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亩产论英雄”与海南经济转型发展

03.03.2015  18:24

      在经济发展新常态条件下,海南发展再不能简单地以经济总量算笼统账,要算亩产投资、亩产经济效益、亩产社会效益的精细账,树立“亩产效益论英雄”的发展观、政绩观,这是海南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实现经济提质增效的必由之路。

      2014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要充分认识到新常态下发展条件的变化,把转方式、调结构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以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为中心,大力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省委书记罗保铭多次强调“以亩产效益论英雄”,即海南的发展再不能简单地以经济总量算笼统账,要算亩产投资、亩产经济效益、亩产社会效益的精细账,树立“亩产效益论英雄”的发展观、政绩观。

      “以亩产效益论英雄”的深刻内涵

      “以亩产效益论英雄”,实质就是将农业生产领域的“亩产”概念引入其他发展领域,鼓励地区与企业用最小的单位土地等资源消耗实现综合产出和效益最大化。“以亩产论英雄”理念的倡导和实践,其核心要义是正确处理经济发展同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力改传统的粗放经营模式,改变高投入、低产出、高消耗、低效益的不良状况,以效益好、速度快、素质优的协调发展的物质增长,去推动社会发展、人类进步与环境和谐。

      以亩产效益论英雄,首先体现了新常态下转方式、调结构的客观要求。它所蕴含的发展理念,就是在面临经济下行压力,同时资源环境约束不断加剧的形势下,坚持注重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坚持注重提高竞争力,坚持注重可持续的集约发展。其次,以亩产效益论英雄,是保护生态环境、提高生态文明水平的必然要求。以亩产效益论英雄,实质是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而高税收、高就业、高生态效益的发展,是保护生态环境和提高生态文明水平的现实路径,它符合当今绿色、低碳、包容性发展的时代要求和人民期待。其三,以亩产效益论英雄还是正确发展观、政绩观的内在要求。这一发展理念,强调海南要求领导干部树立正确的发展观和政绩观,是追求有质量、有效益、可持续的发展,是以就业充分、效率提高、结构优化、生态优先、投资回报率高、资源配置更科学为支撑的发展。

      “以亩产效益论英雄”确立新常态下海南经济发展方式

      “以亩产效益论英雄”将发展理念、发展模式、发展导向融于一体,确立了新常态下海南实现经济提质增效的有效发展方式,对海南实现国际旅游岛建设的发展目标具有决定性支撑作用。

      更加注重结构优化的经济增长。根据结构经济学理论,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使得社会分工越来越细,国民经济部门越来越多,经济结构日益错综复杂,经济效益不断提高。《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规划纲要(2010-2020)》设定到2020年第三产业增加值和从业人数比重均为60%。经过几年努力,海南在结构优化方面已经取得可喜成绩,在2010年三次产业比重首次实现从“三一二”转向“三二一”,到2014年三次产业比重预计为48.8:27.1:24.1,第三产业从业人数比重预计达44%,距离60%的目标仍然任重而道远。另外,作为产业集约集群发展的载体,海南的5个国家级、6个省级园区是产业发展主力军,但还未有一家进入全国产业园区100强。所以,在新常态下提出以亩产效益论英雄,就是坚持亩产效益是硬道理,就是要求海南必须更加注重结构优化的经济增长,调动和协调社会再生产的内在力量,补足短板、发挥优势,努力实现国际旅游岛建设的既定目标。

      更加注重生态良好的经济增长。关于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的关系,习总书记曾生动形象地指出:“我们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而且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从生态经济学来看,要实现二者的和谐平衡,必须要求企业经营者按照费用最小化的原则节约使用自然资源,从根本上减少自然资源消耗和保护生态环境。目前,海南总体环境全国一流,但环境隐忧不容忽视。海南陆地面积小、资源有限、生态脆弱,特殊的省情决定海南必须走一条“亩产效益论英雄”导向下的精细开发、集约开发、生态开发、可持续发展的路子。

      更加注重民生改善的经济增长。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是保障和改善民生。海南近年来坚定不移保障和改善民生不动摇,按照保住基本、兜住底线、促进公平的原则,民生状况明显改善。但是,民生改善无止境,海南仍存在差距和不足。2013年海南人均GDP为5703美元,比全国人居GDP的6767美元低1000多美元,全国排名21位;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2929元,全国排名16;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343元,全国排名18。税收、就业、民生、经济实力的源头活水来自产业,在“以亩产论英雄”理念指导下,从追求每亩土地的投资强度到考察每亩土地的利税产出、就业带动,必然有利于民生改善,实现更注重民生改善的经济增长。

