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2013年经济社会发展侧记:风生水起春潮涌

27.05.2014  19:12

  时间跨过2013年,社会经济蓬勃发展的八一总场捷报频传:2013年全场实现国内生产总值15.3亿元,同比增长12%,年营业收入6937万元,同比增长11%。全年民生工程及项目投资5310多万元,完成明湖广场、职工培训中心、饮水工程等多项民生工程建设……该场先后荣获“全国企业工会工作红旗单位”、“全国五一劳动奖状”。

  山绿了,湖美了,路宽了,人勤了。如火如荼的项目建设,细枝末节的民生工程,恰如一股股春潮涌动,不断带给八一人希望与温暖。

  “做梦都没有想到,这么便宜的价格可以住上如此舒适的住房。”住在宽敞明亮的三居室新住房里,八一总场职工子弟郑纪春脸上充满喜悦之情。

  作为八一总场民新花园小区的首批住户,除去农场补贴的1万多元,郑纪春仅花费10万元就拥有了一套97平方米的产权房。记者注意到,新住房装修虽算不上豪华,但也颇为温馨舒适,而且各种现代电器设备一应俱全。

  郑纪春告诉记者:“以前一家四口挤在低矮破旧的瓦房里,台风来了住房常漏水,影响我们的日常生活,现在农场经济发展了,为职工盖起新房子,职工的居住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农场经济发展带给我们实惠,日子越来越有奔头!

  郑纪春的幸福生活,只是八一总场经济腾飞、职工生活奔小康的一个缩影。

  谈起2013年的生活有什么变化,在八一土生土长的职工符庆福最直观的感受是:腰包比以前鼓了,生活更丰富多彩了。

  40岁出头的符庆福曾经外出打零工,日子过得紧巴巴的。“一分钱恨不得掰成两份用,逢年过节才舍得买一顿肉吃。”他告诉记者,对比往日的穷日子,现在的生活是“芝麻开花节节高”。目前他在自家附近的工厂找到了一份好工作,而且妻子还经营一个零售店,两个人每个月的收入达8000多元。

  职工的生活水平提高了和八一近年经济的快速持续发展密不可分。

  据记者了解, 2008年,八一总场经营亏损743万元,到2013年累计盈利6187万元。另一方面,职工劳均纯收入实现连续6年递增,由2008年的1.56万元增加到2013年的4. 1万元;农场生产总值由2008年的3.3亿元增加到2013年的15.3亿元;企业资产总额由2008年的2.7亿元增加到2013年的7.11亿元;企业固定资产净值由2008年的5769万元增加到2013年的18019万元;土地收费由2008年的12万元增加到2013年的341万元。经济每迈上一个新台阶,带给八一总场是新的变化。

  “思路决定出路,改革激发活力。发展是要务,项目是引擎,改革是动力。抓住了项目,就抓住了关键,抓住了改革,就明晰了路径。”八一总场场长罗永华非常重视发展经济项目和改革。

  近日,记者在采访中看到,该场一个又一个项目正破土动工,处处都是火热的建设场景。

  罗永华告诉记者,2013年,八一总场共有4家实力雄厚的企业入驻,4家企业分别开发建设了明湖庭苑项目、八一商业中心项目、八一富来好广场和大臣花园项目等4个项目。目前,这4个项目已经全面动工,并在加快项目建设速度。

  与此同时,八一总场还积极引进高科技、高附加值的现代农业科技石斛种植培育研发项目,目前已种植80亩,计划推广种植500亩,目标是把该项目打造成为八一总场现代农业特色化品牌。

  走进八一总场场部,记者看到鳞次栉比的高楼、宽敞的街道、靓丽的职工住宅小区,突显着八一小城镇建设的巨大成就。“八一变美了,有了城市的风景和规模。”每个到八一的游客都对小城镇面貌的巨变有着切身感受。

  2013年,八一人又朝着“风情小镇”迈进了一大步。有10余个小城建设开发及配套项目,新开工的八一商城2.1万平方米,八一小城镇建设面积由4.16平方公里增加到14平方公里。目前,八一小城镇的总规、控制性详规的编制已通过专家评审。新建的和平广场、八一职工培训中心的等一大批地标式建筑相继投入使用,为八一总场增添了一道道亮丽的风景线;明湖庭苑一期、八一商业中心、富来好广场、大臣花园等一批重大项目正在快速推进中……小城镇功能进一步完善,小城镇配套服务设施在进一步提升和完善。

  八一总场牢固树立发展为了职工,发展依靠职工,发展成果职工群众共享的执政理念,突出解决好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记者从八一总场住房部获悉,截止2013年底,八一总场累计完成职工危房改造及保障性住房建设9701套58.826万平方米。其中2013年完成职工保障性住房建设310套,竣工100%。同时切实加强群众关心的安全饮水、医疗、就业、出行等民生事业。

  今日八一,恰逢姹紫嫣红最美时,这般美,这般景,这般情,更在这春潮般涌动中澎湃……(王宏 郭海滨 张太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