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让“僵尸”政府网站成为百姓与政府交流的阻碍

03.01.2016  15:16

  近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第一次全国政府网站普查情况的通报》,对抽查发现的不合格政府网站逐一曝光,一批“僵尸”政府网站暴露在聚光灯下。政府网站是沟通百姓的一个重要的渠道与平台,莫让“僵尸”政府网站成为百姓与政府沟通交流的一种阻碍。

  政府建立互联网网站是大势所趋,越来越多的政府部门开始关注信息平台的建设,创建政府网站。网站不仅仅是政府相关政策的传声器,同时是百姓与政府互动的聊天器,这项工作方便了政府工作,大大提高政府办事效率,也解决百姓疑难问题,实现双赢。

  随着时间的推移,网站的更新频率越来越滞后,在一家地方政府网站上仅能找到两年前的相关新闻以及一些政策公开。由此 “僵尸官网”就开始的大量存在。政务信息公开是政府的义务与职责,2011年8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深化政务公开加强政务服务的意见》中明确指出要深化政务公开、加强政务服务的重要性。政府网站维护人员没有建立这种意识,相反可能当做负担,这无疑阻断了百姓与政府交流沟通的重要渠道。

  “僵尸网站”让百姓降低了对政府的信任。我们常常看到这样一些报道,百姓为了办事,东奔西走,这个部门跑,那个部门跑,更让百姓生气的是它们还互相推诿责任,一件事办下来可是花费不少时间和精力。但如果政府网站能够公开这些职能部门的责任所在,以及在网站上设立类似百姓之声的留言箱,通过这个留言箱,政府相关负责人切实解决百姓之所急,找到工作中存在的不足之处并及时落实解决,将工作做到百姓满意,这样一来二往肯定能够赢得百姓的好口碑,并且这对政府公信力的提高也有很大促进作用。

  政府网站是一座联系服务群众的连心桥,是加强与公众沟通交流的平台。让政府网站“酣然入睡”,是一种典型庸懒散浮拖的表现。因此政府官网不仅要天天在线,还要发出权威声音、回应社会关切,加强与群众的互动,以及提供高速通道的便民服务。同时政府也需要转变态度,真正利用好新媒体,并培养专业的维护运营队伍,这样才能让政府网站从“沉睡”中苏醒,重获新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