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住18亿亩耕地红线 土壤污染修复任重道远
“我们守住了18亿亩耕地红线,但一些地方地力严重透支,土壤退化、面源污染加重。”不过近年来,国土资源部实施土地综合整治示范工程,也积累了一定的土地工程技术方法和实践经验。耕地修复奏响“冰与火之歌”,土壤污染治理任重道远。
农业生产既是耕地土壤污染的重要原因之一,又成为土壤污染的最大受害者。调查显示,耕地土壤污染的种类多、分布广,在不同地区差异较大。在西北干旱地区,由于大量使用农膜,白色污染问题突出。在中、东部,化肥、农药面源污染的问题相对突出。在南方,由于畜禽养殖规模化水平比较高,畜禽污染问题较为突出。
“我们守住了18亿亩耕地红线,但一些地方地力严重透支,土壤退化、面源污染加重,与农产品持续、稳定、安全供应的要求有明显差距;一些地方耕地开发强度过大,水土流失加剧、地下水严重超采、天然湿地被开垦破坏,与人民群众对生态环境山清水秀的期待有明显差距。”在日前召开的全国国土资源系统科技创新大会上,国土资源部部长姜大明如是说。
一位不愿具名的业内专家表示,行走在西北的不少农村,随处可见田间的白色农膜。近年来,随着地膜覆盖技术的推广,蔬菜大棚连片建设,农膜残留引发的白色污染日益严重。我国每年农膜使用总量高达200多万吨,但回收率不足三分之二。由于农膜极难自然降解,残膜量不断增加使土壤环境恶化,土壤含水量下降、板结且肥力下降。据测算,播在残膜上的种子,烂种率可达6.92%,烂芽率达5.17%,减产量为12%。
农业部副部长张桃林说,目前农产品产地土壤污染治理和修复面临的难点很多,有些是技术经济成本高,如用客土法等;有的时间长,如超积累植物吸收重金属方法需要几十年乃至上百年时间。而且,我国的农田土壤污染治理绝大多数是在不中断农业生产的条件下进行,这进一步加大了修复治理的难度。
据姜大明介绍,近年来,国土资源部实施土地综合整治示范工程,积累了一定的土地工程技术方法和实践经验。他透露,新修订的《国家职业分类大典》,首次设立“土地整治工程技术人员”职业,为土地工程技术人员“正了名”。
“最重要的是,土地整治与高标准农田建设、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改革、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等相结合,激发了农村土地资源资产活力,成为推进新农村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和脱贫攻坚的重要抓手,受到广大农民拥护,展现出巨大的发展潜力。”姜大明说。
耕地污染严重,食品安全问题频发。为保证土地安全、保护耕地,2016年5月31日,国务院发布《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即《土十条》),要求到2020年,全国土壤污染加重趋势得到初步遏制,土壤环境质量总体保持稳定,农用地和建设用地土壤环境安全得到基本保障,土壤环境风险得到基本管控。到2030年,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达到95%以上,污染地块安全利用率达到95%以上。
保护耕地我们需要行动,但多年来我们对耕地数量重视有加,而耕地质量保护一直处在“冷宫”。耕地,只有数量与质量并重,粮食才能够真正安全。所以,保护耕地,数量是硬道理,但其质量再也不能是“软”道理了。
发达国家在防治耕地污染方面积累了一些成功经验,这方面的例子很多,以美国为例,农药与化肥的使用受到严格限制。美国采用农药花肥总量控制、限量使用,严格控制施用剂量;同时,发展综合性生物防治来代替农药防治,提倡多施有机肥,少用化肥,提高化肥的利用效率。与此同时,实施环境补偿政策。只做到“谁污染、谁治理”还不够,污染了还要付出“自愿”接受惩罚的代价,这就是实施环境补偿项目。具体是指企业违规或违法后,在法定要求的纠正违规行为之外政府要求“自愿”执行的对环境有益的项目,以解决其违规行为造成的后果。环境补偿项目构思于20世纪80年代,90年代以后全国实施,并稳步发展,该项目实施后,促进了环境的改善,既起到了“杀一儆百”的作用,又起到了变“不义之财”为“积德行善”之举的双重作用,可谓“一箭双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