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白沙地桥便道正在施工外 全省因灾水毁公路全部恢复通行

29.08.2016  11:05
  

省公路管理局澄迈分局公路职工正加紧抢修水毁公路路面。

  本网讯(记者 罗利明)8月27日是周末,在海榆西线K56+300水毁严重路段,海南省公路管理局澄迈分局50多名公路职工,不畏炎热,正在加班加点对路面进行沥青摊铺,为确保海榆西线畅通,该局已组织4个道班与机修厂人员300人次、机械84台班、沥青混凝土300吨,抢修修复路面2000多平方米。

  而自受“电母”台风灾后影响以来,海南省交通运输厅组织干部职工5200多人、投入机械设备1300台全力抗灾抢险保通,全省受灾较为严重的临高、儋州、昌江等市县水毁公路在灾后第二天得到了有效控制。

  目前,除海南最后一处阻断点--位于儋州市境内的县道新海线的白沙地桥便道正在加紧施工外,全省其余因灾水毁公路均已全部恢复通行,这为全省灾后生产生活的恢复提供了可靠的公路通行安全保障。

  据统计,受“电母”台风影响,海南省公路水毁严重,全省共有9条省道20处交通阻断、县道20条线路31处发生交通阻断,造成省养公路水毁损失约5.8亿元。为全力抗灾抢险,省交通运厅组织投入大量人力和运输车辆、油锯、抽水机、装载机、挖掘机等设备,以及一批编织袋、木桩、水泥、砂石材料等抢险物资赴受灾一线,大部分水毁路段迅速恢复通车,为全省各行各业迅速组织抢险救灾工作提供了可靠的公路通行安全保障。

  此外,为进一步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对全省救灾救助和灾后建设要求,该厅又成立了4个救灾工作小组分赴儋州、临高、白沙、东方、昌江等灾情较为严重的市县现场督促和指导公路灾后建设工作;并安排技术人员现场实地勘察,提前介入水毁修复重建项目的前期工作。

  同时,为克服水毁资金尚未批复,受灾路段无法及时实施全面修复和中部山区的降雨较多,沿线公路仍易发生地质灾害存在安全隐患等困难,海南省交通运输厅按照“先高速公路和国省干线、后县道,先重点、后一般,先抢通、后修复”原则,确保公路安全畅通;优先修复水毁的桥涵,并尽快铺设便道或架设便桥;安排专人对山区公路和受水毁严重路段等隐患点进行监控,对可能发生地质灾害路段提前布防,及时疏导,避免安全事故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