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农村垃圾整治两周年:建长效机制是可持续治理之道

11.02.2015  13:35

      “村里的老百姓会把垃圾倒进垃圾池吗?”“垃圾车多久去村里清一次垃圾?”

      经过两年时间的大力整治,海南农村垃圾治理成效如何?在2015年海南省两会上,这个问题再度成为代表、委员关注的焦点,纷纷发问。同时,对于今后该如何更有效地治理农村垃圾,代表、委员们纷纷提出建议。

      农村垃圾整治两周年:重点村庄效果显著

      2013年2月,南海网率先报道海南“垃圾围村”的现象,并在当年的全国两会上得到省委书记罗保铭的批示,要大力整治农村垃圾。此后,海南省自上而下开展了一场整治农村垃圾的“大运动”。

      两年时间过去了,海南农村垃圾整治取得了一定成效。2015年全省住房城乡建设工作会议公布,截至2014年底,全省建成并投入运营生活垃圾处理设施19座,建成生活垃圾转运站154座、在建14座,全省已有170个乡镇实现垃圾清扫保洁体系全覆盖,农村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试点已覆盖556个行政村。同时也涌现出一些典型,如定安次滩村、琼中梁飞仔村等。

      但是,农村垃圾治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农村垃圾收集转运系统还没能覆盖全部行政村;设有垃圾收集转运设施的村庄,存在设施闲置现象;村民还没养成倒垃圾的习惯;村里所设保洁人员缺乏监管,存在失职行为;因为经费缺乏,农村垃圾收集转运不能及时进行……

      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政协民族宗教与科教文卫委员会的提案就直接点出:“目前农村垃圾治理的成果主要体现在重点村庄,并没覆盖到绝大多数村庄。”因为这个原因,在2015年全省住房城乡建设工作会议上,有部分市县因为农村垃圾整治不达标被点名批评。

      建立长效机制是可持续治理之道

      近两年,开展“美丽乡村”建设在全国热烈进行,海南各市县也把这项工作放在重要的位置。今年海南省的政府工作报告也指出,要深入开展城乡环境卫生综合整治,下大力气解决城乡环境“脏乱差”等问题。而且,新上任的海南省代省长刘赐贵也在讲话中要求用两年时间基本解决城乡“脏乱差”问题。

      在此背景下,如何保持在现有的整治成果基础之上更有效地开展农村垃圾整治,把整治范围铺得更广,成为今年两会众多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关注的问题,也纷纷提出建议和办法。

      省政协委员潘孝智在提案中建议,在按照“村收集、镇转运、县处理”模式处理垃圾之前,要加强农村生活垃圾的分类和无害化处理,才能从源头实现有效的垃圾治理。

      “建立长效机制是彻底解决垃圾围村的有效办法。”数位代表委员不约而同地认为。

      同时,这也是海南多个市县正在探索的机制,乐东、保亭、昌江等多个市县负责人在作客南海网“两会”会客厅时都纷纷作出同样表示。

      如何常态化?

      保亭的办法是,加大人力物力的投入,首先保证“村收集、镇转运、县处理”的模式能常态化运转下去。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县长符兰平代表在作客南海网“两会”会客厅时说,今年,保亭将新增2000万元资金用于增添农村垃圾收集、转运、处理设施,还将增加保洁人员,把农村垃圾整治与保亭进行国家卫生县城复核工作相结合,建设美丽保亭。

      各个市县也在积极探索符合实际的常态化治理模式。2015年全省住房城乡建设工作会议传递出这样一个信号,鼓励探索村民自治模式,只有把村民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调动起来,才能起到“四两拨千斤”的效果。

分享 网友评论 登录|注册 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管理员提示】
·在发布信息时,请您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关法律、法规,并尊重网上道德;
·因您的言论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由您个人承担;
·管理人员有权根据栏目需要对留言内容进行删改。

新闻中心 在线首页 投诉报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