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追思:无闻功勋郭永怀
■未晞/文
支柱崩塌 总理哀恸
1968年12月5日,一架从西北飞往北京的民航客机即将降落,在距离地面400米时,飞机突然失控,剧烈震动着飞速坠向一公里外的玉米地。在地面群众震惊的注视下,一团巨大火球猛然腾空而起,灼耀了半片天空,随之而来的,是一阵如大地撕裂般震耳欲聋的隆隆巨响,飞机坠毁了……
这是一场恐怖的空难,机上十几位乘客几乎全员遇难。在烧焦的尸体当中人们发现竟有两个人紧紧抱在一起,两具尸体已经面目全非无法辨识,据当时负责的接机的小车队长邵春贵回忆:“尸体完全烧焦了,脸成了一个黑煤球,耳朵都掉了,都不像个人,黑疙瘩一样,完全认不出来是谁。”
人们用力地把遇难的两个人分开,才发现两具尸体紧贴的胸部中间,竟然护着一份热核导弹的绝密文件,并且完好无损!接机的人这才明白,这两个人就是他们要接的中国核武科学家郭永怀和他的警卫员牟方东。
据空难唯一的幸存者回忆,当飞机开始剧烈抖动的时候,他突然听见一个人大喊:“我的文件!”然后就什么也记不清了……
“我的文件!”这或许是郭永怀说的最后一句话。
60年代,郭永怀手拿爆炸成型试件(网络图)
1968年10月,郭永怀在青海核试验基地忙碌着中国第一颗热核弹头发射试验的准备工作。
1968年12月4日下午,郭永怀发现了一份重要的数据线索,当即要赶回北京。为了安全,周恩来总理曾经叮嘱过郭永怀等科学家尽量不要乘飞机,但郭永怀为了赶时间仍是经常飞来飞去。那天他得知当晚兰州将有一架民航飞机飞往北京,便驱车前往。临行前大家都提醒他晚间飞行不安全,郭永怀却笑着说:“飞机快,我只要打一个盹就到了,第二天早上刚好汇报工作……”
郭永怀牺牲的消息第一时间通报到国务院,周恩来总理得知后顿时失声痛哭,良久不语,痛心疾首地下令彻查事故原因。挚友钱学森更是哀恸地叹息:“一个全世界知名的优秀力学专家离开了人世!”
60年代,郭永怀(右1)、钱学森(右2)查看爆炸成型实验结果(网络图)
远在青海核试验基地的同事们听到这一噩耗,全都陷入一片悲伤中。至今健在的老科技员陈裕泽受访时哽咽地说:“听到他(郭永怀)去世的消息,我们感觉失掉了一个擎天大柱子,觉得我们今后找谁去问,找谁去讨论,找谁去请教,一下子感觉好像空了,一下子就感觉不知所措了,这种感情啊,到了70年代,还是很悲痛,在工作的时候,我们常常感叹,要是郭永怀还在就好了……”
如今,我国空气动力中心大院的松林山上建有一座纪念亭,上面刻着张爱萍将军所书的三个大字———“永怀亭”。
心系民族 毅然归国
1945年,获得了博士学位的郭永怀受聘到康奈尔大学任教,在航空力学领域有着颇深造诣的郭永怀受到了美国相关部门的询问,当问到“为什么要到美国来?”这一问题时,郭永怀十分坦率地回答道:“到美国来,是为了将来回去报效祖国。”为此,郭永怀处处受限,不能进入美国与国防尖端技术有关的实验室去工作,然而郭永怀却不为所动。
1947年,郭永怀与W.R.Sears,A.Kantrowitz、谈镐生在美国康乃尔大学(网络图)
1953年7月,朝鲜停战协定签订,日内瓦中美大使级会谈开始。不久,美国政府取消了禁止中国学者出境的禁令。1955年9月,被美国监视拘留了五年的钱学森得以归国,钱学森临行时与郭永怀约定,一年后在大陆共同为祖国崛起效力,郭永怀不禁热泪盈眶。
郭永怀的老伴李佩教授回忆说:“钱学森一归国,老郭就坐不住了,整天盘算着回国的事。那时美国的许多朋友、包括已经加入美籍的华人朋友都劝他,康奈尔大学教授的职位已经很不错了,孩子将来在美国也可以受到更好的教育,为什么总是挂记着那个贫穷的家园呢?不劝倒罢,劝的人越多,老郭越来火。他说,‘家穷国贫,只能说明当儿子的无能!’”
