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发现清代木偶(图)

18.05.2015  17:22

      原标题:海南省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文物大阅台,临高人偶清代来

      临高县博物馆藏“康熙”年款木偶

      临高县博物馆藏“康熙”年款木偶

      现代人偶共演

      传统人偶共演

      传统木偶戏

 

      临高县博物馆收藏了许多地方珍贵历史文物,其中有一组12件套的清代康熙年款的临高人偶戏木偶,彰显着临高人民对于艺术的无限想象力,也是本次可移动文物普查发现的唯一一组传世的有确切纪年的人偶戏木偶,愈显珍贵。

      临高发现清代“康熙”纪年款木偶

      临高县博物馆收藏的12件清代临高木偶戏的木偶,头像造型生动形象,雕刻精致。它们的造型大小差别不大,一般通高约35厘米,木偶头长约13厘米,宽约10厘米,厚约10厘米,偶之眉毛平、弯相对,长、短不一,粗、细相对,竖、斜有度等不同形状;眼睛里边涂白色,眼珠涂黑,并用黑线条圈住,或细或粗,所涂白块可大可小;嘴巴的雕刻上,除了嘴的大小不同,口裂有的宽阔,有的窄小之外,嘴唇也是有的厚有的薄;鼻梁除了有高低的差别之外,鼻背的形状有长、短之别和凹、直之分,鼻翼有宽有窄,鼻头也是有的大有的小;额头有的低且直,有的高且向后倾斜,有的向前凸出,也有的因上颌高,面部呈凸形;而人偶的胡须,有的是汉字的“一”,有的是汉字一撇一捺的“八”;木偶的鬓角更是长短不一,粗细不均。这些木偶像历史悠久,十分珍贵,其中有一个脑后还刻有“康熙”年款,表明此组人偶乃为清代所制。

      此外,临高县博物馆还藏有26件新生代木偶像,这些偶像分有不同的行当,有生、旦、净、丑、末,脸谱对于不同的行当,情况不一。“生”、“旦”面部化妆简单,略施脂粉(如文生、武旦);“净”与“丑”面部绘画比较复杂,特别是“净”都是重施油彩的(如老夫)。观察这一套完整的偶像,我们发现人偶的脸谱有红脸、白脸、黑脸、五彩脸几种:忠勇刚强的人物涂红脸(如关公、大红、小红);诡计多端的奸诈人物画白脸(如奸官);秉性刚直的人物画黑脸(如包公);强盗、绿林好汉或异邦人物则勾五彩脸(如藩王);而再仔细留心观察会发现,丑行中的奸官与“生”、“旦”都是白脸,但丑行会在眼眶、眉心及鼻梁处涂白色,所涂白块可大可小,这是“丑”与“生”、“旦”的区别之一。

      奇异的人偶制作技艺

      我们十分好奇这些木偶像雕塑者是谁,县博物馆的同行告诉我们,由于年代久远,无人得知传统木偶像的“始作俑者”是何人,而现在临高表演的木偶,都出自一人之手,他就是陈忠告,是目前海南唯一一位专业的木偶戏制偶人。

      夏日午后,明晃晃的太阳光一片,我们来到皇桐镇富雄村寻找民间艺人陈忠告,走在村庄的小路上,周围一片寂然沉静,人烟稀少,我们最终寻得一位老人,在他的帮助下,我们在一个小学里找到了老艺人。

      老艺人告诉我们,传统的临高木偶一般是由樟木雕刻而成的,因樟木材质细腻,硬软得当,且不易生虫,十分利于雕刻。除此之外,还有槐木、枹桐等材质。通常在雕刻木偶头之前,雕塑者根据头像的大小尺寸,选好与之相对应的木料;再用铅笔在木料上勾画五官的大体位置及形状;然后用斧头、锯子等工具处理成大体形象;接着将大体形象的木坯固定在工作台上,雕凿出木偶形象的基本雏形;再进行雕刻,直到雕刻成理想的、符合要求的木偶形象;然后用砂皮打磨达到光滑为止,并对木偶面部的脸型、形态加以最终定型;最后再给雕刻好的木偶上粉彩。老艺人说这些制作的过程费时费工,一个木偶头大概得需要十几天才能完成。

