儋州“三个一”探出城镇化新路

15.09.2014  10:04

一镇一街一特色”模式推进风情小镇建设,并逐步向行政村延伸
儋州“三个一”探出城镇化新路

  本报那大9月14日电 (记者易宗平 钟节华 特约记者谢振安)一条宽广靓丽的街道向前延展,两边的椰子树迎风而立,掩映着客来客往的连片商铺。这是记者今天在儋州市排浦镇见到的情景。“以前街上坑坑洼洼,但从2012年底集镇完成改造后,街道就变宽变平整了,我们的生意也兴旺了很多!”在该镇居住了40多年的居民陈治莲感慨地说。

  像排浦镇一样,儋州在全市各乡镇推进“一镇一街一特色”项目。据了解,为统筹城乡协调发展,2011年下半年以来,该市决定用3年左右时间,投资3.8亿元,在各镇建一条上等级的沥青街道,努力改变“脏乱差”的现象,打造特色一条街、文明一条街、富民一条街、交通安全一条街。

  “一镇一街一特色”项目由儋州市城市建设投资有限公司实施,建设内容包括道路、排水、照明、绿化等工程。目前,已有排浦、光村、新州、东成、王五、和庆、雅星等7镇完成该项目,在建的有木棠、海头镇,拟建的有大成、峨蔓、南丰、中和等镇。

  “各镇要因地制宜,实现差异化发展。”儋州市长林东说,“探索走出一条以风情小镇带动现代服务业转型升级、农民当地就业的新型城镇化路子。

  在城镇化、产业化“双轮驱动”下,儋州激活了就业这一最大的民生。儋州市就业局统计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全市城镇新增就业岗位4729个,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7274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1.56%以内。

  而围绕“特色”灵魂,各镇功能性定位已确定。“光村镇突出雪茄风情,白马井镇突出渔家风情,东成镇打造旅游到访中心,木棠镇着力于手工艺加工,兰洋镇注重温泉旅游小镇建设。”儋州市城市建设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林月兵说,“特色镇的建设工程,不仅提升了各镇形象,而且培植了农村新的经济增长点。

  为培植增长点,东成镇提出建设“农业观光休闲风情小镇”和“最强门户镇”的奋斗目标。镇人大副主席周昆雄说,西线高速、北部湾大道贯穿东成镇,是来往洋浦和海口等地区的交汇处,因此该镇支柱产业以养殖、种植业为主,是全市重要的瓜菜产销集散地。

  而排浦和白马井镇在城镇功能定位上正形成“经济共同体”。因为这两个镇不限于“一镇一街”建设,而是向北部湾沿海一线拓宽。排浦镇镇长何寿年说,两镇之间已建成一条长8.8公里的滨海观光路,目前正规划另一条长8公里的平行路。两条平行大道连成的滨海新区,包括白马井镇与排浦镇部分地区,总面积59平方公里,为“经济共同体”承载了多个产业组团,从而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

  如今,儋州市推动区域经济与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互补互动。儋州市委书记张琦表示:“按照‘一镇一街一特色’要求,以基础设施建设和特色产业培育为重点,加快建设各具特色的风情小镇。并注重推广试点经验,逐步将‘一镇一街一特色’模式向行政村一级延伸。

  连日来,记者在儋州木棠镇铁匠村,实地感受到“一镇一街一特色”模式向行政村延伸的先声。铁匠村委会主任李巨川说,硬化的村道两侧,一幢幢民居兼商铺的房屋里,生产并陈列着成千上万件巧夺天工的手工艺品,亿元专业户就出自这里。


减税降费明细账单送达纳税人
  “收到税务局减税降费红利的明细短信,感觉就像我们交话费能看到消费明细一样,可以很直观地看到公司减了多少税,还能清楚地了解不同税种减了多少。”海南中化橡胶有限公司王会计一边说,一边向记者展示手机中的短信账单。截至7月申报期,该公司享受增值税减免167432.国家税务局
新版电子税务局9月1日全省上线
  截至8月22日,国家税务总局海南省税务局在澄迈等5个市县(地区)试点上线运行的新版电子税务局,试点运行情况良好。试点地区有1.国家税务局
政策红利全面释放 海南上半年共减税降费66.75亿元
  减税降费是优化营商环境的重头戏,今年减税降费政策红利频出,在建设海南自贸试验区、中国特色自贸港的背景下,我省税务部门全面落实减税降费政策,上半年,我省减免税额合计66.国家税务局
“减税降费明细账单”——给企业最直接的获得感
  “尊敬的纳税人,截至2019年7月申报期,国家税务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