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主城区公厕缺口超130座 车站等地厕所简陋卫生差

18.02.2016  09:45
海口主城区公厕缺口超130座 车站等地厕所简陋卫生差 - 海口网
来源: img.hkwb.net

第5空间”公厕落户万绿园。

  海口网2月18日消息 (见习记者高翔/文 记者张俊其/图)公共厕所是城市重要的基础设施,也是衡量一个城市卫生水平的标志之一,是国家卫生城市评定的重要指标。今年1月国家卫生城市暗访专家组对我市进行了暗访调研,在公共厕所设置方面给出了“城区内主要干道的公厕充足,档次较高”的评价,但从全市范围来看,也存在“数量不足,分布不均”等问题。公厕整改,也成为了今年我市“双创”决战年需要破解的问题之一。

  景区和主干道 公厕获点赞

  “万绿园里的几个公厕建得不错,很卫生,尤其是新建的那个‘第5空间’,看起来很现代,档次很高。”“候鸟”老人郭先生家住滨海大道,平时常来万绿园散步,这里公厕的配置比较令他满意。不仅在万绿园,记者走访了我市其他景区,公共厕所普遍外形美观,内部设施齐全,受访群众均表示有较好的如厕体验。在五公祠,厕所分为上下两层,采用石阶相连,石阶外侧进行了仿古雕刻,厕所的顶部设计也模仿了园区内其他的文物古迹,四面外墙以红色为主,与景区其他古建筑色调保持一致;火山口国家地质公园的厕所外墙用特色材料火山石建造,造型各异,四周绿树成荫,与整个景区保持协调。这些景区的厕所都有园区的工作人员负责保洁工作,干净通风,卫生保持良好。

  据了解,作为旅游“515战略”的重要举措,2015年初,国家旅游局在全国推动开展了“厕所革命”,目标到2017年实现旅游景区、旅游线路沿线、交通集散点、旅游餐馆、旅游娱乐场所、休闲步行区等的厕所全部达到三星级标准,并实现“数量充足、卫生文明、实用免费、有效管理”的要求。海口市作为重要旅游城市也对景区及旅游场所的厕所进行了升级改造,取得了不错的效果。在今年1月29日召开的全国旅游工作会议上,海口市被评为了2015年全国“厕所革命”先进市。

  在我市的几条主干道,公共厕所也有较好的硬件水平和管理水平,在红城湖路、海府路等路段的显著位置,都设置有公共厕所和指示牌,能满足十几人同时使用,给路人带来了便利。记者在琼山区环卫局了解到,琼山区的绿化、路面保洁、垃圾清运工作由北京环卫集团旗下的京环城市环境服务公司负责,据该公司作业部副部长樊京虎介绍,公司正在对全区的公共厕所进行升级改造,目前工作已经基本完成,改造后的公厕将达到“双创”的要求,下一步的公厕新建或改造将按照《城市公共厕所卫生标准》的二级标准去建造。今年1月24日-26日,国家卫生城市暗访专家组对海口市进行了暗访调研,在公共厕所设置方面给予了肯定,评价我市“城区内主要干道的公厕充足,档次较高”。

  新城区商业区公厕数量少

  然而,我市的公厕还是存在数量不足,分布不均,条件参差不齐等问题。很多市场、加油站的厕所系简易搭建,硬件设施很不完善,同旅游景区的厕所呈鲜明对比。

  记者在南北水果市场附近随机访问了几位路人哪里有公厕,大家都说可以去市场里面。在市场最里面的角落里记者看到一个简易公厕,只有一个坑位,卫生状况很差,气味难闻,有时还需要排队,还有一个自称工作人员的人收费。凤翔市场里的简易厕所也有人在收费。

  一位负责南海大道东段保洁工作的环卫工人告诉记者,这附近路段都没有公厕,不少路人向他们询问公厕在哪。而他们需要用洗手间时,也只好去附近的一家烧烤园的厕所。

  在国贸路的采访,记者也遇到了同样的回答,由于没有显著的固定公厕,市民往往会选择就近的商场或快餐店如厕,但不少市民都反映,这些商场的厕所一般都不太好找,有时候还要上楼梯,走很长一段路才能找到。市民王昊昊告诉记者,有的店员看到你不是来消费的,而只是来用他们的厕所,会态度冷漠,有的还会阻挠,不让使用,给市民如厕带来不便。

  加油站的厕所也是城市公共厕所的重要组成部分,记者在多家加油站看到,厕所往往都是简易搭建,缺乏专人打理,在汽车东站对面的加油站,厕所就是一间小屋,只能容纳一人使用,卫生状况较差,气味难闻。

  今年1月底国家卫生城市暗访专家组对我市公厕也明确指出“数量不足,分布不均”,并指出“汽车东站、汽车南站厕所不达标”。

  据市环卫部门提供的资料显示,截至去年12月,我市共拥有公厕数量301座,其中环卫固定公厕98座、公园景区管理的公厕44座、农贸市场管理的公厕42座、车站码头的公厕8座、加油站的公厕47座、成品公厕62座。而按照国家“创卫”要求,城区公厕按每平方公里3-5座的标准,我市主城区面积144平方公里应拥有公厕数量不少于432座,缺口达131座以上。从公厕的分布范围看,老城区公厕相对较多,新城区较少,越是需求量大的地段(如流动人口密集的商业区)越是缺乏公厕,国贸、世贸、金盘、农垦等区域公厕数量极少。

