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心即成仙(完)——同学老郑侧影

22.02.2016  10:45

                                                                                                                                            张少中
                                                                                                                                    禅思的老郑
                也许是自己偶尔亦在《人民日报》大地副刊发点小文章的缘故吧,“大地”是每期必翻的。大约是2012年7月的一天,我在第一时间幸运地发现了老郑的那篇《天柱禅思》。一口气读来由不得击节赞叹——端的是难得好文。字里行间皆为纵横捭阖、出入表里的精思妙悟。在作者心目中,天柱峰巅那“孤立擎霄”四个摩窠大字,既洋溢着先民们对古岳的崇尚与礼赞,又蕴含着追求卓然而耐受寂寞的弦外之音,这或许正是作者志之所系、情之所怀吧!还有,就是老郑对禅宗的独悟妙解、对三祖禅寺的虔诚弘释、对天柱山透心的合掌膜拜……,好家伙,怪不得《人民日报》如此慷慨给了洋洋洒洒三千多言的版面呢!
                曾见识过一位记者笔下的老郑。他是以散文笔法描写他心中那位仙风道骨般的主人公的:
                沧桑式的一头白发,面色清癯,却精神瞿铄,在皖城天柱山大道上,一位老者常常骑着自行车敏捷前行。
                熟悉天柱山的人都知道,他就是天柱山旅游协会的老会长郑炎贵先生,一位无论在当年任教还是后来从政抑或退休后,一直执著于天柱山事业与古皖文化的使者。

                记者继续写道:
                郑先生1982年毕业于安徽师范大学,典型的老三届中的“一老”。此前与此后,他相继任教于小学、初中、高中,直至担任电大辅导老师。1984年“振兴中华读书活动”使他脱颖而出,凭借着连续在县、市大赛中夺冠的机缘,他被选拔至宣传思想部门工作,破格任科级干部。此后虽身在仕途,但其文人情怀依然饱满而不嫌避,数十年如一日,“文化书卷气”是人们见到他的第一印象,“三栖文人”是社会对他的公认,即旅游宣传、文史研究、文艺创作三管齐下,相得益彰。
                表面上看,老郑与天柱山暨三祖禅寺结缘,是因为他曾经的宣传部长、管委会主任职责所在,但其实,还是他骨子里有空灵的佛缘,有溶流血液的文化基因,更有对皖山皖水、潜人潜风、乡梓乡情超凡脱俗的精诚大爱,不然,他的“禅思”“神思”“幽思”就不会那般入辟入里、血脉贲张、撼人魂魄。于是,由“三思”铸成的《天柱山合章》屡获大奖也就势在必然了——继首获“安徽省首届文学大奖赛暨江淮散文奖”和首届散文大奖赛评委特别奖后,又荣获2014年“安庆文学奖”,同时被十数家报刊转载。文章整体开合有致,缓疾相承,行文劲健洒脱,炼句如珠,据典精妙,跌宕罗列,读之常有振聋发聩、茅塞顿开、启迪灵窍之感。
   
            1992年10月19日晚,由郑先生撰文写就的专题片《仰止天柱山》在中央电视台一套黄金时段播出,这是古岳天柱山首次大尺度、大景象地在央视露脸!该片长30分钟,且相继在香港及内地部分省台播出,当年荣获“全国对外宣传优秀节目长专题优秀奖”!由此而一发不可收--1996年3月创作的《天柱山与古皖城》、2002年7月创作的《凝眸天柱山》、2010年创作的《神奇地带,雄秀天柱》、《拔地擎空天柱山》等文本均被央视和省台摄制成专题片并反复播出。最为辉煌的是,他从2003年起先后七次走进央视演播室,成为《走遍中国》、《绿色空间》等栏目的出镜嘉宾,直观地传递着天柱山的好声音,解说着天柱山的好风光,诉说着天柱山的好故事。仅2012一年里,老郑就四上央视专题节目,成为他退休后最忙碌的一年——或与广大观众一起品评韩再芬家乡的年味,或参与北纬30°中国行、诉说家在天柱青山绿水间,或探秘天柱山的神奇洞谷,或上山下湖寻找舌尖上的美味。
                文化是旅游的灵魂,品牌是提升天柱山知名度与吸引力的最佳着力点。多年来,老郑潜心天柱文史,努力挖掘、梳理地域文化,先后在国家、省、市报刊媒体包括大学学报发表古皖文化论文三十余篇,曾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初荣获安徽省第二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2004年起被安庆师范学院聘为研究员,并被推选为安庆市皖江文化研究会副会长,多次给大学生和研究生讲课。老郑的力作《长诗〈孔雀东南飞〉与潜山之缘》、《二乔故里在潜山》等论文的公开发表,为潜山县争取《孔雀东南飞》申报国家级非遗成功以及二乔故里名片资源的保护起到了不可替代的史证与学术支撑作用。
                不老青山常走笔,长流皖水作歌吟。寄情写意于天柱山水间,老郑以诗歌、散文、联语、杂谈等形式发表文艺作品已达上百篇。诗歌《巍巍天柱山》曾获2002年安徽省报纸副刊好作品二等奖。当年他身为县委宣传部长,似乎很少拿作品去参投什么大奖赛事,尽管收到的推荐信函成百上千,但对于那时奖项泛滥、沾满铜臭的文坛怪象他是不屑一顾的。直到2008年他才以多年创作积累的实绩,被吸收为安徽省作家协会会员。
                在这篇小文即将杀青的时候,又喜获老郑好消息——2015年9月10日起,《安庆日报》副刊分三期刊载了他的长篇散文《书生顿首唤国魂——抗战文学先驱张恨水》,这是作为“张学专家”的老郑又一巨献。看来,老郑为“”忙的同时,又在为“”而碌,因为今年是抗战胜利70周年,也是著名小说家、民国第一写手张恨水先生诞生120周年。张恨水是潜山人,常以“天柱山人”的笔名发表文章,而老郑是“张恨水研究会副会长”,他没日没夜赶写了15000字论文《赶上自前驱,椽笔纾国难——再论张恨水小说创作之抗战转化》,被《苏州教育学院学报》2015年第一期全文刊登。
                桐城派大师之一的朱书曾言:“五岳之气皆能出云雨……其灵者常郁结盘魄,而发为伟人,或以德业,或以文章,卓卓有垂于天地,而与为不朽。”张恨水与古南岳天柱山,恰恰是一山一水一连理。在老郑的心中,常常要念叨的就是,让山为水壮色,水为山增华,山水同辉共天长,亦山亦水总关情!
                “无惭事业早头白,水抱山怀天柱缘”,这是老郑在《龙年春节抒怀》诗中的自我小结。有感于老郑的“抒怀”,我亦以“五言顺口溜”单表老郑:   
                合章天柱山,
                老郑不简单。
                禅思三祖寺,
                行走山水间。
                钩沉茶文化,
                深耕地质篇。
                冬晤张恨水,
                春携二乔还。
                孔雀东南飞,
                古潜最有缘。
                地质公园证,
                奥斯陆梦圆。
                皓首映碧水,
                青峰伴童颜。
                神清气亦爽,
                修心即成仙!

2015年10月8日于海口
(作者为全国邮政作家协会副主席、海南省作家协会理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