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再祭“杀手锏” 乌克兰难捱今冬

17.06.2014  18:39

  中新网6月17日电 香港《大公报》17日刊文称,与西方制裁俄罗斯犹豫不决、虚多实少相比,俄罗斯对乌克兰的“惩罚”则要“实在”得多。在乌克兰新总统“登基”,乌未来政策走向明显“西倾”的时刻,俄罗斯再次祭出“杀手锏”,宣布两国天然气谈判“破局”,俄将对乌“断气”。

  文章摘编如下:

  根据俄天然气工业公司发表的声明,鉴于乌克兰方面没有在俄方要求的最终期限前支付天然气欠款,俄对乌供气将改用预付款制度,实际上,这就是切断对乌的天然气供应。俄方的逻辑很简单:既然基辅选择了欧洲,那就应像欧洲其他国家一样,按照国际价格购买俄天然气。俄方不能容忍以优惠气价继续支持这位背叛了的同盟者,不能容忍基辅一面大把大把消费俄天然气,一面却“一路向西”,高呼着“让克里米亚重新回归”,对东部民众进行武力镇压。

  天然气,一直是俄制约乌克兰的一张“王牌”。一到关键时刻,俄都毫不吝惜地使用这张“王牌”。乌克兰本国天然气储量匮乏,其每年消费的八百亿立方米天然气中的四分之三需要从俄进口,在能源上高度依赖俄。除此之外,欧盟国家约四分之一天然气从俄进口,其中约百分之八十经由乌克兰输送。

  俄对乌“断气”可谓一箭双雕:其一,造成乌内部民众不满,促政府对俄妥协,保证能源供应,老百姓需要的还是稳定的生活;其二,拉欧盟向乌施压,欧洲并不关心俄乌间的争端,但一旦“断气”影响到他们的生活,令其忍饥挨冻,这就不是俄乌双边问题了,欧洲必向乌施压,逼使乌对俄妥协,乌夹在欧俄间里外不是人,两面都不讨好。

  人们不会忘记发生在2009年冬天那场“断气”风波。当时恰逢整个欧洲遭遇罕见冰雪严寒灾害,各国普遍出现取暖用气短缺和供电困难,民众生产生活受到重大影响。但由于俄乌“斗气”,莫斯科从一月一日起切断对乌供气,不仅乌全国受到影响,还连累中东欧、南欧十几个国家。

  乌在此次争端中颜面尽失,本想“挟欧自重”,与俄讨价还价,岂料俄方偏不信邪,不仅采取了“断气”措施,还把一切责任推向基辅。在严峻的自然灾害面前,一直对乌持同情立场的欧盟立场出现重大转变,集体转舵,强硬要求俄乌迅速谈判,全面恢复天然气供应,否则,“这一问题将上升至最高政治层面”。

  这起事件也再次证明,在实实在在的利益面前,没有永恒的朋友,谁也不会为虚无缥缈的所谓“价值观”而损害自身利益。此次争端亦同样,俄乌谈判“破局”后,欧洲最先坐不住了。欧盟委员会负责能源事务的委员随即表示,期望继续发挥俄乌谈判“调停者”作用,促使双方不久能达成协议。

  乌自身天然气不足,美欧调整能源结构、发展替代能源等等,都是远水解不了近渴。失去俄天然气,乌连今年冬天都过不去。俄乌“斗气”再次告诫政治家,自己若没有“对抗”实力,还是莫搞“政治投机”,否则,到头来吃亏的不是别人,只能是自己。(施君玉)


相关推荐:乌克兰东部三大城市闹“独立” 升起俄罗斯国旗
                    乌克兰妇女为抗议俄罗斯拒绝与俄国男性发生关系
                    乌克兰海军总部升起俄罗斯国旗 乌士兵列队离开
                    奥巴马:不会军事干预乌克兰 同俄罗斯冲突不合适
                    克里米亚宣布从乌克兰"独立" 申请加入俄罗斯(图)
                    美媒:美国欲在乌克兰问题上拉拢中国孤立俄罗斯
                    俄罗斯用沉船封堵5艘乌克兰军舰去路
                    俄罗斯乌克兰军舰对峙 俄登陆舰驶往黑海
                    乌克兰指责俄罗斯“侵略” 各方就乌局势角力
                    俄罗斯出兵乌克兰遭奥巴马警告 乌“告上”联合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