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林人努力谋求发展之路 百年文化名村将蝶变

27.01.2016  20:15

  “我们在文化、旅游产业、智力引进等方面正进行积极探索,想努力谋求出一条属于高林发展的特色之路。”1月27日,在网友观察团、驻村清华专家、媒体及村代表关于“高林发展探索”讨论会上,里变村委会(下辖高林村)书记张泰学这样说。据了解,面对“劳动力”外出、村庄空心、土地闲置等问题,高林村正在积极探索筹备成立文化发展股份公司及乡村旅游合作社等项目,试图找出一条脱贫奔小康的特色之路。

   百年文化名村积极谋求脱贫之道

  在实地探访结束后的讨论会上,里变村委会(下辖高林村)书记张泰学向网络大咖们介绍了近年来高林村在致富脱贫道路上的努力与探索。他介绍说,发展的问题其实困扰了高林好多代人,自1730年建村到2016年近300年间,高林村总体来说经济上是比较落后。而近年来,不管是外出的人员,或长居村里的村民,都齐心协力把智力投资、文化保护规划和发展项目作为探讨和追求的目标。

  据村支书张泰学介绍,多年来,村里很多有志之士都希望带领群众脱贫致富。但首先要有路子,路子怎么走?自改革开放以来,高林人都在不断摸索,但成效甚微。而自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开始,村干部经常会主动召开全村春节座谈会;而自2000年至今,每年大年初一都会召开春节座谈会,这已经成为高林人不可或缺的过年环节。每年的春节座谈会,一些外出人员会带回许多外地乡村发展经验,让村民长了见识、长了知识,慢慢形成了脱贫氛围,开始逐渐出现致富带头人。如多种经营致富后又带领村民进行村貌修缮保护的张熙典;个体沼气专业大户张昌越等。

  2005年,全村动起来,村干部和广大村民积极配合,将长期丢荒的400多亩坡地按30年年限承包给外面的公司,虽然承包金没有多少,也带给高林一定的经济收入。同时村里还修建水塔,完成了水网、电网等基本生活设施。

  2006年开始,在定安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下,长期参加琼山、海口文明生态村规划设计的该村外出人员张昌赋,应邀参加高林村、龙梅村等五大定安县历史文化名村设计和宣传活动,村民们开始有意识、有目标地开展历史文化名村的系列工作;注重古建筑保护,严禁破坏发生,村里经常开展各种文化活动,努力建设文明生态村。看到村里一系列的努力,不少外出人员纷纷提供捐助。这也让高林村在很短的时间内完成了修路、排污等基础设施建设。

  近年来,高林在传承优秀文化的基础上,发展精神文明,荣获了“2007-2010年海南省文明村示范点”;淳朴的民风、深厚的底蕴、整洁的环境让慕名而来的各界人士越来越多。

  引进智力支持 清华博士带团驻村

  2015年,正在攻读清华大学城乡规划系博士学位的万涛来到了高林村。经过对该村的深入了解,村子里不仅文化氛围浓厚、古建筑独特,而且也有很多外出工作的有志之士返乡提供智力和经济支持。为此,他立刻拟定了高林村的发展计划:“耕读文化、成立合作社、打造股田计划和民宿计划”,以文化带动经济,成立公司带全村发展。

  据万涛介绍,“民宿计划”是由承担高林规划工作的清华苏腾博士提出的,旨在盘活村民村庄闲置老宅,以民宿的形式加以保护并带来相关收益。而“股田计划”是建议将村庄零碎的承包地以股份的形式加入村民合作社,连片的土地可开展现代农业或休闲农业经营、解放乡村劳动力,以“三产促一产”。

  万涛说,早在5年前,高林村人就已经有了一个发展构想,就是将世界各地的高林人汇聚一起,共同为高林出力,同时分享高林发展红利。但这中间需要一个平台,需要将高林“新乡贤”引回的平台,内外配合,让全体高林人共同谋划古村的保护与发展。目前在定安县委县政府的支持下,高林村成立了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自治小组,小组成员由每个“香炉”(家庭)推举一名小组代表,共同议事决策。同时,由相关常任理事及专项理事负责召集会议及执行策划,而这个小组的第一项便是成立文化发展股份公司及乡村旅游合作社。目前高林村全村上下正在商讨相关细节,起草章程,争取在2016年春节全村高林人大会上予以表决。

  上下齐心高林期待明天“蝶变

  在讨论会上,高林村张岳崧基金会会长张贵介绍,高林村一直有重视教育的优良传统,每一家将孩子教育问题视为最重要的大事儿,他们认为只有通过教育,才能让家族兴旺。

  张昌赋介绍称,高林村是探花的故里,这里文化氛围浓厚,几十年来村里、邻里之间互帮互助,没有发生过一起重大纠纷事件,而这些均得益于优良的村风、家风、民风。长期村风的熏陶感染,加上当地政府的大力扶持和高水平的智力支持,高林村一定会尽快走上脱贫奔小康的康庄大道。( 马伟元 孙令正)

编辑:叶霖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