  琼山区环卫局副局长周文姬告诉记者,环卫部门建设固定公厕从选址、设计到施工建成需要过程,而前期的选址工作也是涉及国土、规划、住建等部门,市里投资修建新的公厕需要把前期的调研和协调工作做充分。目前环卫方面的工作重点是升级改造现有的公厕,而新公厕的建设计划已完成选址,目前还在进行前期工作。

  整改和新建打造新型公厕

  针对我市公厕存在的问题和国家卫生城市暗访专家组提出的整改意见,我市成立了公厕建设领导小组,负责全市公厕建设整改的组织和协调工作。

  据《海口市“创卫”公共厕所建设实施方案》,计划在海口主城区选址新建80座固定公厕,其中秀英区21座,龙华区14座,琼山区21座,美兰区24座;并在海口主城区选点设置51座成品移动公厕,其中秀英区11座,龙华区14座, 琼山区13座,美兰区13座;并计划在2016年实施的12个棚改点中每个点选址建设1-2座公厕。目前,80座固定公厕的新建工程已完成选址,计划今年3月底完成前期工作,4月份动工建设,7月底完成;51座成品公厕工程已完成选址,于今年1月份开展政府采购,计划今年6月底前安装到位并投入使用。

  在现有公厕的改造方面,市环卫局副局长钟振川介绍说,为了更好更快地完成公厕改造任务,方便协调职能部门配合,市环卫局已将改造工程交给各区环卫局具体负责实施,区环卫局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调整计划、克服困难,保证工程的顺利进行。负责琼山区公厕升级改造工作的京环公司作业部副部长樊京虎说,目前已基本完成琼山区环卫局负责的17个公厕的升级改造工作,包括重做防水、更换陈旧设备、加装纱窗、加装灭蚊灯等,已经达到或超过了“双创”要求的标准,下一步将按照市里的要求和计划继续配合相关工作的开展。

  对于“创卫”暗访组提到了汽车东站、汽车南站厕所不达标的问题,海汽集团也提出整改措施,对下属的海口汽车东站、汽车南站、汽车西站三个站的公厕进行全面彻底的升级改造,以期达到旅游公厕的标准。据海口汽车东站站长周文军介绍,车站公厕升级改造工程获得了市旅游委的肯定,新公厕的设计图也已经通过审批,改造工程即将启动。

  京环公司副总经理陆文进告诉记者,此次公厕新建及整改工作,还引入了北京环卫集团旗下的专业公厕“第5空间”设计团队,让公厕不仅只是用来“解决内急”,还将覆盖无线网络,设缴费设备、ATM机,可以给手机、电动汽车充电,甚至能完成量血压、心率、尿检等体检项目,万绿园投入使用的“第5空间”公厕就是他们的成果。目前琼山区还在建设“环卫综合体”项目,即将现有的、有条件的公厕改造成集公厕、垃圾中转站、环卫工人休息区为一体的新型公厕项目。

  公厕建好以后更要维护好

  陆文进介绍说,作为城市基础设施之一,公厕维护所需的人力物力较大,建立足够多、足够好的公厕的同时,后期维护工作也很重要。对于琼山区目前存在的48所公厕,由区环卫局和京环公司负责维护的17个固定公厕在全市范围内均处在较高水平。而其他的如农贸市场、酒店、加油站的公厕,往往会由于维护人员工作不到位、技术不达标,在后期运营上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导致公厕不达标,也是此次暗访失分的主要因素之一。投入更加专业的力量,加强公厕后期维护,才能让城市公厕更好地发挥作用,提升海口卫生水平。

  海府路一座公厕的管理员告诉记者,市民使用公厕时没有像在家那样注意卫生,用后不冲、厕纸乱丢、排泄物弄脏地面的现象时有发生,因此,公厕十分需要维护和保洁,尤其是设置在路边的固定公厕,更是需要一直有工作人员值班,随时根据情况清理卫生,才能保证公厕的清洁达标。在海口汽车东站,为了应对大批客流使用公厕,为旅客提供一个良好的如厕环境,车站更是设置了数名保洁员,从早晨七点半到晚上八点半,每隔半小时对厕所的墙壁、地板、水池、蹲位、马桶及各种附属设备进行检查清理,时刻保持卫生清洁。

  谈到公厕后期维护遇到的问题,陆文进坦言,市民对公共设施的爱护也是让公厕长期正常发挥效果的重要因素。在前期改造完成的厕所中,公司按要求设置了灭蚊灯,但有市民趁管理员不注意的间隙,偷偷将灭蚊灯顺走自用,给公厕的管理带来不利的影响,陆文进也呼吁希望市民能够爱护公共设施,让公厕更好地为大家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