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组织攀穷亲 贫困村甩穷帽

22.09.2014  16:19

海口结对共建联手扶贫见成效,过半贫困村初步脱贫

党组织攀穷亲 贫困村甩穷帽

 

■本报记者  李佳飞  实习生  潘媚

  距离琼山区旧州镇墟约7公里的扬丰村,曾是海口市偏远贫困的村庄之一,2012年农民人均年收入2300元。51岁的村民王录江以前从未想过,脏乱闭塞的农村,有一天会建起整洁的环村公路和休闲文化广场,还有标准化的黑山羊养殖场、肉鸡养殖场和蔬菜大棚,农民们脱贫致富的同时,整个乡村也变了模样。

  这一切,得益于海口市2012年全面启动的城乡党组织结对共建和联手扶贫活动。9月18日,记者从海口市教育实践活动结对共建和联手扶贫工作推进会现场获悉,截至今年8月底,海口参与结对共建和联手扶贫活动的单位共落实帮扶资金1.6亿元,帮助群众解决生产、生活难题2712件,修建乡村公路285公里,修建(缮)水渠40370米,修建农村文化室107个,帮助建设文明生态村199个。全市145个贫困自然村中,已有85个贫困自然村农民人均纯收入高于3000元,初步实现脱贫目标。

  思路:规划先行,产业扶贫

  事实上,农村土地面积约占全市土地面积90%、农村人口约占全市总人口40%的海口,“三农”问题一直十分突出,特别是羊山地区,土地贫瘠,交通闭塞,大部分群众长期在与贫困作斗争。

  2012年9月,在总结以往扶贫工作经验的基础上,海口市启动了城乡党组织结对共建和联手扶贫活动,一场脱贫战役在海口全面打响。

  按照“市级领导到贫困村、党政部门到难村、政法部门到乱村、经济部门到穷村、农科部门到专业村”原则,海口39名市级领导干部、297个市(区)机关(企事业单位)党组织与全市407个农村(社区)党组织和145个贫困自然村结对,“一对一”帮扶共建,力促城乡党组织融合互动,资源共享。

  海南港航控股有限公司团委书记金洋介绍,在海口市委的部署和指导下,海南港航与三门坡镇友爱村委会鸭塘村、三门坡镇文蛟村委会文多村成为结对单位。扶贫前,村内房屋破旧、凌乱不堪,村巷道路阻塞严重,村民过去一直以传统的水稻、香蕉、瓜菜等作物和家庭式小规模家禽养殖为主,经济收入渠道单一,产业结构不合理。为此,帮扶组首先为村庄制定了《帮扶规划》,引导农民发展农业产业,增收致富。

  如今,鸭塘村已确立以黑果蔗为主导产业的发展模式,基本形成“三大片区”和“七大生产基地”,仅此一项产业可为村民人均增加收入1100多元;文多村利用南渡江流域土地整治契机,成功打造“稻菜轮种基地”,村民明显增收。

  推进:资源共享,双向互动

  与以往扶贫方式不同的是,这一次的结对共建联手扶贫活动,变以往的“单向输血”为“双向互动”,通过活动实现城乡融合、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开创城乡基层组织共同进步的新模式,一方面通过结对帮扶,海口加强了基层党组织建设,带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参与帮扶的党组织和领导干部,在帮扶中受到教育,转变了作风。

  旧州镇岭南村委会扬丰村既是海口市委办公厅直属机关党委的结对村,也是省委常委、海口市委书记陈辞的联系点。

      面对这个全市最贫困的村庄,陈辞多次深入调研,并从办公厅安排2名科级干部与村民同吃同住同劳动,确立了黑山羊养殖区、肉鸡养殖区、稻菜轮作种植区及槟榔种植基地、兰花种植基地“三区二地”的产业发展规划,目前5个项目均在顺利推进中。项目建成后,预计村民年人均增收将突破万元。

  通过结对共建,求真务实、真抓实干的多了,夸夸其谈、坐而论道的少了。广大干部经受了磨炼,锤炼了作风,增强了党性,以优良的作风树立起为民实干、团结实干、创新实干的新形象。如今,村民们感慨地说:“现在不光党的政策好、百姓实惠多,干部的服务也到家了。

  成效:收入翻番,村庄美化

  如今,扬丰村占地约100亩、可存栏400只标准化黑山羊的养殖场已建成投入使用。今年初,首批引进试养的50只母羊,已陆续产下30多只幼崽,预计年底可出栏销售,仅此一项,预计年可净收益35.5万余元。村民小组组长王弗江介绍,下一步,村民还将购进60只母羊,扩大养殖规模。与此同时,投资160万元的肉鸡养殖场即将建成,预计每年可为扬丰村户均增收4000余元。

  不仅如此,村容村貌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1500米水泥硬化的环村道路,连接着100平方米的文化室、一个灯光球场和文化休闲广场,城市社区中常见的各类健身器械,在这里也一样可以看到;村道两旁的火山地和荒坡地、村民家的房前屋后,一万多株槟榔也将陆续种上……

  “建设美丽乡村是新型城镇化的难点,也是结对共建和联手扶贫工作的重点,海口将以此为契机,进一步创新思路,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提升农民生活质量,让农民既同等享受城市文明和城市生活品质,又能望山见水,留得住田园乡愁。”陈辞表示,海口不仅要摘掉所有村庄的“贫困帽”,到2015年还要达到80%的贫困村建成文明生态村,实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优美的更高目标。

(本文摘自《海南日报》2014年09月21日A0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