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亭偏远黎族村落办“微商”叫卖村里土特产

26.11.2015  19:36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发展,“微商”已成为一种新的电子商务平台,就连偏远的黎村也悄然办起“微商”叫卖士特产了。

  “我们开通了‘我为村里卖特产’的微信公众号了,并已组建了100余人的微商宣传团队和货源组织小组。”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南林乡罗葵村党总支第一书记王则亮今天告诉记者。

  野生红藤籽是南林乡的一大特色农产品,也是当地群众的一项收入来源。去年6月,罗葵村村民陈海涛凭借自己在外务工时学到的加工技术,在家里开了一间小作坊,专门收购和加工红藤籽。但是陈海涛很苦恼,他告诉记者:“没有大厂家收购,销售渠道不畅,收益和利润也没多少,一年也就是一两万元吧。

  好的产品却没有好的销路,这让很多像陈海涛一样回乡创业的年轻人遭遇了创业的困难。

  “罗葵村有4万多亩的热带雨林资源,山里面的宝贝非常多,但因为交通不便,信息不畅,很多老百姓手中的宝贝没有变成商品。”王则亮介绍道,为了解决罗葵地区特色农产品销路不畅的问题,今年11月罗葵村委会充分运用“互联网+”时代的营销模式,专门开通了“我为村里卖特产”的微信公众号,借助大众熟知的微商平台,宣传和销售罗葵地区特色农产品。

  目前,罗葵村委会还跟县里的一些快递公司对接,设立快递服务网点,解决产品的运销问题。(记者易建阳 特约记者黄青文 通讯员黄亮 黄秋娜)

编辑:陈少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