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美舍河再现溺童事件 酷夏季矮护栏存安全隐患

15.04.2015  17:37

  海南酷热的夏季即将来临,池塘边、河道旁嬉戏玩水成了孩子们的最爱,然而,由于防护措施和监管不力,加上儿童防范意识薄弱,每年溺水事件频发。连续几天,记者走访海口市内一些河、湖时发现,不少水域周围存在缺少安全防护或者防护措施不当,留下了种种隐患。对此,不少居民表示,希望相关部门能强化防范措施,加强水域周围的安全监管,防范溺童悲剧一再发生。

   事 件

   男童河边玩水溺亡 安全问题引热议

  4月11日下午4点许,海口一名7岁男童在美舍河旁玩水时,不慎跌入河中溺亡。悲剧发生后,引起社会广泛关注,水域安全防护措施、以及如何监管和安全教育等问题的重要性再次凸显出来,引发市民热议和人们深思。

  市民张女士家住海府路附近,她几乎每天都会沿着美舍河锻炼身体。几年来,张女士屡屡听到美舍河有孩子落水的消息,这让她感到非常悲痛的同时也觉得有些气愤,并向记者提出了她的看法。

  “我觉得美舍河两侧的护栏并不是很安全,大人站在旁边都觉得伸手就能碰到水。而且孩子也很容易通过护栏镂空处或者踩上一旁的石凳,跨过护栏下河。”张女士称,她曾经就看见一个两岁的孩子把脑袋伸进护栏中间的空隙去看美舍河里的鱼,最后孩子家长及时发现后将孩子牵了回来。此外,张女士还反映,每隔一段距离,都会有一处通到河道里的阶梯,这也给孩子们提供了玩水的方便,无疑留下安全隐患。

   调 查

   孩子护栏上行走 低矮护栏存隐患

  4月12日,记者走访了美舍河部分河段,其中一处就是7岁男童溺水的美舍河海府二横路旁河段。在河道两旁,虽然已经安装了大理石护栏,但这看似安全的护栏其实藏着不小的隐患。记者走近后发现,护栏高度大约在80公分,仅仅在成年人的大腿位置,只要轻松一跨就能越过护栏,而且每段护栏中间都有两处镂空。在护栏旁边还安置了一些石凳,非常靠近护栏,不少市民担心,万一孩子爬上石凳,护栏就无法起到防护的作用。

  此外,记者注意到,虽然河道两旁已经竖立了“河沟水深 注意安全”的警示标志,但这对天性顽皮的孩子并没有起到警示作用。记者发现在靠近事发地点的美舍河桥边,仍然有小孩在护栏边玩耍,有两名小男孩甚至还爬上护栏,在护栏上快速行走,然而,孩子的脚下便是深不见底的美舍河,场面看得让人心惊胆战,一旁市民担心吓到孩子导致其失足,也不敢大声呼唤劝其下来。

  随后,记者又先后走访了多条美舍河河段。在靠近高登东路美舍河一段,有10多名小学生,正结伴轻松翻过河道两旁的护栏,准备下河捞鱼,而在一旁路边并没有看到家长和老师的看护,道路两旁也鲜有人往来,万一发生跌入水中事故如何是好?

   质 疑

   一些水域没有护栏 监管盲点如何避免

  美舍河护栏安全问题相当突出,而在市区内一些公园、湖畔等水域没有防护措施导致溺水事件频发,同样引起了市民的高度关注。不少市民认为,公园等场所是孩子们最喜欢玩耍的地方,人流量大,如果没有严格的防护和监管,溺水的情况肯定还是会发生。

  4月13日,记者走访了海口东湖公园、红城湖公园以及万绿园内湖等地,发现没有安装护栏的水域不在少数。其中,红城湖和东湖虽在靠近马路的外围设置了护栏,但湖边并没有护栏。在靠近红城湖路的红城湖公园旁,湖泊周围并没有设置护栏和任何防护措施。而在海口的东湖公园,部分湖畔并没有设置护栏,有些安装锁链的简易护栏除了起到美观效果外,却难以达到安全防护的目的。

   部 门

   加强安全巡查 增加防护措施

  然而,如何更好的加强防范,避免监管盲点呢?为此,记者采访了相关部门和水域负责人。海口市排水管道养护所所长黎军表示,对于美舍河的护栏,他们都是严格按照国家的相关规定建造的,一般都是1.05米,而且沿着河岸,每隔100米都有“河沟水深 注意安全”的相关提示牌,在人流较多的地方设置更多。此外,海口市排水管道养护所的巡查人员每天都会沿着河道进行巡查,尤其是节假日期间,也会进行严格检查,发现护栏损坏等任何安全问题都会及时处理,在晚上闸门处也会有值班人员,今后他们也将加大巡视力度。

  “美舍河河道最深处大约2米,平均深度也有1.5到1.8米,而且里面可能有淤泥,所以还是要特别提醒市民,尤其是家长,在孩子没有家人看管的情况下,千万不要随意让孩子在河道边玩水,非常危险。此外,学校和社会也应该引起重视,切实加强对学生的安全教育。”黎军说,除了河道主管部门加强监管外,对于孩子的安全防范意识的提高,需要包括学校、家长以及全社会各方大力配合。另外,在龙昆沟等水域一带,原本也是有护栏,但后来增加了绿化隔离带,也是比较安全的,一般都是行车的,旁边没有人行道,路人还是较少经过该处。

