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6亿破解少数民族地区行路难

23.09.2014  05:09

省交通运输厅坚持实施交通投资向中西部倾斜政策

176亿破解少数民族地区行路难

占“十二五”期交通规划投资的41.5%

 

本网讯 十二五”期以来,省交通运输厅坚持“投资拉动、编织路网、破解瓶颈、服务出行”的原则,逐年加大对中西部少数民族地区交通建设投资力度,编织岛通达少数民族市县的干线公路网,有效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社会经济发展。近年来,我省涉及少数民族地区交通投资达176亿元,破解少数民族地区行路难,“十二五”期末将突破200亿元。

176 亿投资破解行路难

近年来,我省加大对少数民族地区投资力度,涉及少数民族地区的公路交通规划投资176亿元,占全省规划投资的42%。先后完成三亚绕城高速、环岛高速西线大中修工程、国道G225海榆西线改造工程、国道G223海榆东线改造工程、昌江太坡立交至棋子湾旅游公路等项目的建设;加快推进中线高速屯昌至琼中段、环岛高速公路改建工程九所至八所段及邦溪至白马井段、县道砂土路改造工程和农村公路连通工程建设;支持三亚海榆东线榆林至田独段扩建工程、昌江大道太坡立交段公路路面改造工程和陵水文罗出口至黎安旅游公路等项目建设;加快推进中线高速屯昌至琼中段建设,推进中线高速公路琼中至五指山至乐东段、横线万宁至儋州至洋浦高速公路、少数民族地区旅游公路重点交通建设项目前期工作进度。

据省交通运输厅有关负责人介绍,在今后较长的一个时期,公路交通仍是制约我省中、西部等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瓶颈。未来几年,我省将继续完善“”字型高速公路网,助力少数民族地区发展,提升黎、苗等民族风情和生态特色的形象。正在建设的“田字型”高速公路主骨架,包括辐射中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的中线高速公路琼中至五指山至乐东段和横线万宁至儋州至洋浦高速公路均已纳入《国家公路网规划》,这意味未来几年我省将获得国家50亿元资金支持。

到‘十二五’期末,涉及9个少数民族市县的公路建设投资将突破200亿元。”这位负责人表示。

高速公路直通率56%

我省少数民族地区涉及9个市县,面积约1.67万平方公里,占海南岛面积的50%,分别为五指山、东方、白沙、昌江、乐东、陵水、保亭、琼中和三亚,人口250多万人。公路方面,少数民族地区国、省、县、乡公路总里程9598公里,路网密度58公里/百平方公里。其中,高速公路301公里,一、二、三级公路约1300公里,高速公路直通率为56%;水路方面,辐射少数民族地区的八所港、三亚港共有港口泊位53个,其中万吨级泊位12个。

2012年开始,省交通运输厅启动县道砂土路改造工程,改造里程977公里,投资约28亿元,其中少数民族地区县道砂土路改造规模为254公里,占全省改造里程的26%;投资规模为7亿元,占全省规模的25.5%。考虑到少数民族市县经济较为困难,该厅将这些地区的补助标准由130万元/公里提高至160万元/公里,共安排省级补助资金4.2亿元,占全省补助规模的30%。目前,少数民族地区县道砂土路已完成近200公里,完成投资6.3亿元。同时,启动部分具备条件的自然村通硬化路建设工程,下达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公路连通工程346.6公里建设计划,安排补助资金9000万元。

为促进城乡客运一体化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十二五”期间,省交通运输厅实施“一年百个”农村客运候车亭建设计划,到2016年,将投入2500万元,建设500个候车亭。近几年来,已下达9个少数民族市县107个候车亭建设计划,投入资金535万元,惠及65万人。

目前,我省地养公路桥梁2712座,其中危桥450座,绝大部分集中在中西部少数民族地区。为解决当地群众出行难,从今年9月起,省交通运输厅开展为期3年的农村公路危桥改造活动,计划用三年时间,消灭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公路四类以上危桥。

(记者 陈 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