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亭县毛感乡举办第二届山兰节 发展乡村旅游促脱贫

29.11.2016  01:06

      保亭乡村旅游发展如火如荼,脱贫路子就在脚下,试看“旅游饭”给保亭老百姓带来无限惊喜。保亭旅游委供图

    “今日喜收山兰稻,加工碾米白鲜鲜,节日煮粑又绑粽,家家快乐好过年。”11月27日,在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毛感乡南新村,一场以山兰节为主题的乡村节庆活动,吸引了3000名群众和游客前来参加,为宣传原生态稻作文化和当地绿色旅游资源助力提气。

      乡土节庆经济受“追捧”

      南新村是个黎族村庄,也是个移民村小组,全村27户100多口人,却只有37亩旱田。由于田地长期缺水,村民除了种植些许水稻外,因地制宜发展山兰稻和四菱豆等特色农作物。

      “南新村虽然人多地少,却有着天生的生态环境和旅游资源。”村小组组长、黎族妇女朱兰香说,我们村庄靠近毛感溶洞和仙安石林,近几年来这里的游客日进增多,知名度也在逐渐提高,所以村里萌生了举办山兰节的念头,依靠旅游资源,发展乡村旅游来带动村民脱贫。

      27日上午,毛感山兰节在南新村山兰坡上正式拉开序幕。山兰坡下,黎族村民早早就摆起了一排特色美食摊:山兰酒、山兰稻、山兰米、竹筒饭以及五脚猪、黄牛肉、石鲮鱼和山果等特色产品琳琅满目,引得外来的游客有的相互品赏,有的争相抢购。

      而山兰节的主打活动是民俗表演,舞台是收割后的山兰地,四周是用竹子和山兰稻穗搭起的看台。村民们顶着暖暖的冬日,载歌载舞,自编自导自演了《山兰园》、《爱劳动》等丰富多彩的节目。而来自乐东、昌江、东方、五指山的黎族苗族歌手和当地黎族苗族村民赛起了山歌,让人们听到了原汁原味的“天籁之音”。

      与此同时,黎族村民们还举办了激流抓鸭、水中捕鱼、童趣抓泥鳅等乡土气息浓厚的特色活动,趣味横生,热闹非凡。晚上,熊熊的篝火点亮了夜晚,村民和游客在100米的长桌宴上一边愉快地品尝了当地的美食,一边欣赏保亭黎族竹木器乐乐团的精彩表演,使现场观众和八方来客大饱眼福,大呼过瘾。一整天,人们赏山兰稻、品山兰酒、醉山兰情。

      乡村旅游促脱贫

      记者了解到,这是毛感乡举办的第二届山兰节,在此之前,该乡已相继举办了山兰节、鱼猎节、赛歌会以及母亲节和父亲节等乡土节庆活动。“以乡土节庆为媒介,让农民富起来,是近年来毛感乡探索打造的一个经济模式,也是一条致富新路。”保亭县政府相关负责人如是说。

      毛感乡地处保亭生态保护核心区,也是保亭县的重要水源地,不能大砍大建,如何带领村民致富呢?结合实际,毛感乡委乡政府提出了乡土节庆经济的模式,希望借助一系列的乡土节庆活动,调整优化产业结构补短板,推介宣传毛感,带动农民从农业转变为旅游业的经营,促进农民增收。

      “通过举办系列节庆活动,让更多人认识毛感的自然资源和人文民俗,吸引更多的游客到毛感旅游。同时开放村民的心态和眼光,让毛感乡通过乡村游,村民们通过民宿、农家餐馆等方式参与到全域旅游的建设中来,通过旅游扶贫富起来。“毛感乡乡长王魁说。

      记者从保亭旅游委了解到,保亭美丽乡村旅游发展规划已经通过专家评审,部分项目正在实施中。“保亭八村管区风光如画,我们计划整合八村的木棉、古榕、瀑布等旅游资源,打造成一个无门票的乡村旅游点。”保亭旅游委负责人告诉记者,政府将引导农民建设民宿,出售特色农产品,促进农民积极参与乡村旅游,辐射村庄发展,带动农民增收致富。

      保亭番庭村是今年保亭打造美丽乡村建设的重点项目之一,也是保亭精准扶贫的举措之一。今年保亭旅游委投入资金400余万元,对该村进行立面改造并建设旅游基础设施。今年6月底,由番庭村村民集体自主运营的三弓黎客家园乡村旅游开门迎客。开园以来,番庭村已接待游客千余人次,其合作社营业额约20万元。在政府的引导下,番庭村还成立了村民旅游经济合作社,包括贫困户在内的58家农户全部成为股东,实行年底分红,预计能分到5千元-1万元。

      保亭乡村旅游发展如火如荼,脱贫路子就在脚下,试看“旅游饭”给保亭老百姓带来无限惊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