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突破只是表象 围棋美学机器难复制(图)

01.02.2016  11:59
人工智能突破只是表象 围棋美学机器难复制(图) - 海口网
来源: img.hkwb.net

 

谷歌的人工智能围棋

  谷歌研制人工智能AlphaGo击败欧洲围棋冠军樊麾,并将这一过程写成论文,刊登在最权威的科学期刊《自然》的封面。这两天,无论是科学界还是棋界,都在为这个消息“刷屏”,很多人感叹:人工智能超越人类的时代,真的快要来了!

  如此感叹,并非没有道理。一直以来,在19乘以19的棋枰上进行的围棋,因其近乎无限的变化、充满伪装性极强的“欺着”而被视为人类智慧最好的试金石之一。如果说1997年国际象棋大师卡斯帕罗夫被IBM的超级电脑“深蓝”击败时,人们还可以“国象比的只是计算能力”聊以自慰,那么现在谷歌的机器无疑已经开始抢滩人类智慧真正的“高地”。

  谷歌电脑这次以5比0击败的樊麾,虽有欧洲围棋冠军的头衔,但这头衔就像“非洲乒乓球冠军”,无法代表行业最高水平——事实上,他的棋力介于顶级业余棋手和末流职业选手之间。但这并不妨碍谷歌完成一次让科学界和围棋界都侧目的突破:因为这一次,人工智能不再尝试以暴力穷举的计算能力赢得棋局,而是被赋予了深度学习的能力,通过输入人类围棋大师的海量棋局,模仿起人类的下棋方式,“过滤”掉了明显的差棋,大大缩减了计算量——人类在围棋中最引以为傲的能力“直觉”,被机器“山寨”了。

  值得一提的是,这已经是连续第二个月,《自然》将宝贵的封面留给人工智能的“自我学习能力”——去年12月刊讲述的是机器学会像人那样阅读、书写乃至创造字符。

  击败围棋高手,在技术上,这是从0到1的突破,因此尤其勾起人们的遐想。3月8日,谷歌电脑更将挑战李世石,从业余围棋高手到职业围棋高手,这个跨度有点大,但考虑到距离战胜樊麾的比赛已经过去了3个月,“食髓知味”的人工智能进化的速度,会不会再令世界震惊一次?

  无论两个多月后李世石是捍卫“人类尊严”并赢走100万美元奖金,还是人工智能再度实现突破,将围棋这颗“人类智慧蛋糕上的草莓”摘走,都不会是一个坏消息。

  一方面,人工智能发展出自我意识,仍然只会是科幻小说和《终结者》中的虚构设定,谷歌的“围棋高手”所谓的自我学习能力,其本质还是建立在穷举的基础上,因此只是一种“智能”而尚未达到“智慧”的程度,从这个意义上说,围棋的美学价值,仍是机器所难以复制的。

  另一方面,谷歌的人工智能在围棋上的突破只是表象,它的实际运用领域从汽车到气象,非常广泛,相比“人工智能威胁论”,它作为工具能够服务于人类的东西,显然要更为实际一些。

  “前苏联国际象棋大师因为战胜电脑而被嫉妒的电脑电死”,据考证,这个陪伴很多人长大的恐怖故事,其实只是一个由美国花边小报在1980年代的新闻体“创作”。就像围棋世界冠军江维杰说的,“人类应该放下自己的骄傲”,人们也应该放下对人工智能的莫名恐惧。因为无论是骄傲还是恐惧,最大的作用或许只是妨害面向未来的视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