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现四百年前琼北大地震救灾:修建费主要来源于募捐

16.03.2015  17:51

      原标题:再现四百年前的抗震救灾

      东寨港出海口处北港岛的居民,出入交通要靠船只。张茂摄

      海口演丰镇林市村一带琼北大地震遗址。退潮时,海底村庄露出水面。海南日报记者李幸璜摄

      地震之后引发的一系列社会问题,涉及到民生、国家发展的方方面面。410年前的琼北大地震发生后,官方和民间都扮演怎样的角色,做出什么反应,以及各个阶层究竟谁才是抗震救灾主力,他们以何种形式来应对危机?今天进行回顾,有助于当代人加以汲取经验教训。

      “琼北大地震发生时地裂山崩、建筑物倒塌、民众生命伤亡惨重、财产损坏严重,由此产生了一系列的经济和社会问题,但是当时的救助还是有一定力度的。”暨南大学教授刘正刚专门研究了琼粤地区明清时期的地震历史,他介绍说,当时地方官府在地震之后采取的贩灾措施,往往是先向朝廷上报灾情,请求朝廷贩灾,同时也会开仓贩济灾民,帮助灾民重建家园,“明清时琼粤地区最大的地震是1605年琼州大地震,此次地震造成了陆地下陷,村庄被淹,震后重建则显得尤为重要。”

      琼北地震影响严重

      在古代生产力低下的时代,1605年里氏7.5级的琼北大地震带来的破坏可想而知。

      地震专家任葆德讲过一个故事。当时在文昌有一个叫罗亭坡的地方,是今天东寨港东侧一个小岛,与大陆仅隔着一条小河,叫东溪。岛上原来住着柳、何、陈、萧、符等姓人家。琼北大地震时,罗亭坡陷入海中,人被溺死,幸存者逃亡他乡。当时何氏家族有一人,地震时尚未出生,地震发生时他母亲怀着他游过东溪,生下他后迁居上园村。柳氏家族也有一人叫“祥公”,地震时水溺土陷,地崩田沉,他侥幸逃出,移居排沟村。因此,震后只剩何氏、柳氏两姓继续繁衍,而其他三姓则后继无人。

      这次地震究竟造成了多大的伤亡,古往今来,众说纷纭。如《万历实录》在综述雷、琼、桂平等郡“至有……官民半死者。”康熙《琼山县志》记载“城中压死者数千”,而《琼郡志》则作“琼民压死者千百计。”近年来有的研究者认为“琼山城及其附近地区死者十之八九。”史料中记载琼山附近的文昌为“压伤人畜”,澄迈“死者数百”,而临高、定安则无伤亡记载。从史籍可见地震伤亡最重者为琼山县。

      但刘正刚分析多方数据后认为,若地震时“官民半死”或“死者数千”(琼山)或“死者数百”(澄迈),其伤者按常理为死者之倍或数倍,那么琼山城的伤亡人数可达万余、澄迈则亦应超过千人。但史载当年琼山府城住的大多是军队及其家属,城乡比例不可能很大,因此这种说法不可信。“地震时正值炎荒盛夏,更无瘟疫等次生灾害的记载,故伤亡不可能很大。”

      但琼北地震造成的人员伤亡在医疗水平、繁衍能力低下,劳动力稀缺的古代社会是重大打击。1605年大地震,琼北诸县建筑物破坏情况是严重的。当时琼北地区建筑物抗震性能差,少数较正规的房建规制与内陆略同,但为防风不高敞,而且多有柱(石、木而作),围墙、间壁墙和山墙都是碎石用泥瓮成。富贵人家加以石灰,而大多数普通人户,用料差、施工粗糙,墙体用玄武岩碎块垒成,这种建筑物是没有多少抗震能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