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安建“互联网+特色农产品”新平台助农致富

07.08.2015  11:26

  远远望去黄竹镇周公村,一片片荒野上仿佛披上了一层浓绿的新装,这里种植着大片的柠檬树,黄色的柠檬挂满枝头,鲜艳诱人,一片丰收喜悦的景象。

  周公村委会干部谢南云指着远处的一大片柠檬树,她告诉记者,周公村这片荒野上的土质肥沃,阳光充足,种出来的柠檬鲜嫩多汁,如果打开了这个销路,周公村能成为名副其实的柠檬村。对于小村庄的发展,谢南云心里充满了希望。

  “去年,柠檬销路特别好,能卖到六七块钱一斤,农民尝到了甜头,很多人都开始着手种植柠檬,但是今年的柠檬价格突然降价,市场的销路没打开,很多周公村的农民都一筹莫展。”谢南云介绍说。

  听说了周公村农民遇到的难题后,黄竹镇的大学生村官曾祥聘突然灵光一现,他曾经在大学生村官的一个微信群里看到过几个大学生搭建的一个互联网销售平台,他就想,能不能通过当红娘牵线搭桥,让老百姓和销售商之间打开这个沟通渠道?这样不仅让销售商能收购到高品质的柠檬,还能为农民打开销路,解决柠檬销售的问题。

  心里萌生了这个念头后,曾祥聘立马行动起来。他第一时间联系上了这几个创业的大学生,并且和周公村委会的书记开始商讨柠檬的销售问题。通过大学生村官微信群发布黄竹镇柠檬信息,他们联系了海口仨农果业有限公司的人员来到田间地头,以2.2/斤的价格,成功收购了2千多斤柠檬。

  采访中,曾详聘告诉记者,此次他通过的互联网平台是“村里巴巴网”,隶属于海南村联网络科技有限公司,这一平台充分发挥大学生村官在农村一线的优势,发展社区支持农业模式,促销促收,实现农民增收致富。网站主要发布农特产品供求信息、乡村旅游咨询和农村代办业务等服务,同时也提供农资农技服务、乡村市场开发媒介宣传、农产品信息服务、三支一扶工作、农民就业信息于一体的服务于农村的互联网综合性平台。

  曾祥聘表示,定安是传统农业大县,富硒的土地上种植出的特色农产品受到人们的亲睐,但是,如何将这些特色农业产品推向市场,“互联网+”模式是最好的选择。

  “这次通过互联网平台买柠檬只是一种尝试,以后我们还想将这种模式延伸到其它的产业,这样不仅可以实现农民与市民,农民与农民,农民与企业的无缝对接,交流农村的发展经验,还可以整合村庄资源,发展镇域经济,传播致富信息。”对这一新的发展模式,曾祥聘信心满满。(王伦)

编辑:叶霖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