儋州打出“组合拳”,严防脱贫户因疫返贫
记者 刘袭 特约记者 李珂
近日,在儋州市和庆镇美灵村的南美园艺有限公司园艺基地,太阳神、巴西木、朱蕉等花木郁郁葱葱,整个基地绿意盎然。
村民卓金燕从农历正月初六开始,就到园艺基地务工了。“多上班,多赚工钱。”卓金燕家老人患有疾病,2个小孩上学。“虽然脱贫了,但孩子读书、吃住花销大,要勤奋打工赚钱,才能不返贫。”卓金燕说。
儋州市委、市政府打出疫情防控和脱贫攻坚“组合拳”,1月28日派出2.1万人驻守抗疫一线,带领贫困群众防控疫情,全市贫困人口实现无确诊病例、无疑似病例。同时加快复工复产步伐,加快推进脱贫攻坚,严防脱贫户因疫返贫。
儋州市委书记袁光平说:“切实克服疫情影响,坚定必胜信心,分区分级抗疫,精准施策扶贫,凝心聚力做好精准脱贫最后攻坚工作,确保如期全面高质量完成脱贫攻坚目标任务,确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确保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和脱贫攻坚战。”
破解疫情导致的新难题
今年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收官之年,任务重、压力大,又遇新冠肺炎疫情,对脱贫攻坚造成影响、带来新难题。儋州市委副书记、市长邹广说:“转变作风,对标对表,狠抓落实,高质量、高效率推进脱贫攻坚工作。正视差距、动真碰硬,迎头赶上,改变工作被动局面。只争朝夕、背水一战,用结果说话、靠行动落实,坚决打赢打好脱贫攻坚战。”
想方设法解决脱贫户的冬季瓜菜等农产品滞销新难题。疫情初期,儋州及时摸排脱贫户因疫情防控导致农产品滞销的收入损失情况,发现冬瓜、南瓜、西瓜等扶贫产品存在大量滞销问题。该市农业农村部门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做好产销对接,消除疫情影响。
木棠镇神冲村大川村民小组脱贫户陈其仁家积压了68吨黑皮冬瓜,无人上门收购,“市供销社的工作人员找上门,帮我卖掉了积压的黑皮冬瓜,助我渡过了难关。” 3月1日至31日,儋州全市累计出岛瓜菜1011车,合计2.74万吨。
千方百计解决贫困劳动力困在村里找不到工作的新难题。受疫情影响,儋州脱贫户和边缘户无法外出务工人员一度多达1.85万人。为此,儋州市鼓励这些劳动力参与防疫巡查、卡点值守等,获得补贴收入,截至3月10日,共发动5449人参与疫情防控。优先转化引导贫困人口到企业务工,今年计划再开发公益岗位800个,总数达4311个,优先安排贫困人口中的弱劳动力到公益性岗位就业,提高贫困劳动力工资性收入。
儋州市有关部门还把工作岗位送到脱贫户的家门口,3月27日,2020年“春风行动暨助力企业复工复产”现场招聘会在雅星镇八一居举行,21家招聘企业提供1409个就业岗位,达成就业意向256人,其中贫困劳动力92人。截至目前,1.85万名脱贫户和边缘户无法外出务工人员中,已有7000多人外出务工,其余基本上就地参加农业复产工作。
壮大扶贫产业助农增收
儋州市推动扶贫企业发展壮大,狠抓扶贫企业复工复产,4月底前,所有扶贫企业、合作社满负荷复工复产,全面提升扶贫产业项目生产效率和效益。
扶贫企业是贫困人口增收的重要平台,不仅为脱贫户提供产业收益,还给贫困劳动力提供就业机会。3月31日,在儋州光村雪茄烟叶种植基地,近1000名附近村民来基地打工。该基地是扶贫企业,共吸纳光村镇贫困户产业发展资金186.89万元,帮扶光村镇建档立卡脱贫户272户1172人。光村镇红光村村民吴根英的丈夫生病,她无法外出打工,如今在基地负责烟叶分级,“在家门口打工,能照顾家里人,还能赚钱养家。”吴根英说。
及早编制2020年度扶贫资金项目计划,儋州市近日确定了产业发展、就业扶贫、公益岗位、教育扶贫、健康扶贫、危房改造、金融扶贫、综合保障性、农村基础设施等9类241个年度项目计划。8个镇扶贫产业已经委托儋州市乡投公司确定了合作企业,近日将完成资金投入。尽快推动今年扶贫产业项目落地,儋州市今年推出156个扶贫产业项目,其中贫困户产业发展项目70个、村集体经济项目86个,确保资金早支出、项目早见效、贫困群众早受益。
儋州市提前谋划,研究制定针对扶贫产业的扶持政策,建立扶贫企业联络员制度,各镇党政主要负责人带头担任扶贫企业联络员,帮助企业解决复工复产、项目实施所遇到难题。扶贫基地(车间)每吸纳1名贫困劳动力就业,将获得2000元一次性奖补措施,对吸纳贫困户人口就业的返乡创业基地、初创企业给予优先支持,使扶贫基地(车间)成为贫困劳动力增加收入的就业平台。
织密保障网增强获得感
织密保障网,继续落实“三保障”和饮水安全等优惠政策,让脱贫户生产生活无忧。儋州把危房改造纳入镇一把手工程,今年9月底前,所有危房改造户将入住新房。近日,兰洋镇加老村那昌村民小组脱贫户陈石明,在自家新房里高兴地说:“没有危房改造的好政策,我家建不起新房。2019年我家搬进新房,幸福生活越过越红火。”
儋州市今年继续加大民生方面的扶贫力度,增强脱贫户的获得感。确保义务教育阶段贫困家庭学生全部入学,在春季学期开学后1个月内完成教育补助金发放补缺补漏工作、在秋季学期开学第2个月完成教育补助金全覆盖按时足额发放,确保不因贫失学。建立贫困患者救治管理台账,贫困大病患者实现应治尽治,贫困慢性病患者家庭医生签约实现应签尽签,确保农村贫困人口住院医疗费用实际报销比例达90%,慢性病门诊医疗费用实际报销比例达80%,特困供养人员医疗费用报销比例达100%。全面完成建档立卡贫困户饮水安全核查,对全市388个水塔水池每半年进行1次清洗消毒保洁,采用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聘请专业公司统一管理农村饮水工程,提升饮水安全保障水平,实施镇级水厂管网延伸工程,有针对性地解决贫困群众用自来水难题。推动农村基础设施提档升级,全面完成农村公路“六大工程”。提升农村地区电网供电保障能力,实现自然村光纤宽带网络和4G网络基本全覆盖,推进城乡基础设施共建共享、互联互通。
(本报那大4月1日电)
编辑:叶霖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