      “三拜一唱”人偶共演

      民国陈铭枢在《海南岛志》中(1933年印)云:“戏剧之在海南,在元代已有手托木头班之演唱,来自潮州。海南之有戏剧,当即肇于此时。”亦有说是从福建传入的;又明代正德《琼台志》记载,元明时代,海南岛已有人偶戏,并在此基础上形成海南土剧。另据清康熙(1662—1722)年间修撰的《临高县志》记载:“临俗多信奉神道,不信医药,每于节例,端木塑于肩膊,男女巫唱答为戏,观者甚众,曰驱魔妖,习以为常。”《海南省志》对清康熙年间临高人偶戏的盛行也有记载:“清康熙年间,土戏班最盛行,浸淫全岛,妇孺老少,几无不识唱土戏。”可见人偶戏在清康熙年间已非常盛行。

      童年记忆里,木偶戏演出就是一场极为热闹的盛会。一个夏天的傍晚,暮色清凉,日光隐退,能够看到远处绚烂的落日晚霞,周边逐渐亮起万家灯火,邻居孩童和老人拿着小板凳,脸上洋溢着快乐的笑容,纷纷朝一个方向走去。记得那是一个临时搭建的戏台子,台上灵活的木偶人不断舞动着,十分有趣,台下熙熙攘攘的人群有说有笑,年暮的老人们沉醉在木偶戏情节中,而光鲜亮丽的木偶人令孩童们更是欢欣,如此场景,甚是欢乐!

      当时年幼的自己并不知,原来临高木偶戏有许多约定俗成的仪式,这些仪式带有神圣感,又有神秘感,人们对之都有所敬畏。据当地老人讲述,在演出之前,木偶戏班子们每到一个村庄演出,都要进行“三拜一唱”的仪式。老人娓娓道来:“相传木偶戏的祖师爷是火光师傅,他乃神话中如来佛的一只灯罩,戏班们把它视为神的化身,于是每个戏班下乡演出都要随时把火光师傅的偶像带在身边,到哪个村庄演戏之前,戏班的所有人员都要拜火光师傅后才能开演,这叫‘自拜’。除了自拜火光师傅,戏班还得拜当地土地神,表示戏班来这里演出,重这里的神灵,与神同乐,这叫‘他拜’。到演出结束的当晚,戏班要离开该村之前,必须对当地土地神再来一次拜祭,感谢本村神灵这几天来的互相帮助,保佑戏班在本村演出平安,现在马上去另外一个村庄演出了,请神灵也要一路保戏班‘香火’不断,这叫‘拜别’。而演出结束当晚,戏班要举办相关的‘唱吉’仪式,多唱些有关祈祷美好之类的台词”。

      临高木偶戏之所以区别于其他木偶戏,更具特色,就在于其人偶共演一个角色。木偶戏舞台不设布幛,既看到木偶又看到人操纵木偶表演,时而“人”“偶”合作,协调和谐,变化多姿;时而“人”替“偶”演,弥补“偶”的不足,保证动作的连续性和完整性;时而以“偶”为主,通过“人”耍尽“偶味”,达到“人情”“偶味”融于一体,情趣盎然。

      “人”与“偶”同台共演时,两者要融为一体,“人”就是“偶”,“偶”就是“人”,两者之间不分你我,就像一个“演员”,两者时时保持在动作与表情上的高度一致。比如“偶”要学习,“人”就要马上“跟进”,通过表现翻书,或谈诗论词来表演这一个“学习”状态;“偶”在赏月时,“人”也要马上进入“举头望明月”状态等等。一个不能开口说话,不能动手动脚,只有一副呆滞面孔的木偶,通过演员许多的形体动作和妙趣横生的语言念唱,让“偶”能说能动,能忧伤,能快乐,能谈情说爱,能骑马弯弓,能游山玩水,能赏月吟诗……这种有形有声、有动有静、有爱有恨的“人偶共演”方式,增强了人物形象的丰富性,使每个木偶行当都能演绎一种生命的意义。

      临高木偶戏被称为“千年传承,民间奇葩”,成为民众喜闻乐见的地方戏曲,这和它的民俗文化有着密切的关系,倘若没有一代代木偶文化创造人、守护者和传承者的努力,我国木偶艺术园地将会缺少这个“民间奇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