理。

  据了解,2013年,木棠镇发生交通事故90起,派出所协调处理78起,调解率达到86%。

   选拔“编外交警” 协助管理农村交通

  面对农村道路上混乱的交通秩序,派出所的警力也严重不足,特别是节假日,车多人多,以前木棠镇墟经常被堵得水泄不通。儋州市中和、光村、新州等乡镇均存在类似问题。

  儋州市委、市政府近期出台了《儋州市交通协管员管理暂行办法》,决定在全市范围内招录80名交通协管员,补充到基层派出所协助管理交通。同时,建立一支以当地村民为主体的专职有偿交通安全管理队伍,每个村至少配备1名专职或兼职的交通安全员。另外,还充分利用农村基层组织的感召力和凝聚力,选拔培养一批乡镇村治保主任和热衷于道路交通管理的老党员、老干部担任“编外交警”,协助公安交警部门管理农村道路交通。

   镇墟装上视频监控 犹如警察全天站岗

  在木棠派出所值班室里,监控视频上能清楚地看到镇墟上23个地点的实时视频监控画面。“白天是彩色画面,人脸都能清晰辨认,晚上虽然是黑白画面,但是车辆的号牌都能看清楚。”谢建雄介绍。

  以前发生交通事故,曾有肇事逃逸行为。有了视频监控,就如有23名警察站岗盯梢,一有风吹草动,派出所就能及时应对,指挥路面上值班的交通协管员迅速到位,还能提供有价值的破案线索。

  中和、光村、新州、海头等乡镇也投入资金在派出所陆续建立视频监控系统。

  “解决警力不足的另一个手段就是,向科技要警力。”谢建雄告诉记者,下一步,木棠镇视频监控系统将延伸到乡村道路与主干道的交叉路口,进而延伸到村庄的主要道路。

   村村通”公交车花1元钱就能出村

  只往车票箱投进1元钱,就坐上了出村的公交车。今年1月26日,儋州市海头镇那历村村民春节前赶上了喜事——村口乘公交,如生活在城市。

  儋州运通公路客运有限公司投资320多万元,一次性购置了18辆公交车,在海头镇开通6条公交车线路,设置候车站点46个,遍及全镇14个行政村,运行里程78.6公里。每天发车3次,由集镇与各村对开。

  儋州市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王琼珠表示,儋州试点开通“村村通”班线车,进而向全市所有乡镇推广,将从源头上消除车辆违法载客、超员等农村突出交通违法行为,进而建立健全完善的乡村公共交通机制。

  一辆卡车冲进农田被吊起。

   点评

   儋州模式值得推广

  省交警总队总队长陈鸿飞表示,儋州市是海南省西部中心地区,特别是农村地域广,前几年农村地区交通事故多发,交通秩序较乱。儋州交警针对这一现状,创新交通管理模式,在派出所设立交通管理站;建设监控设备向科技要警力;充分发挥乡镇、村两级力量,聘用专职交通安全协管员,能有效解决交警警力难覆盖农村公路的难题。这些做法,为全省探索加强农村交通管理起到了示范作用,值得总结推广。

   案例回放

  2013年全省共发生的7起较大死亡交通事故,6起发生在途经农村地区道路:

  2013年1月7日,乐东县省道313线54Km+290m处,货车与摩托车相撞,摩托车上2人死亡和货车上1人死亡、1人受伤。

  2013年2月20日,陵水县陵保线6公里加300米处,二轮摩托车追尾一辆重型半挂牵引车,摩托车上3人当场死亡。

  2013年4月4日,大致坡镇至抱罗镇193县道2KM+900M白石口村路段,大货车冲向对向车道,先撞小货车,再撞摩托车,摩托车上超载4人被货车碾压后当场死亡。

  2013年4月29日,三亚市凤凰镇小鱼温泉急转弯路段,载有3人的二轮摩托车冲向对向车道与货车碰撞,摩托车上3人死亡。

  2013年6月25日,保亭县境内224国道268Km+600m下坡急转弯路段,中型厢式货车侧翻,货车上4人死亡。

  2013年12月13日,乐东县省道313线59Km处,一辆无牌摩托车载有4人追尾一辆重型货车,摩托车上3人死亡。

海南热点新闻推荐:

  海南本周依然"高烧不退" 最高气温可超38度

海南多地用电告急 海口频停电三亚错峰用电

学生必测长跑引议 老师称中学才抓体育晚了

海南:交通企业1年发生2次较大事故上"黑名单"

海口3死15伤车祸:货车司机被刑拘三轮已报废

三亚一女子酒后疑遭他人性侵 警方介入调查

  海口交警中队长收9.7万"好处费"放超载车获刑

陵水曾“吃垮”2家饭店的村干部因贪污被判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