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政企灾前防守出成效 线路断杆配电房进水大量减少

18.09.2014  12:31

      海南在线讯:充分吸取超强台风“威马逊”的经验教训,海南电网更加注重在“海鸥”来临前的“防守”,做好灾前防范,加强拉线防风加固,依托当地政府推进树障清理,同时积极协助政府、督促小区进行配电房防水。“海鸥”掠过之际,政企合作灾前防御工作成效得到检验。

      线路断杆少:10千伏断杆74根VS9020根

      与“威马逊”路径极其相似的“海鸥”,在文昌登陆的那一刻,人们最为担心的是,刚刚重新立起来的基塔,还安全吗?可喜的是,这一次,断杆、倒杆非常少。

      据统计,截至17日中午12时,全省排查35千伏及以上线路断杆1根;10千伏线路断杆共74根,倒杆92根;斜杆442根,倒塔1基。但在“威马逊”台风中,10千伏输电线路受损非常严重,断杆9020根,倒/斜杆14324根,10千伏线路倒塔28基,损坏导线1737公里。

      数据一目了然。虽说“海鸥”登陆强度不及“威马逊”,但“海鸥”具有移动速度快、影响范围大、存在叠加效应等特点。同时,海南遭遇60年一遇的“天文潮”,海口等许多地区产生积水,极大危胁电力设施安全。“威马逊”之后,海南电网加强了防御部署,加快推进沿海20公里35千伏及以下线路防风加固改造,特别是对刚修复的线路进行巡查加固。

      记者看到,曾经倒塌、在“威马逊”台风后新建的海口南渡江跨江110kV玉洲至海甸(新埠)线路4基铁塔进行临时加固,文昌地区在“威马逊”台风中采用电杆替换铁塔的电杆已补打防风拉线加固。通过对海口、文昌“威马逊”期间10kV线路受损杆塔新增20912条拉线工作,清理树障12338株,使得网架在“海鸥”中经受住了考验。

      小区进水少:进水停电小区5个VS69个

      央企社会责任意识在此次抗风抢险中从一开始就被高度强调。12日,南方电网公司要求尽量避免小区因配电房进水而停电。

      60年一遇的“天文潮”让海口出现海水倒灌现象,加之持续强风强降雨,令海口电力供应遭遇严重影响,海口市共有202个住宅小区因台风(特别是跳闸)影响断电,约占全市小区总数的9%。

      为了做好事前防范,供电部门组织18个工作小组分别前往海口市各个住宅小区,协助物业管理人员排查小区配电房及相关配电设备,督促小区物业设置“在地下车库前封堵、地下车库与配电房中间封堵、配电房前封堵”三道防线,海口大部分小区保住了配电房,因进水停电的小区从“威马逊”期间的69个减少至仅有5个。

      信息传递快:政企合作更密切

      实际上,灾前防风加固和小区防水这两项工作背后,体现的是政企合作的高效。各供电局组织的树障清理工作因充分依托当地政府部门和地方村委会而得以顺利推进,小区配电房防水按照“政府领导、物业执行、供电部门督促”的方式也效果明显。

      而在信息传递方面,可以用“介入很深”来形容海鸥抗灾期间的政企合作。台风登陆当天,海口市市长倪强就来到海口局指导工作,之后,他每天都出现在各电网抢修现场,现场开会协调工作。

      而I级响应启动后,海南电网公司一位副总经理则全天候出现在省三防办办公,将电力系统的抗灾协调需求,直接向三防办反映。政企间信息传递前所未有的畅通,资源调配在第一时间得到保障。

      由于信息传递的高效畅通,沟通方面的无缝对接,16日上午,网上疯传“海口市防台办消息:一个小时后全市停电”的谣言仅仅存活了20分钟,海口防台办就联合海口供电局通过各媒体发布辟谣消息,并同时发布了受灾情况和抢修进度,及时稳定了公众情绪。

      为了让信息更加透明,海南电网利用官方微博每天及时动态发布最新的电网受灾情况、抢修复电信息、台风期间的用电安全提示,特别是通过与主流媒微博互动,极大地扩大了信息服务范围。并首次建立起来媒体微信群,让信息发布更加随时随地。(代进)

分享 网友评论 登录|注册 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管理员提示】
·在发布信息时,请您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关法律、法规,并尊重网上道德;
·因您的言论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由您个人承担;
·管理人员有权根据栏目需要对留言内容进行删改。

新闻中心 在线首页 投诉报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