在临行前,郭永怀在送行聚会的篝火旁,掏出十几年来写成的没有公开发表过的书稿,竟然一叠一叠地丢进火里,烧成灰烬,在场的学生看到这一幕都惊呆了,夫人李佩当时也感到非常可惜,便劝阻说:“何必烧掉?留下回国还有用。”郭永怀说:“这些东西烧了都无所谓,省得他们再找麻烦,反正这些东西都装在了我的脑子里。”
1234下一页 1234下一页
[page]
1956年,W.R.Sears送别郭永怀的野餐会(网络图)
事情果然不出郭永怀所料,1956年9月的一天,郭永怀夫妇早早来到“克里弗兰总统号”邮轮上,等待着归航时刻的到来。然而,归国的邮轮并没有按时起航,美国移民局的人突然跃上甲板,气势汹汹地要查同为留洋归国的著名学者张文裕夫妇。郭永怀在甲板上暗暗为张文裕夫妇担心,直到看见移民局的人扣下张文裕的书稿离开时才松了一口气。妻子李佩更是暗暗钦佩丈夫的英明决定。
郭永怀回到北京后,钱学森推荐他担任了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副所长。不久,周恩来在中南海接见了郭永怀,问他有什么要求,郭永怀焦急地说道:“我想尽快投入工作……”
1956年10月郭永怀夫妇与女儿郭芹回国经过日本时在Tani教授家门口(网络图)
投入到工作中的郭永怀立即做了两件大事,其一,郭永怀促成了力学所与清华大学合办研究班,自己担任班主任与主讲人,培养了中国国防业未来的人才库。
其二,郭永怀参加制定了“科学技术发展十二年规划”,这意味着中国的力学研究有可能在未来的十二年内迅速发展到现代化阶段。他曾教导年轻人说:“我们这一代,你们及以后的二三代要成为祖国的力学事业的铺路石子。”
郭永怀对学生倾囊相授(网络图)
郭永怀全力以赴地投入高超空气动力学、爆炸力学、电磁流体力学、飞行力学和固体力学的研究和指导工作。他从不休息星期天和节假日、从不午休,早出晚归,埋头书案,工作是他最大的乐趣。他听音乐的时间没有了,从美国带回来的两箱新唱片一直未拆封,后来全部送给了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他爱好集邮,从清朝到当时的国内外邮票,整整搜集了3大本,后来全部送给了邮政总局;他十分喜爱摄影,现在也顾不上了……
郭永怀的妻子李佩回忆说:“回国以后他就特别忙,只有不到五分之一的时间在家里……”
上一页1234下一页 上一页1234下一页
[page]
献身核武 足印高原
1960年,我国核武器研制工作刚刚起步,苏联的赫鲁晓夫便撕毁协议,撤走专家。中共中央决定自力更生,从头摸索,任命105名专家学者组成了一支特殊的队伍,钱学森再一次向党中央推荐了郭永怀。
同年,郭永怀正式受命担任九院副院长,负责核武器的力学部分和武器化。他组织大家对核武器的结构力学、结构强度、压力分布等进行具体的研究和计算;并指 导大家进行核装置的静态力学研究和静态力学试验。郭永怀与实验物理学家王淦昌、理论物理学家彭桓武形成了我国核武器研究最初的三大支柱。
郭永怀的生活进入了半地下状态,甚至连妻子李佩都不知道他在做什么。上午他秘密进入九院进行核武器研发,下午,则以力学所副所长的身份进行力学研究,为了保证机密,郭永怀的司机从来没有换过。
珍贵合影:郭永怀夫妇与女儿郭芹(网络图)
1963年,英美苏联合签署了《禁止大气层、外层空间和水下进行核试验条约》意图限制中国的核研究。为了加快中国核武器的研究步伐,党中央抽掉了大批科研人员前往青海新建的核武器研究基地。
科研队伍迁往海拔3000米以上的青海基地,那里气候变化无常,冬季寒气逼人,经常飞沙走石,最低温度零下40多摄氏度,一年中有八九个月要穿棉衣。郭永怀与许多同事都有了高原反应,身体肿胀,而他还是咬牙坚持下来了。
在核武器研制基地青海高原、在核试验场新疆罗布泊,郭永怀担任场外试验委员,他深入试验现场指导工作、开展试验,在气候环境十分恶劣的戈壁、高原,与年轻的科技人员一起喝苦水、住帐篷,风餐露宿。
1967年,王淦昌(左1)、彭桓武(左2)、郭永怀(左3)和邓稼先(右2)等在我国新疆核试验场区(网络图)
郭永怀经常奔波于北京、青海和罗布泊之间,听取汇报、指导科研,深入科室、车间,亲临试验现场,对一些关键问题开展技术讨论。从课题设置、方案制定、装置建立、实验落实、结果分析等,一一亲自过问。
