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警方打掉两个假冒记者犯罪团伙 抓获犯罪嫌疑人8名(图)

12.01.2016  01:14
河北警方打掉两个假冒记者犯罪团伙 抓获犯罪嫌疑人8名(图) - 海口网
河北警方打掉两个假冒记者犯罪团伙 抓获犯罪嫌疑人8名(图) - 海口网
来源: img.hkwb.net

犯罪嫌疑人马某冰。

警方查获的假记者证。

  河北省邢台市警方11日晚间向媒体通报称,近日,经邢台市警方长期侦办,成功打掉两个长期冒充新闻记者、利用网络平台实施敲诈勒索犯罪团伙,抓获王某海、马某兵两个犯罪团伙犯罪嫌疑人8名,破案50余起、涉案金额300余万元,案件涉及4省10市。经法院审理,马某兵犯罪团伙犯敲诈勒索罪,马某兵被判有期徒刑六年。目前,王某海犯罪团伙已由检察机关移送人民法院。

  通报称,2014年4月,邢台市公安局刑警支队在网上巡查中发现,大量举报清河县王某海联合董某龙等人假冒媒体记者对该县企事业单位、党政机关进行敲诈勒索的帖子。此时,正值中央九部委联合打击新闻敲诈和假新闻专项行动开展之际,案情上报后,受到国家“扫黄打非”办公室的高度关注,省市各级领导相继做出重要批示。邢台市公安局抽调刑警支队、广宗县公安局、清河县公安局等单位二十余名民警,成立联合专案组,对该案展开全面调查。

  经办案民警走访了解到,王某海,男,47岁,大学文化,邢台市清河县人。王某海对外声称自己是记者、律师,从2002年起,他就以“舆论监督”为幌子,专门搜集当地企事业单位及个人的负面信息,并以此相要挟,长期实施敲诈勒索、诈骗、强迫交易等违法犯罪活动,在清河县已形成巨大影响,是当地“响当当”的人物。

  当办案民警与部分受害人取得联系,希望他们配合公安机关调查时,由于受害人有“把柄”握在王某海等人手里,并且对公安机关打击决心持有怀疑态度,担心事后再遭到王某海等人报复,就以各种理由推拖,不愿与办案民警见面,取证难度很大。初期侦查工作进展缓慢。

  就在办案民警对该案加紧调查时,王某海放出“”来称,“如果公安机关敢查他,他就查公安民警的问题,让办案民警身败名裂。”专案民警顶住各种压力,对案件进行了全面梳理分析,民警认为其中受害人张某现已不再经营企业,顾虑少,可以从他那里打开案件破突口。经办案民警先后八次走访受害人张某,为张某做工作。张某终被感动,向民警讲述了他当时被敲诈的经过。

  2013年8月,张某收到一封从北京寄来的国际网《核稿函》,称已掌握了他排污的证据,该网将对此事进行连续跟踪报道。那时,张某正经营着一家梳绒厂,为了维护企业的声誉和发展,就找到在当地有着巨大能量的“记者”王某海。王某海“联系”国际网后讲,需交10万元才能把稿子压下来,经反复协商,张某被迫按王某海提供的帐号汇去5万元,此事才得以平息。

  办案民警根据张某汇款帐号,循线查明收款人正是董某龙。董某龙,31岁,河南人,长期租住在北京市,是国际网负责人。同时查明,王某海是国际网的法制部主任,与董某龙联系密切,他们俩人采取“里应外合”式作案,印证了民警前期判断。

  经警方调查,王某海和董某龙都有数个“高、大、上”的头衔。王某海是中记泓人传媒广告(北京)有限公司法人代表、国际网法制部主任和快讯社、网友在线网站管理员。董某龙是香港记者传媒联合会副会长、中华传媒六局局长、国际新闻快讯社新媒体集团有限公司法人代表和国际网、快讯社、新闻早报在线、网友在线网站负责人等。

声明:所有来源为“海口晚报”、“海口网”的内容信息,未经本网许可,不得转载!本网转载的其他文字、图片、音视频等信息,内容均来源于网络,并不代表本网观点,其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您发现本网转载信息侵害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0898-66835631(传真),我们将及时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