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双创”东风 留住“海口味道”

17.05.2016  12:39

  记者曹马志

  “双创”,美化了大街小巷,市民幸福指数不断走高,文明新风浸润市民日常生活点滴,传统的文化印记在升级改造中逐渐激发新活力。此外,不容忽视的是,还有不少承载市民历史记忆的“老古董”正期待人们投出更多关注的目光,被更好呵护等待“蝶变”契机。

  老手艺有了“新归宿

  旗袍、晚礼服、婚纱、舞台服装、职业装……14日下午,在万国大都会五楼,原大同里布艺街的老裁缝们正在整洁靓丽的商场里,收拾自家20平方米左右的铺面,打扫卫生,整理布料。“我们这些老手艺终于有了‘新归宿’。”老裁缝王瑞旺开心地说。

  年逾半百的王瑞旺17岁开始拜师学艺,后来技艺逐渐精湛,1992年来到海南闯荡,一直在大同里布艺街做衣服,见证了这条街从默默无闻,到成为享誉岛内外的制衣一条街的全过程。

  王瑞旺回忆,海南建省之初,政府为解决困难群众的生计,在大同里设立便民疏导点,用简易的铁皮棚搭建了50多家铺面,刚开始业态繁多,小电器、光盘、音响、烟酒、鞋袜、理发、快餐店等什么都有。从1992年起,制衣名气越来越大,业态逐渐调整最终成为名副其实的“布艺街”。那时,不仅岛内的人喜欢到这里买衣服,“许多华侨、大人物,都专程来订做衣服”。

  和盛名在外不相符的是,这里的环境相当简陋。老师傅周波上世纪90年代初就开始在布艺街做衣服,他说,那时铺面就是一个简易铁皮棚,海南高温天气时间长,每天汗流浃背是常态,小电扇吹出来的风都是热风,比这更难熬的是,在台风季,店铺里雨水最深有1米左右。

  布艺街在“双创”中迎来“翻身”的契机。原先不达标的铁皮棚被拆除后,如何在升级改造的同时,安置这些老手艺人成为摆在街道社区面前的一道难题。经过大同里社区包点单位市规划局、龙华区、街道等多方的反复考量,最终把附近的万国大都会商场五楼确定为王瑞旺们的新经营地。

  “这样,既能按照‘双创’标准改造背街小巷,也可以解决老裁缝们的经营场地问题,同时更好保留住布艺街的品牌。”龙华区大同街道办主任符策伦说。

  海南的老手艺有布艺街的裁缝,还有深受一些传统女性喜爱的绞脸手艺。14日下午,泰龙商城一楼一处角落里,不少女顾客在接受“绞脸”美容。这是一种古老的美容方法,它通过绞脸师灵巧的双手配合牙齿,用一根粗线一根细线形成交叉的三角在顾客脸上绞动,以除去细小的汗毛,并把眉鬓修整。绞脸后,顾客皮肤会显得白皙,精神面貌焕然一新。

  “这些绞脸师的年龄平均在50岁左右,最大的有60多岁。”泰龙商城物业主管庄艳说,十年前,她刚来商城工作的时候,这些阿婆就在大同路边一大树下为顾客绞脸,共有超过10位阿婆,手艺高超在周边居民中小有名气。

  庄艳说,由于属于占道经营,肯定不符合“双创”标准,要取缔。为了支持“双创”,企业决定在商城一楼为阿婆们找一个20多平米的铺面,仅收少量的水电和管理费。这样,既消除了占道经营,又人性化安置这些生活困难的阿婆,使绞脸这种富有地域特色的古老美容手法可以更好地得以保留传承。

  传统美食拥抱“美加净

  在不少市民印象中,经营海南粉等本地美食的小餐饮店大多条件不是很好,卫生尚可。14日晚,走进位于海甸三东路上的“阿公海南粉”店时,整洁干净的面貌带着浓浓的黎族风情令人眼前一亮。

  推开明亮的玻璃门,店里坐满了吃晚餐的居民,一碗碗热气腾腾的汤粉汤面鲜美飘香,充盈店内。这些方形木桌纹路清晰,整齐干净,摆放着陈醋酱油辣酱等调料。

  “除了整洁的环境,鲜明的本土特色也是一大亮点。”阿公海南粉店合伙人李慧敏说,首先是选择黎族风情装饰就餐区,墙壁立面上,穿戴少数民族服饰的黎族人家,正在手工制作海南粉,上方还饰有绿色的椰树叶子,契合粉汤店对海南特色的坚持。

