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反腐论述接地气 释放新信号

13.01.2015  17:20

  中新网1月13日电 香港《大公报》13日刊文称,中纪委五次全会前夕,由中纪委和中央文献研究室共同编辑的《习近平关于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论述摘编》出版发行,摘录了习近平有关廉政反腐的216段论述,其中许多是第一次公开发表,有着丰富的内涵。

  其一,从中可以看出中央对腐败的严峻形势、存在突出问题都有着务实细致的体察,有着坚定的决心和清晰的解决思路,具有极强的现实针对性和指导性。习近平高度强调了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的重要性。

  分析称,从十八大以来查处的周永康、徐才厚、令计划等人的腐败案件来看,几乎都存在着各种违反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的问题,造成了极为恶劣的政治影响。习近平将维护党纪放在突出位置,是十分必要的,也纠正了以往在反腐问题上的错误倾向。

  再譬如,关于用好巡视利剑,习近平指出,“不管级别有多高,谁触犯法律都要问责,都要处理,我看天塌不下来。”“不能底下案件成串,他还当着太平官,好官我自为之,有问题不报告、不反映、也不惊动,这不行。”“不能看人看地方下‘菜碟’,对领导同志工作过的地方,不能投鼠忌器,要全部扫描。”这些论述,既是为反腐工作解放思想,打破禁区,更是一种巨大威慑。

  其二,从中可以看出中央反腐工作机制的严密性,折射了中央对反腐败的重视空前、力度空前。习近平的这些讲话发表场合不一,有的是中央全会、中纪委全会,有的是政治局常委会会议、听取中央巡视工作领导小组汇报,有的是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会议、参加地方党委常委班子民主生活会、同中办干部职工代表座谈。

  文章表示,这种整合运用了各种机制、力量,多管齐下,形成了反腐的强大合力,是反腐取得巨大成绩的重要保证。

  其三,从中可以看出转变文风的新气象。这些论述,既有对“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等传统廉政哲学的弘扬,也有许多通俗易懂的表述,甚至有网络时代的语言特点,如:不能让党纪党规成为“纸老虎”、“稻草人”;有的楼堂馆所穿上“创业大厦”、“研发中心”等马甲;中央给了巡视组尚方宝剑,是“钦差大臣”,是“八府巡按”,就要尽职履责;“那些大贪巨贪,最后不就当了一个财物保管员吗?就是过了个手,最后还要还财于民、还财于公”。

  该文指出,这些论述亦庄亦谐,雅俗兼备,十分接地气,这是当前反腐败工作赢得群众理解、信任与支持的原因之一。(马浩亮)


相关报道:中纪委网站摘登习近平反腐论述
                    盘点习近平执政以来三大建树:铁腕反腐赢得民心
                    美前高官关注习近平新战略 强势推反腐和经济改革
                    习近平亲民与反腐:软的更软、硬的更硬
                    习近平反腐"撂重话" 对官员严格"限权"
                    华媒:习近平反腐“撂重话” 对官员限权将成方向
                    习近平再度发声反腐 专家称建制度、抓实效系重点
                    习近平:反腐倡廉 必须反对特权思想、特权现象
                    习近平:反腐要坚持“老虎”“苍蝇”一起打
                    习近平屡提反腐关系存亡引热议
                    习近平提反腐关系存亡引热议 新领导层值得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