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海南视角看"海丝"的变迁

19.09.2014  21:40

  【解说】   随着对海上丝绸之路的探讨不断深入,海南作为海上丝绸之路重要一站引人注目。从海南视角如何看海上丝绸之路?它对今天的海南有何启示?近日,记者专访海南知名历史文化学者、海南大学副研究员张朔人先生。

  【解说】 张朔人教授表示,海上丝绸之路是以海上经济往来作为依托,涉及范围包括东海至朝鲜、日本,南海至东南亚、非洲等地。南海海上丝绸之路则是指经中国南海至海外的海上贸易线路。

  【同期】 所谓的南海海上丝绸 在目前的研究更多的关注的是官方

  就是历代政府在南海的经济活动 实际上我(们)的定义 (认为)南海海上丝绸之路

  不仅限是官方(行为) 官方这种(行为)要分层 中国政府和其他国家政府之间的关系

  第二个就是官和民之间的互动关系 第三个民间对海上丝绸之路的贡献

  【解说】 张朔人称,围绕海南岛,从历史先后顺序来看,南海海上丝绸之路有三条线路。

  【同期】 以海南岛为核心的三条线路的变迁

  最早的实际上是(西线) 公元前110年汉武帝元封元年在海南

  设置了二郡 在我的个人研究中 这两郡的重点开发意义包括(为)

  一是海南西部正式开发 

  第二个 二郡十六县把海南岛 纳入到国家的版图里面

  随着这条线的兴盛和衰弱 

  东线开始产生 就是以广州港为核心 它(东线)的产生年代大概是唐代中后期

  我们海南岛的南部一直有一条航线存在 (南线)今天看来就是以西沙为核心

  【解说】据悉,从前些年被发现的宋代华光礁I号沉船,以及明代郑和下西洋的路径,此时的“海丝”已然“抛弃”了海南本岛,多从海南岛南部水域穿越过海。南海海上丝绸之路给偏居一隅的蛮荒海岛带来巨大变化。

  【同期】 除了官方的三条航线 以海南岛为核心的变迁之外

  我们还要知道 在明代新的背景下面产生的(新活动) 叫(做)朝贡贸易

  这种朝贡贸易本身的变化 实际上是(明代)中央政府与 东南亚藩属国之间的这种活动

  由早先松散的关系 后来慢慢体现为商业贸易 这与(明代)中央政府的大国情怀有关

  【解说】对于海南的影响张朔人教授认为,海上丝绸之路的官民互动护卫了南海;海上丝绸之路是海南重要的人口流动往返线路图。同时,他坦言,海南应以史为鉴,思考如何在新时期更好地在海上丝绸之路上发挥作用。国家现在重启发展海上丝绸之路,海南应结合自身实际发展情况,抓住新时代的契机。

  邓奥赛 海口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