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刊文赞三沙发展:方寸之中见广袤

07.02.2015  11:43

  《人民日报》今天在16版刊文,以记者走访见闻表达所思所感的方式,用温情的笔触描绘了三沙建市两年来在政权建设、基础设施、民生项目、生态保护等方面努力展开的一系列探索。文章指出,作为我国领土最南端、陆地面积最小、管辖总面积最大、人口最少的地级市,三沙市既新,又“”,又“”,其成立两年多来,发展日新月异,如新建成的“三沙1号”邮轮,正承载海洋强国之梦奔向新的征程。

  文章从人民日报记者登上“三沙1号”轮的感受写起,将建市两年多来三次登岛的感受进行了对比,从三沙海上交通补给工具的逐步变迁,引发了对其立体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倾力投入,带来巨大变化的感叹。文章以生动的笔墨讲述了三沙取得诸多成绩背后的艰辛故事,也引用三沙市委书记、市长肖杰在发展思路上的构想,“在三沙的发展中,着力解决陆海矛盾的问题,要在海南本岛规划建后方基地。船只维修、停靠需要腹地;产业发展、产品开发和经济发展需要陆地;还要加快推进西、中、南沙海上综合补给和应急救援基地建设,才能更好地维护国家海洋权益。

  文章展现了三沙建市两年来在民生发展上取得的成绩:大小仅2.1平方公里永兴岛虽小,但“五脏”俱全。永兴学校正在施工,将开办小学和幼儿园。沿街建筑立面改造,食堂焕然一新。新建的三沙市人民医院,设急诊室、住院部。此外,新开了海产品中心、鲜果园、冷饮店、面点店。三沙也吸引了企业的进驻,三沙市场主体达到94家,总注册资本超过6亿元,三沙创新发展了“虚拟经济”,去年外向型经济也有了“”的突破。

  在基础设施建设上,文章指出,两年多来,三沙实施了一批重点项目投资计划,安排省重点建设项目25个,市重点项目60个。其中,永兴综合码头一期水域工程交工验收,二期工程动工。500千瓦太阳能发电工程投入使用,永兴岛污水处理主厂区建成,永兴居民定居点开工,西沙岛礁海水淡化全覆盖,永兴电网建设竣工,永乐群岛有居民岛礁简易航道开通。

  在抓好政权建设、开展海洋维权上,文章指出,三沙市已设立4个工委管委会、9个居委会,其中美济社区居委会设在渔船上。三沙创新维权机制,建立“六个一”工程,包括值班室、信息平台、执法轮值、联合执法、司法维权、海上民兵等。通过整合民事执法力量,形成了有效的维权执法格局。截至目前,海上执法242航次,航程2.8万多海里。

  在生态保护上,文章指出,由国家发改委牵头编制的《三沙市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即将颁布,对建设、环保做出“顶层设计”;三沙出台《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意见》,为发展立下“绿色规矩”;建市后第一时间考虑环保项目,实施永兴岛污水处理工程、西沙群岛垃圾收集转运工程、赵述岛海岛修复保护工程,渔业增殖放流;建设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站,保护海洋权益不受侵犯。

  文章最后还引用三沙市人大代表、海南日报报业集团总编辑吴清雄所作诗句作为总结描廓:“夜幕下,我们起锚。三沙的月儿对我们微笑。马达的轰鸣,抒发着你的自豪。汽笛的清脆,彰显着你的骄傲。老龙头的默守,是三沙人的情操;渔家傲的小调,澎湃着我们的心潮。暂别三沙,带走的是我们的遐想;留下的,是对你深情的拥抱。”(杜颖 刘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