      “以亩产效益论英雄”引领实干兴省

      海南正处在加快科学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全省上下要“以亩产效益论英雄”引领实干兴省、实业兴省,抓住新的历史机遇,以建设国际旅游岛为载体,转变发展方式,走绿色发展、绿色崛起之路,着力构建具有海南特色的服务型经济、开放型经济、生态型经济,变潜在的资源优势为现实的产业优势和其他经济竞争优势,实现海南的产业升级和经济转型,不断开创海南发展的新局面。

      ——设立招商选项标尺。欠发达的省情,现阶段还主要依靠扩投资上项目来拉动经济增长、调优产业结构。今天的投资结构就是明天的竞争力和经济结构,要坚持适度的投资拉动不动摇,以增量优化带动存量调整,以项目结构带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因此,招商选项必须有利于优化投资结构、转变增长方式,把亩产投资、税收、就业、能耗、排放作为优选项目的标尺。要强化“以亩产论英雄”意识,政府在项目入驻时要主动把握其综合产出,算好投资项目的就业账、环境账、税收贡献账、产业配套账,让有限的资源发挥最大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促使项目最大限度发挥稳增长、促就业的积极作用,进一步夯实财政增收、富民惠民的基石。我们必须提高招商项目用地门槛,从“招商”向“选商”转变,重点引进科技含量高、投资规模大、经济效益好、污染程度低的优质产业项目,将有限的土地资源、优惠政策、基础设施配套、公共服务等向优势项目倾斜;投资强度一定意义上决定了项目的科技水平和经济价值,在项目前期审核上要看投资强度,确保在使用资源时追求经济的速度、质量、效益的统一。

      ——确定结构调整方向。从产业经济学理论来看,以增加亩产效益来促进产业发展,可以实现资源在各产业之间合理配置、促进资源的使用效率不断提高以及具有较强的结构转换能力。根据“配第-克拉克定理”,随着产业结构由低端向中高端升级,由于产业关联度不断提高、产业链不断延伸,根据投入产出理论,资源要素由于在产业间实现了高效配置,会导致产值、税收、就业等相应的产出增加,而能耗、排放、污染等则降至最低,即综合产出效益最大。比如,三亚“千古情”项目,由于演艺、旅游、特产销售、特色餐饮等产业链条的作用,2014年上半年即实现税收2000万元,亩产186万元,提供直接就业岗位600个;洋浦形成以石化为主的产业集群,2013年产值254亿元,税收17亿元;亚龙湾目前已建成亚洲知名的高端休闲度假酒店集群,成为国际度假品牌;澄迈生态软件园,2014年上半年实现产值59.7亿元,平均亩产664万元,带动4500多人就业。我省的三亚、澄迈、文昌、昌江先后获得国土资源部“国土资源节约集约模范市县”称号,要实现以亩产效益论英雄,必须把用最少资源产出最大综合效益作为结构调整的方向。

      ——优化产业结构。最核心的支撑在于产业振兴。海南要立足省情,重点发展符合海南特点的绿色产业、低碳产业、循环产业,不断优化产业结构,增强经济动力。在农业领域,要继续做精做强做高南繁育种、天然橡胶、冬季瓜菜、热带水果等国字号农业品牌;要壮大以洋浦和东方为主战场的油气化工产业群和以阿里巴巴、腾讯等领军的信息产业群;要抓住中央加快培育旅游、养老、医疗、养生、文化体育等新的消费增长点、促进大众消费的契机,构建条件更佳、服务更优、吸引力更强的消费承接地;要紧密配合国家海洋强国战略的实施和海上丝绸之路建设,将持续推动南海开放开发,为海南扩大海洋投资、发展海洋产业、新增海洋税源提供巨大空间和战略机遇。

      ——强化政策导向。一是建立健全“亩产论英雄”的导向机制。每年年底可在媒体上定期公示销售亿元以上企业亩均税收、亩均销售各前50强名单。也可把“亩产论英雄”扩大到“单位能耗效益论英雄”、“单位排放效益论英雄”,按年在媒体上公布单位排放的产出效益情况。可根据亩产效益设立奖励制度,推动企业集约发展、创新发展、和谐发展,突出节约集约用地、节能降耗减排和科技创新。二是建立健全“亩产论英雄”的约束机制。从制度建设入手,严把用地指标安排、项目准入、履约管理等环节,建立严密、规范的管理流程,形成强有力的“亩产论英雄”约束机制。三是建立健全激励机制。建立以“亩均贡献率”为核心的考核指标体系,包括亩均投资强度、亩均销售收入、亩均税金入库、亩均就业岗位等指标。四是建立健全执法机制。强化生产者环境保护的法律责任,大幅度提高违法成本,创建全国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

      (作者系海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