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农村土地“六权”确权工作 海口云龙镇取得突破性进展

16.01.2015  18:40

      原标题:绝不把土地矛盾留给下一代

      率先在全省开展农村土地“六权”确权工作,海口云龙镇取得突破性进展

      今天(1月15日)上午,海口市云龙镇一块丢荒10年的土地里,一家电子农商公司的雇员正在开荒。因权属不清,这块上千亩的土地一直撂荒。经确权后,这家电子农商公司获得了经营权,准备种植淮山和叶菜。据悉,率先在全省开展农村土地“六权”确权工作的云龙镇已经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云龙镇富硒、富锗的红土地十分适合发展现代农业,但因土地历史遗留问题多、土地产权不清,类似好地撂荒的事例很多。为贯彻中央和省关于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精神,盘活、整合农村土地资源,建立归属清晰、权责明确、保护严格、流转顺畅的农村产权制度,赋予农民更多财产权利,2013年9月,云龙镇在全省率先创新开展了“六权”确权工作。即开展集体土地所有权、集体土地使用权、土地承包经营权、宅基地使用权、房屋所有权、林权“六权”确权颁证工作。

      “土地确权了好啊,从我父亲辈就开始的一些土地的老矛盾都解决了!现在大家都不忙扯皮,忙着发展生产了。”72岁的坡导村村民吴清松高兴地对前来调研土地确权的海口市长倪强说,幸亏现在改革了,否则土地纠纷会遗留给子孙后代,更谈不上发展农业生产了。

      坡导村民小组长陈长胜说,该村因村庄规模适中、确权基础比较好,最早被确定为试点村,他们坚持按镇里要求推行“自愿确权、自主确权、自治确权”,尊重和发扬村民自治,目前基本解决了“面积不准、四至不清”等历史遗留问题。

      “要不是这次确权,这块地不知要荒到什么时候。”美丹村村民吴飞说,自家的4亩地位于一大块310亩的插花地中,涉及3个村、几十户村民。这块沃土因权属争议没人愿修水利,以至成了废地。直到去年底,镇里完成了“六权”确权,政府牵线搭桥,以每亩800元的价格流转给了一家瓜菜种植公司。“现在我们除了稳定的租金收入,还可以到公司打工。”

      截至目前,云龙已完成全镇100个村民小组的确权测量、林权完善调整、成果核对与公示工作,97个村民小组已通过土地确权到户方案;累计完成20个村民小组1412宗房屋确权的申请,已办房屋所有权证600本;集体土地所有权确权完成857宗,面积99670亩;宅基地所有权完成6603宗,共计63.85万平方米的发证工作。

      “要用实实在在的成果让百姓看到‘六权’确权带来的好处!”倪强说,在确权的基础上要抓紧确权办证,并引导农民在统一、有序的平台上,进行财产流转交易,增加农民的收入。流转方式可以形式多样,以确保农民的利益为底线:一是农民可以自己组织合作社,用自己新确权的土地加盟;二是农民利用自己的新确权土地,引进外来资本进行开发;三是农民可按股份比例开展农业生产或经营农家乐、农村旅游。“‘六权’确权工作没有先例可循,要守住底线,以改革、创新、担当的精神才能作好这项工作。”

分享 网友评论 登录|注册 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管理员提示】
·在发布信息时,请您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关法律、法规,并尊重网上道德;
·因您的言论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由您个人承担;
·管理人员有权根据栏目需要对留言内容进行删改。

新闻中心 在线首页 投诉报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