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16岁女生坠亡:做鬼也不会放过偷钱人

28.05.2015  10:54

    【原标题】新闻追踪《东方16岁女生坠亡警方排除他杀可能

      警方公布死者手机遗言

      被家人冤枉偷了400块钱

      她深夜独自哭诉后轻生

      5月27日下午5时,警方公布东方16岁坠亡少女小娟生前手机遗言。死者在录音中反复哭诉,由于被家人冤枉其偷了家人400块钱,心里难过,便有了轻生的念头。遗言语气十分悲切,家属听闻更是泣不成声。可怜16岁花季少女就此凋零。

      警方公布遗言,家长怆然面对

      5月27日下午5时至6点半,东方市公安局向死者家属公布了小娟的手机遗言,小娟父亲带领其他5位亲属受邀参加。

      警方调查组通过提取事发现场遗留的手机,发现里面存有一段录音。该录音的录音时间为5月24日22时46分至22时54分,系死者在坠楼前留下的录音遗言。

      死者在录音中反复哭诉由于被家人误解其偷了家人400块钱,心里难过,便有了轻生的念头,并大声哭诉做鬼也不会放过偷她家人400块钱的那个人,让其一起陪葬等。听闻女儿遗言中的哭诉,小娟的父亲几近昏厥,放声痛哭,几位亲属也是泣不成声,令现场的人们无不为之动容落泪。16岁,花季般的年龄,就这样地凋零了,实在令人惋惜。

      现场听完死者遗言后,家属们怆然地接受了这个残酷的事实。

      案情回放:从返校到坠楼6小时

      5月27日下午,警方结合连日来现场勘查的大量事实,详细公布了整个案情的全过程。经警方现场勘查,现场位于东方市职业技术学校宿舍楼女生宿舍,该校女生宿舍5楼无人居住。警方在5楼512房间前发现,砖墙护栏上端放着一双黑色人字拖鞋,鞋底未见有拖拉划痕,在拖鞋上放有一部黑色的“KONKA”牌手机,手机上插有耳机线,手机屏幕及边缘两侧边缘留有加层手印(经比对为受害人所留),在拖鞋东侧砖墙护栏上发现遗留有攀爬痕迹和赤足足迹,在拖鞋南侧走道地面上遗留有一条黑色的头绳。现场地面、墙壁未见到血迹及搏斗痕迹。

      经走访调查发现,小娟周末放假回家后于5月24日17时许返校。

      20时开始上晚修,21时15分下课后与同学回到宿舍,之后在宿舍和同学一起聊天,听音乐。

      22时30分许,学校学生会的3名女生按学校规定到女生宿舍查房,查房时小娟仍在宿舍里。

      查房后不久,学生小刘在312宿舍听到“砰”的一声,但不知是什么声音。随后她从312宿舍回到310宿舍,看了一下时间是23时,回到宿舍,休息铃声响起,但是没有看到小娟在宿舍,宿舍的其他同学也没人知道她去了哪里,所以在其他宿舍寻找未果后,小刘用手机拨打了小娟的手机,但是拨打了两次都没有人接听。

      23时16分许,该校王老师在宿舍(住该栋宿舍2楼209宿舍)发现手机充电器落在办公室后,决定返回办公室。当王老师下到一楼后发现,一楼112房间前的地面上躺着一名学生,上前发现该名女生系学生小娟,叫她没有应答,上前拍她的手臂,也没有反应。王老师以为小娟是突发疾病陷入昏迷。23时19分许,王老师打电话给该校王志忠主任告知这件事,王志忠随后赶来,发现小娟仍有呼吸。随后,小娟被紧急送医。5月25日0时许,小娟经医生抢救无效死亡。

      经警方调查,死者在5月24日22点40分左右独自走出宿舍,到23时19分许王老师发现她躺在地上的这一时间段,学校教师同学均表示未听到有争吵、打斗等异常响声。警方调查组通过调取学校监控录像后发现,小娟于21时15分下晚自习回到宿舍后,没有再走出该栋宿舍楼,未发现有可疑人员在事发时间出入宿舍楼等异常情况。

      正在按程序处理后续事宜

      5月27日下午,在东方市公安局案情通报现场,听到女儿在手机遗言中反复哭诉的悲切之声,小娟的父亲放声恸哭,几近晕倒。当日晚7时,东方市公安局政委潘秋光向南国都市报记者表示,综合现场勘查,尸体检查及外围调查情况,警方对小娟死亡事件认定为排除他杀。潘秋光表示,有关事件后续事宜,按政府有关程序正在处理中。有关情况会及时向社会公布。

      记者手记

      珍惜生命活着不单为自己

      16岁花季的年龄,就这样无声无息地凋零了。

      悲痛之余,更让人们思考人生的意义。面对生命,背后承载的不仅仅是我们自己,更有无数人的牵挂与寄托。

      活着,不单是为自己。更为了父母,为父母多年的养育之恩,为他们对自己成长无时不刻的牵挂。

      活着,还要为了梦想,去实现心中美好的梦想,去体验生命的全部精彩。

      活着,还要为了爱。去爱这个社会,爱大自然,爱每一个生命,去帮扶弱者,去把自己的爱奉献给人间,让人生得到升华。

      请珍惜生命,活着,不只是为自己,更要为他人。

      愿逝者安息,生者铭记。

      相关提醒

      千万别让孩子把委屈憋在心里

      在孩子受委屈后,千万别让孩子把委屈憋在心里,更要注意不要成为孩子内心委屈的制造者。家长和老师要善于察觉孩子的情绪,以便及时发现孩子是不是受到了委屈。一旦发现孩子受了委屈,应先稳定孩子的情绪,让孩子把委屈宣泄出来,等孩子平静后,再详细了解事情的原委。孩子做得对的地方,要给予肯定;做得不对的地方,要通过讲道理的方式做好疏导,帮孩子分析事情发生的原因,并提出合理的建议。

      为孩子树立一个表达情绪的榜样。父母一般不宜在家庭、孩子面前过分抑制自己的情绪,不要为了家长的“尊严”与“权威”,老是一副威严的架势与面孔。正确的做法是经常自由地表达自己的喜怒哀乐,而又不迁怒于别人,给孩子树立一个敢于表露情绪的榜样。只有这样,才能使孩子明白:表达个人的情感和宣泄情绪,是每个人应有的权利。尽量倾听孩子的倾诉。孩子心里有事,一定会找人倾诉,而父母恰恰是他们的第一个倾诉对象。此时,父母千万不可因嫌孩子“罗嗦”、“无理”,或因自己忙于家务或工作等,全然不管孩子。应该平心静气地听完孩子的诉说。同时,最好用自己经历过的类似体会和教训,对孩子进行有理、有情的开导和劝解。如此,才能顺利化解孩子心中的委屈,帮助孩子在挫折中不断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