  李慧敏认为,特色的本土美食,一定是有深厚的传承,才能让人吃出地道的味道。阿公海南粉的厨师是黎族人,从爷爷辈起就开始做米粉,手艺传承至少有几十年了。

  在李慧敏看来,阿公海南粉店的发展正好随“双创”的脚步,经过数月前期摸底调查,去年11月份,位于美兰区龙舌坡路的第一家店正式开业,伴随着海甸三东路第二家店的步入正轨,目前筹划开第三家店。

  “我们的目标是成为海南版‘沙县小吃’,做海南一张特色美食名片。”李慧敏说,关键是坚持“双创”标准,提升软硬件,营造优良的美食体验,同时,坚持本土特色,做出让市民游客钟爱的海南味道。

  “双创”以来驶入升级改造快车道的特色美食老店可不只这一家。还有博爱南路上的牛腩猪脚饭,中山街道的新华南清补凉等,不胜枚举。

  文物保护不容忽视

  记者日前走访发现,“双创”以来,虽然散落各处的历史文物大多得到了有效保护,以整洁古貌开门纳客,不过,个别文物保护力度还有待加强。

  “修旧如旧,恢复原貌。”15日,琼山区鼓楼街,80岁的阿公杨光礼告诉记者,这就是他对府城鼓楼现状的最大期待。

  府城鼓楼位于鼓楼街内的古城垣上,是一座土木结构,古朴大方的城楼。鼓楼原名谯楼,又称文明楼,明洪武年间所建,距今近650年。据府城街道文庄社区居委会主任吴观仕介绍,府城曾有东西南北四座城门,鼓楼坐落于城之正中偏南。其时,楼内有重兵驻守,居高临下,以窥城内外动静,卫护治安,是古代一项军事设施。楼内原有古钟一口,钟铭记述了捐资铸钟情况及祈求国泰民安之意,现存五公祠。

  对府城地区的居民来说,鼓楼不仅是拥有超600年历史的文化印记,还勾连着儿时和小伙伴一起玩耍的温馨回忆。杨光礼老人说,小时候,每天放学后,就会和同学跑到鼓楼玩,撒欢做游戏。那时他6岁,鼓楼边上有宽阔的护城河,河水清澈,碧波荡漾,还有绵延的古城墙,深色墙体一眼望不到边。

  “现在都破坏得不多了,鼓楼也屡遭破坏。”从小在府城生活的市民林明宇说,多年来,古城墙在一截一截地消失,目前几乎看不到完整的了,剩下的部分因保护不善人为破坏,处境堪忧。鼓楼地面上还被大面积的水泥覆盖,城楼上唯一的老房子墙面多处破损,有的可看到里面的层层砖块。更令他担忧的是,鼓楼四周都围着民居,最近处不到一米,没有相对隔离的设施。

  “严禁入内危险。”15日中午,在府城鼓楼,记者看到两窗户上分别挂上公示牌,落款是“海口市文物局”。吴观仕说,鼓楼是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并立牌公示,文物部门对地面、墙壁、房梁等处做了加固处理,但距离修缮完好还有一定距离。

  在鼓楼一侧,记者看到吴观仕提及的公示牌。上面对文物命名为“府城鼓楼”,并授予“海南省文物保护单位”称号,落款是,“海南省人民政府 1994年11月2日公告”。

  “再不保护好,下一代可能什么都看不到,只有从书本上感知历史了。”林明宇最近常带还在上小学的儿子,到鼓楼等地看古城墙,并用相机定格他口中“快要消失了”的历史记忆。

  同样是府城地区,古城墙的保护并不尽如人意。5月12日傍晚,夜色渐临,华灯初上,从灯火通明的忠介路49号拐到小巷暗影中。“这里就是明朝洪武年间建的老城墙,现在上面盖上了房子,四周都是高楼。”忠介社区居委会主任郑浩说,没人带,很难找到这里,楼挡住了视线。

  (海口网5月17日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