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度全省依法行政考核结果揭晓 海口七连冠

16.11.2015  10:14

  海口网11月16日消息 (记者余加亮 见习记者张甜 通讯员唐卫斌 陈冬瑾)2014年度全省依法行政考核日前揭晓,海口市名列我省市县政府依法行政考核第一,获得总分92.23分。这是海口市第七次获得该项考核第一名,实现了“七连冠”。海口市政府的依法行政工作是如何开展的,都有哪些实招和亮点呢?

  注重构建统筹协调的组织领导体系,高位组织协调依法行政工作常态化

  市政府成立了推进依法行政工作领导小组,由市长任组长,实行行政首长负责制,常务副市长牵头组织协调推动,市法制部门督促协调实施,负责指导全市依法行政工作,在各区各部门普遍建立健全了依法行政领导机制,多层面共同发力推进依法行政工作。坚持每年年初制定年度依法行政工作要点,确定全年工作重点,落实工作责任,全面推行依法行政考核,确保依法行政工作有序推进。

  注重提升领导干部依法行政能力,领导干部带头尊法学法用法常态化

  市政府建立了政府常务会议学法制度,市组织人事部门不仅将依法行政培训纳入全市公务员年度培训教育的重点内容,还在《海口市公务员在线学习》系统中增设法律知识课程作为在线学习的必修课。

  2014年共有7881人完成公务员在线学习,组织100余次领导干部法律知识学习活动,处级和科级干部参加任前法律知识测试实现制度化,依法行政意识普遍提高。

  注重完善立法工作机制,以制度规范行政行为常态化

  市法制部门对我市政府制度建设工作进行了深入探索,积极推进第三方参与政府立法,率先在全省实施立法后委托评估和开展规范性文件有效期清理及预警工作,制度建设质量稳步提升。2014年共安排道路交通秩序整治、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的53个制度建设项目,对其中13件涉及民生、重大公共利益和专业性强的项目委托起草,对《海口市产权式酒店管理办法》委托立法后评估,对367件市政府规范性文件的有效期进行清理。目前,政府制度建设体系逐步健全。

  注重健全行政决策机制,行政决策践行实体和程序并重理念常态化

  我市率先在全省出台了《海口市行政程序规定》,对行政程序主体、重大行政决策程序、行政执法程序、特别行为程序、责任追究等内容作出了明确规定,以地方立法方式对行政程序进行规范管理,着力克服以往在行政决策过程中出现的“重实体、轻程序”的弊端,坚持重大事项集体讨论决定,实现科学民主决策。2014年召开市政府常务会议14次,邀请市民代表列席会议,讨论并原则通过60项重大决策,提高政府依法决策的透明度与公众参与度。同时,强化防范行政决策法律风险,市政府法律顾问全程参与行政决策合法性审查,对各类政府合同、文件和涉法事务等重大行政决策事项进行合法性审查418件次,对37个政府部门及其下属单位签订的1028件政府合同进行了清理。

  注重简政放权,以改革优化行政运行常态化

  分两批推出107项行政审批便民服务新举措,精简了713项行政审批服务事项;在全省率先取消行政事业性收费事项19项,免征7项,搁置4项。对市政府部门的行政职权进行梳理,规范各部门的职能、权限和责任,确定了行政许可、行政处罚等11类4583项行政职权并向社会公布,依法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

  注重拓宽信息公开渠道,政务公开便民常态化

  构建了市政府门户网站、新闻发布会、12345热线、海口晚报、海口电视台、档案馆等全方位的信息公开渠道,在公共场所建成全市政务信息资源共享交换平台,方便市民查阅政府信息。加大对重点领域的信息公开力度。推行市、区、镇(街)政府信息公开“一站式”服务,方便公众获取和使用政府公共信息,以政府信息的全面公开推进阳光政府建设。

  注重创新监督方式,行政监督制约常态化

  全面实施行政执法案卷评查、行政执法过错责任追究等一系列行政执法监督措施,“有法不依”、“乱执法”现象明显减少。2014年共抽查28个市直重点执法单位案卷1718份,发出行政执法监督通知书18份,及时督促有关执法单位整改行政处罚自由裁量不实不细等问题。自觉接受人大法律监督政协民主监督,2014年共办理715件省、市人大代表建议、政协委员提案和来信,办结率100%。加强对预算执行、权力运行、民生保障等情况的审计监督,2014年共完成审计计划项目41个,提出审计建设性意见和建议155 条。在全省率先成立了市政府行政复议委员会,制定了行政复议委员会工作规则等相关配套制度,并创新了行政复议调解等案件审理方式,做到“案结事了”,彻底化解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