与此同时,郭永怀仍关注和倡导力学新兴领域的研究工作;参与领导火箭氢氧发动机和地空导弹的研制工作;参加有关物理工程的筹备工作;参加人造卫星设计院 的领导工作;参加空气动力研究院的筹建工作;参与指导重大工程防护的科研工作……在生活上,郭永怀的简朴也出了名,一支钢笔从中学时代竟一直使用到牺牲。
1964年10月第1颗原子弹爆炸前夕,试验指挥部领导与专家合影,左4郭永怀,左5彭恒武,左6王淦昌,左7朱光亚,左8张爱萍,右1邓稼先(网络图)
在将要进入正式试验阶段的那些日子里,郭永怀每天都要忙十几个小时,有时是通宵达旦,吃饭也是席地而坐边研究边吃。1964年10月16日,中国第一颗原子弹装置爆炸试验取得圆满成功,1966年10月27日,我国第一颗装有核弹头的地地导弹飞行爆炸成功,1967年6月17日,中国第一颗氢弹爆炸试验成功。当闪光火球和蘑菇状烟云冉冉升起时,全体测试人员一片沸腾,郭永怀却瘫软在试验现场,身边工作人员把他架到临时帐篷里的铁皮床上,郭永怀太累了。
一位老技术员回忆到当时的情形,不禁老泪纵横地说:“郭永怀当时才五十多岁,但是他老得太快了,看起来就像是六七十的样子,因为要常常坐着飞机往返西北和北京,他总是看起来非常疲惫……”
中国成功地爆炸第一颗氢弹现场图片(右)及人民日报的喜报(右)(网咯图)
两弹一星 功勋永在
郭永怀牺牲后的第22天,我国第一颗热核导弹试验获得成功。一颗腾空而起的巨大蘑菇云在荒漠中向世界发出隆隆巨响,仿佛在祭奠他的在天之灵。
1970年4月24日,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发射成功。1968年12月25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内务部授予郭永怀烈士称号。
郭永怀去世后,妻子李佩独自生活了四十多年,还是在当初那栋老楼里,屋里的陈设几乎没有任何改变。李佩时常翻出郭永怀年轻时最爱的古典乐,用一台古旧的唱片机播放着……
上一页1234下一页 上一页1234下一页
[page]
李佩教授在签郭永怀先生百年诞辰首日封。(科学时报,卢家兴摄)
除了郭永怀,还有很多科学工作者为我国核国防力量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在那个新中国终于站起来的时代,一位位怀着满腔的爱国激情的留洋科学家,放弃了国外优越的生活条件,毅然如潮水般归国,回应着祖国母亲的呼唤。
物理学家赵忠尧归国途中被驻日美军关进监狱,在祖国人民和世界科学家的声援下,才恢复自由。他用在海外省吃俭用攒下的钱,为中国原子能研究组装了第一台质子静电加速器。
著名科学家钱学森决定以探亲名义回国,却被无理拘禁,失去人身自由长达5年之久。
被称为科技界“怪才”的物理学家彭桓武,是第一个在英国获得教授职称的中国人。被问到为什么回来时,他说:“回祖国不需要理由。”
1966 年10 月1 日,彭桓武(中)与 朱光亚(左)、邓稼先(右)在天安门城楼。(网络图)
邓稼先在参与航投实验时出现降落伞事故,原子弹坠地破裂,他深知危险,却身先士卒地抢上前去把破裂的原子弹碎片拿在手中检验。在事后检查中,他被发现小便中有放射性物质,肝脏破损,骨髓中也侵入了放射物,不久便与世长辞。
……
1999年9月18日,国务院对23位在两弹一星事业中做出卓越贡献的科学家颁发或追授了“两弹一星功勋奖章”。他们是:王淦昌、邓稼先、赵九章、姚桐 斌、钱骥、钱三强、郭永怀、于敏、王大珩、王希季、朱光亚、孙家栋、任新民、吴自良、陈芳允、陈能宽、杨嘉墀、周光召、钱学森、屠守锷、黄纬禄、程开甲、 彭桓武。
两弹一星元勋纪念墙(网络图)
今年,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88周年,人们在庆祝“八一”建军节到来的同时,也不会忘记那些为中国的国防事业付出自己一生的人们!正是因为他们前仆后继的付出,中国的国防力量才日益强大,保障着我们能在自己的国土里安居乐业;能在飘扬的五星红旗下,骄傲地挺起胸膛。
上一页1234 上一页1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