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员学者聚儋州共议苗族蜡染文化保护与传承(图)

22.09.2019  10:21

  中新网海南新闻9月21日电(记者 王子谦) 海南苗族蜡染文化保护与传承研讨会暨生态蜡染技艺合作洽谈会21日在儋州召开,政、学、商业嘉宾热议苗族蜡染文化保护与传承,探讨蜡染技艺“活态传承”的有效途径,开发其市场潜在的价值。

  苗族蜡染是中国古代三大印花技艺之一。蜡染使用的原料主要是棉布、蜂蜡、大叶青等原生态的材料,制作工具主要有铜刀、小竹刀、点笔、划笔等,制作过程主要是用蜡点在麻丝、棉布上染花纹、动物等图形,通过浸染、除蜡后呈现美丽而生动的图案。

 

图为蜡染后的成品。

 

  活动当天上午,参会嘉宾考察儋州市南丰镇马岭排苗族村,了解蜡染制作工艺和文化内涵。村民现场展示点蜡、织锦、苗绣等苗族传统技艺及服饰成品。

  随着社会的变迁和农村现代化进程的加快,有着悠久历史的苗族传统蜡染技艺面临后继无人的窘境。儋州市南丰镇党委书记李若梅介绍,南丰镇安排专项经费扶持和宣传蜡染,鼓励苗族群众制作、穿着、展示蜡染服饰。该镇还重视对苗族群众进行传统蜡染保护意识教育,在中学设置蜡染兴趣课程,引导学生学习蜡染技艺。下一步,计划丰富蜡染的产品样式和图案,同时探索与乡村旅游结合,让游客参与蜡染制作。

  海南省生态研究院院长张庆良说,苗族蜡染文化开发与保护传承任重而道远,需要政府引导,强化政策体系建设,扩大传承人群,还需要创新保护方式,鼓励企业研发,推动民族文化、非遗文化走进市场、融入生活、焕发活力。

  苗族蜡染有机会成为可以发展壮大的文化产业。儋州市政府市长助理刘登阁介绍,儋州历来高度重视少数民族文化遗产的研究与保护,致力于在保护原有建筑、艺术、技艺真实性和生产劳动完整性基础上,充分发挥民族风情资源优势,发展少数民族乡村文化产业,打造特色乡村。未来的海南,文化创意产业也必将成为重要的经济支柱之一,而苗族蜡染文化保护与传承正是文化创意产业中的一支重要力量。

  海南师范大学教授唐晓阳建议,苗族蜡染文化的企业化开发可以采用社会企业模式进行,在公益和商业之间找到平衡点,从而加快产业化进程,在这项进程中,要注意社会产品从产品研发、技能培训、生产加工、市场推广与销售的全过程,不能忽略产品和服务的质量。

  会议上,海南省儋州市南丰镇马岭排村苗族蜡染传承人陈世凤和广东省东莞市锦森纺织品有限公司就苗族蜡染技艺达成合作意向签约,计划共同开发海南苗族蜡染文化产品。

  本次活动为2019年海南省社科联“社团活动月”系列活动,由海南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和省生态研究院联合主办,省生态文化研究会承办,儋州市南丰镇镇委和南丰镇人民政府协办。(完)

编辑:符宇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