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农家女”到“渔家媳”

08.05.2015  02:07

海南网台消息(直播海南):

提起渔家娘,大家想到的都是海边戴着斗笠、织补渔网、挑鱼收鱼的身影。可是,并不是每个渔家娘生来都这样能吃苦。比如海口的陈华尾,就是一位刚刚嫁进渔家的女子。

还没到晚上9点,张光胜一家4口已经准备要休息了。因为明天一早张光胜就要出海,陈华尾会在前一天晚上把丈夫出海所需的东西全都准备好。(过渡)第二天一早,丈夫出海打渔了,因为这一天正好是农历“二月二”,陈华尾早早把孩子送到爷爷奶奶家,就赶着去海边“祭海”。

二月二、龙抬头”,是渔民们祭拜龙王,祈求一年丰收和平安的日子。因为丈夫们要出海打渔,女子就成为祭海的主角。祭海流程,对于那些渔家女子来说,早已烂熟于心,可是对于陈华尾来说,却是一知半解。因为陈华尾从小生长在农家,直到4年前嫁过来,才第一次见到渔网。

4年间,陈华尾跟着婆家姐姐学习收鱼卖鱼,跟着丈夫学习织网补网,已经从一个农家女,逐渐成长为渔家女。忙碌间,已经上午11点了,陈华尾接到丈夫回港的电话,她又急匆匆的赶到码头,等着将丈夫带回来的海货去卖掉。

张光胜的姐姐叫卖着整筐的鱼价,陈华尾不懂,反而被姐姐训斥了。拥挤中,陈华尾被挤到了人群的外面。她默默的捡着混在鱿鱼中那些没人要的小鱼,放进自己的筐中。鱿鱼卖完已接近下午一点,她又得赶回家做家务。

陈华尾说,前几年自己怀孕、生孩子,都是丈夫忙里忙外,如今自己还不能熟稔的帮丈夫收鱼、卖鱼,只能尽量照顾好家里的家务活,照顾好小孩,替丈夫做好后勤保障。

相比其他人来说,渔民的妻子似乎更加辛苦,因为她们除了操持家务外,还要担起一部分处理渔获的工作,而这种辛苦,常年出海的渔民丈夫们,其实并不太清楚,通过节目,陈华尾巴的丈夫也是第一次知道了,每天自己出海之后,留在家中的妻子如何辛苦的照顾孩子,打理家务。

在新海村,像陈华尾这样嫁入渔村成为渔家娘的并不是少数,因为此前并没有接触过渔家,所以她们就需要比别人更加的努力,付出更多,陈华尾的故事也触动了其他渔家汉子们。

海边的女人总是这样,虽然这些“半路渔家娘”收鱼卖鱼还不是很熟练,但是那些渔家女子所具备的的体贴、勤劳,早已扎根在他们的的骨子里。有了他们的付出,才有着渔家人越来越兴旺富足的红火日子。

 

(视频编辑:潘家仑      文字编辑:于尚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