  对于水域缺少安全防护措施的问题,万绿园管理处相关负责人表示,他们最近也在准备给公园内湖添加护栏,对于靠近海边的公园一带,每天也安排保安巡查,也设立了警示牌,将来政府也会对海岸线进行改造,设置防护堤。

  海口人民公园相关负责人也表示,对于市民反映的问题,他们也非常重视,将尽快开会讨论,对公园没有安装护栏的地方设置相应的防护措施。

   声音

   老师

   学校安全教育是第一道防线

  湖南师大附中海口中学教师司文认为,学校、家长和社会都有责任和义务为孩子建立一个安全的成长环境。首先,安全教育、对孩子做正确的思想指导非常重要,它是防止孩子们出现溺水等人身安全问题的第一道防线。

  “我们学校在这方面非常重视,只要有哪里发生孩子溺水事件,学校老师都会第一时间以案例方式教育孩子,给予恰当的安全警示。学校每周五都会开班会,其中就会有关于安全教育方面的知识和培训。”司文表示,老师会教育学生,如果要去河边玩水或者游泳,一定要在父母的看护下进行,远离经常发生溺水事件的地方,也要避免学生因擅自下水游泳和盲目施救等原因导致溺水身亡事故的发生。另外,在大小长假前,学校也会发一张相关的安全通知,让家长阅读签字后再带回学校,家长对学校安全教育有任何建议也可以写在上面。

  “当然,如果只是口头上一味地告诉孩子禁止玩水游泳也并不是一个好的办法,因为孩子可能还无法理解为什么不可以,家长和学校可以教孩子如何去面对危险,如何防止溺水,在溺水的情况下怎么做等。”司文说。

   市民

   主管部门应规范水域防护措施

  除了对于重视安全教育问题的讨论,一些市民还认为,对于溺水事件频频发生,也是因为有关部门疏于防范。市民陈先生表示,海口不少水域护栏设置并不合理,甚至没有设置相应的护栏,这就增加了孩子们在水域边上活动的危险性。市民唐先生称,海口红城湖前几年就发生过学生溺亡事件,现在湖边缺少栏杆,周边有不少学校,平时节假日都有很多人来钓鱼,也有不少小孩在一旁观看,在湖岸玩耍,非常危险。希望相关管理部门能够在湖岸边安装一些栏杆隔着,降低没有安全隔离而带来的隐患,规范水域防护措施以防止悲剧的发生。

  市民吴先生认为,切实提高每一个学生预防溺水的安全意识和自护自救能力,强化对学生的游泳常识和安全知识教育,让孩子自觉做到不到水边玩耍,没有家长或教师带领,不随便下水游泳。对于没有安全设施、没有救护人员在场以及事故多发水域,也要避免接近。

   网友

   安全教育滞后是导致悲剧主因

  7岁男童美舍河溺水事件,也引发不少网友热议。有网友表示,顽皮虽然是孩子的天性,但是“子不教,父之过”,大多网友认为父母是孩子的第一监护人。然而,往往都是在悲剧发生以后,才引起社会的重视,安全教育的滞后,很可能就是导致悲剧发生的重要原因,家庭、学校、社会都有不可推脱的责任。

  网友认为,家长作为孩子的第一监护人和启蒙老师,他们的责任更加关键。对孩子爱护,不是纵容和宠溺,让孩子随心所欲做事,关键要给孩子从小树立原则和规矩。比如,夏季来临,要让孩子知道水可能带来的危险性,远离危险水域,培养孩子的“恐惧感”,普及这类生活常识很有必要。对于学校、社会以及相关管理部门而言,它的责任是引导、提醒和监管,职责一样不可或缺。

   专家

   可多进行安全防范和急救演练

  海南天涯心理学应用研究所讲师黄春岩表示,学校其实可以设置相关安全教育方面的专题课程,可以通过实际的安全急救知识和演练,给孩子们心理教育。

  黄春岩说:“在这个切身体验的过程中,增加安全防范方面的意识,让他们更容易接受,而且知道今后在遇到这种情况后如何自救,一定程度上可以防范危险的发生。

   海口近年部分溺童事件

  ■2010年9月11日下午3时许,一名10岁男童在红城湖里捞鱼,不慎跌入湖中,沉入湖底溺亡。

  ■2012年4月7日,海口桂林洋一名9岁男孩失足掉进当地一家观赏鱼养殖基地的鱼塘内溺水身亡。

  ■2012年10月13日,家住海口瓦灶村一名6岁男童到美舍河边玩耍时不幸溺亡。

  ■2012年12月21日下午4时许,一名7岁男童在海口红城湖边围观钓鱼掉入湖中,所幸一旁散步的路人听到呼救声,立即跳入湖中将其救出。

  ■2013年7月30日下午4点多,在没有家长陪同的情况下,5名十二三岁的小学生私自跑到海口新埠岛东坡村南渡江边游泳。由于当时正值退潮时间,水流较急,水下暗流多,4名小学生陷入水中,其中1名小学生被村民发现救起,其他3名孩子失踪。

  ■2014年8月7日下午16时30分左右,海口市白龙南路美舍桥附近,一名11岁的男童落水。2015年2月4日晚,海口市南大桥底下龙昆路与龙华路交叉路口便桥上,一男子翻越桥栏杆,踩在桥面的挡板上,不幸坠入龙昆沟。(记者 谈星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