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供孩子上学父母患病不治 海口贫困高考生乐观面对

09.07.2015  20:22
为供孩子上学父母患病不治 海口贫困高考生乐观面对 - 海口网
为供孩子上学父母患病不治 海口贫困高考生乐观面对 - 海口网
来源: img.hkwb.net

吴雅珺认真查看报考指南

记者到达时吴雅珺正在切菜

   海口网7月9日消息 (记者曾丽园 实习生刘少珠摄影报道)“等忙完毕业手续,我再继续找个暑期兼职……”继哥哥考上大学后,妹妹又以文科715分的成绩等待一本高校录取。虽然家里债台高筑,父母常年患病没钱治疗,但18岁的吴雅珺高考一结束就开始做兼职,积攒一点学费。

   在校是老师的小助手 在家是妈妈的“小棉袄

  吴雅珺家住海口美舍廉租小区,7月8日下午,海口网记者来到吴雅珺的家中,正在厨房切洗白菜的她,一见到记者便报以热情的微笑,并邀请记者坐下。

  吴雅珺是琼山中学高三409班的班长,从小学到高中,学习成绩始终名列前茅,且一直在班级里担任班干部,懂事的她从来都不让父母操心。“我想学有关于文学或小语种方面的专业。”吴雅珺说,她最倾向于汉语言文学专业。

  性格乐观、爽朗是吴雅珺留给海口网记者的第一印象,“别看我的身材这么大个,其实我吃肉不多,我只是爱吃米饭。”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吴雅珺是一个节俭的女生,高中住校期间每个星期只花100元。周末回到家除了学习,就是帮忙做家务,没有娱乐活动。而在家中的饭桌上,基本都是菜,很少有肉,“我爸爸每天在外面跑那么累,他得吃肉才行,我都这么胖了再吃哪能行啊。”吴雅珺笑着告诉记者。

  “她会帮我洗菜洗碗,也会帮忙扫地拖地,学习很自觉……”吴雅珺的母亲陈敏如数家珍般地说着女儿的优点。由于母亲体弱多病,吴雅珺自觉承担起家里搬水、扛米的“体力活”。

  采访期间,吴雅珺不时给母亲递上水杯,叮嘱她多喝水,吴雅珺的孝顺让陈敏很是欣慰。

   一家仅靠父亲打零工为生 为筹学费债台高筑

  “房子每月租金200多元。”在吴雅珺家中海口网记者看到,家具电器虽然俱全,却显得很陈旧,“电视、冰箱、抽油烟机等很多都是亲戚送的旧的,床也是。”陈敏说。

  陈敏因身体不好找不到工作,一家四口的生活来源仅靠父亲吴民卿打零工挣得。吴民卿是建筑工人,靠朋友介绍一个月只有七八天在工地上干活,其余时间以骑车载客养家,每月收入仅2000多元。这三四年来,每到开学季,吴民卿总会早出晚归的四处找活干,为供孩子读书更是到处借钱,家里毫无积蓄。

  为减轻家庭经济负担,高考一结束吴雅珺便找了2份发传单的兼职,烈日炎炎,连续10几天站在街头向行人发放传单,每小时10元钱。因为担任班长,最近忙着帮老师办理同学们的毕业手续,所以耽误了兼职。“等弄完了这些我就重新再找一份兼职,上了大学我也会利用周末兼职挣生活费。”吴雅珺盘算着加入“勤工俭学”的行列,为自己积攒一点学费,也为家庭分忧。

   为供孩子读书 父母强忍病痛治疗一拖再拖

  海口网记者采访时,母亲陈敏刚回到家,爬了6层楼梯的她气喘吁吁,一句简短的话都要深呼吸几次才能完整说完,“身体现在一天不如一天了。”今年44岁的陈敏患有20多年的肝炎和胆结石,最近还有咳血的症状。而她50岁的丈夫吴民卿则患有肾结石和脂肪肝,经常性地发作疼痛。

  陈敏从墙角的一个箱子里拿出一打医院的检查报告单,多年来为了省钱供两个孩子上学,夫妻俩到医院只进行检查和抓药,治疗手术一拖再拖,“药也得省着吃,不然又得花钱。”陈敏说,丈夫看了三四家医院,治肾结石的手术最便宜也要花2万元,为了孩子只能继续做保守治疗。

  看着两个孩子的学业步步高升,夫妻俩十分欣慰,然而今年两个孩子一年近2万元的费用,成为夫妻俩心中的一块大石,本就债台高筑的一家根本无力支付。

  各位社会爱心企业和爱心人士,如愿意伸出双手助寒门学子圆梦,请拨打海口网热线电话668223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