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走红军路”队伍会师母瑞山 聆听红军故事

13.03.2016  20:34

  中新网海南3月13日电(潘颖)3月12日下午,2016年“重走红军路”的两支队伍在母瑞山胜利会师。在定安这片红色的热土上,200多名企业精英分别通过骑行和徒步的方式丈量着每一寸革命先烈的足迹,他们穿越时空,琼崖革命的红色记忆仿佛历历在目。

  远眺相邻的山丘,雾气环绕,眼前只有那山崖间的羊肠小道,小路依着山谷,穿过槟榔林,盘旋曲折,像一条浅色的带子,缠绕着翡翠般的山。槟榔树上的一片青果醉红了队员们的心。重走红军路的队伍经过将近两天的冒雨前行,队员们已有好几次大汗淋漓和大腿肌肉胀痛,全身的神经早已麻木,体内的那颗红心却越发鲜活。80年前,冯白驹将军带领琼崖革命军艰苦斗争的痕迹在浓阴蔽天的大山深处时隐时现。艰苦奋斗的红色精神激励着队员们一路向前,最终在当天下午5时左右骑行和徒步两支队伍在母瑞山革命根据地纪念园胜利会师。

  据介绍,母瑞山是琼崖革命的摇篮,在琼崖革命23年红旗不倒中举足轻重。在两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琼崖将士发扬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保存了革命火种和力量,为全国革命的胜利和海南的解放立下不朽的功勋。

  在这次会师队伍力有一个特别的身影,“很遗憾今天不能与队友一起完成比赛,看着骑行的队友,心里痒痒的”骑行队员王丽雅惋惜的表示,在当天上午下坡时,由于山路崎岖导致她脸部和膝盖受伤。但是她在参观母瑞山革命根据地纪念园时了解了母瑞山的红军故事,也勾起了整个骑行过程的艰苦回忆,感触颇深。

  在主办方给表现优秀的红军独立小组进行表彰后,队员们纷纷进入纪念园聆听园长讲诉琼涯纵队的红军故事。走上青灰色的石阶,王文明主席、冯白驹将军两尊3.5米高的铜像映入眼帘,铜像后是母瑞山陈列馆,馆后的转角回荡着洪亮的声音,“没有剪刀,谁头发长了,找个树桩,把头发放上去,另一个用砍刀砍,所以,那时候不是‘剪头发’,是‘砍头发’!”身着灰蓝色军装的王学广园长手执教棍,时而放慢语调,时而慷慨激昂地讲诉着革命烈士当年种种的艰苦生活。他的演讲虽然抄着一股海南味道的普通话并夹杂着一些海南话,但他庄重的神情与丰富的肢体语言将每一处遗址发生的红色故事,都讲述地活灵活现,传递的一股正能量感染了每一个在场的队员。坐在第一排的宋先生眼眶红润,在记者的采访下别过了头,悄悄地离开了现场。

  “当年的红军很不容易,革命的火种存留下来全靠他们坚强的意志力,母瑞山精神真的值得我们80后、90后、00后去学习,”来自江苏的李先生在听完红军故事后感慨万分,“对娘子军、母瑞山、冯白驹将军都有所耳闻,红军精神中,那种不怕艰辛,坚定的信念一直在影响着我。

  据了解,讲述红军故事的王学广园长今年已经78岁,白发鬓鬓的他在干部退休后毅然选择来到母瑞山当讲解员,一当就15年,15年来像这样的义演已有2600场。“虽然条件艰苦,但是当讲解员,我觉得很充实、很快乐、很满足!”说到这的时候,王学广园长黝黑的脸颊透着红光,显得精气十足。

  “母瑞山是革命的山,是英雄的山,是红军革命的摇篮。”随着王学广园长的义演结束和队员们热烈的掌声,历经两天时间分别行走了108公里和65公里的“红军之路”也画上句点。。

编辑:王晓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