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关于文艺工作的基层情结

05.01.2016  18:38

  1988年5月,习近平到任闽东,经过广泛、深入的调研,他提出用文化建设的方式改变贫穷的现状、传播“闽东之光”。在习近平的关心和推动下,展现闽东风土人情的电视音乐片《山海的交响》获奖无数、家喻户晓。在福建期间,习近平还高度重视畲族文化的保护发展,着力打造畲族博物馆、畲族研究会和畲族歌舞团等平台。他用心血汗水浇灌闽东文化,继往开来,积极作为,使闽东之光四海远扬。

  从河北到福建,从基层到中南海,从与基层作家的交往到文艺座谈会上发表讲话,习总书记始终对文艺工作怀有深挚的情感,始终与基层文艺工作者休戚与共、心心相印。

  基层历练,涵养文艺情结

  2014年1月12日,石家庄市作协副主席康志刚在其新浪博客上发表了习近平的叙事散文《忆大山》。此后,这段30多年前的深厚情谊,逐渐为更多人知晓。

  1982年,习近平任河北省正定县委副书记时,结识了当地作家贾大山。两人一见如故,在日后的交往中如高山流水般相知相敬。《忆大山》一文中,有许多细节令人倍感温暖,比如,总书记当年经常和贾大山促膝长谈,有时深夜院门关了,他们就一人先蹲下,另一人站上肩头,从大铁门上翻过。比如,贾大山是总书记到正定后第一个登门拜访的对象,而在贾大山垂危时,总书记又专程前往正定,两人执手相望,留下了贾大山人生的最后一张合影。

  贾大山是深深扎根于人民之中的优秀作家,正如习近平的评价:“他从来也没有把自己的命运与党和国家、人民的命运割裂开。”“他更没忘记一名作家的良知和责任。”习近平对贾大山的深情悼念,体现出总书记对广大作家的尊重、信任和爱护,以及对文艺工作的深切期待。

  2013年3月19日,习近平履新国家主席不久,在接受金砖国家媒体联合采访时他表示“我爱好挺多,最大的爱好是读书。”检索可见,习近平爱读书至少可推溯到1969年。当年16岁的他在黄土高坡上,开始知青生涯,读书不辍。老乡们记得,他“带一箱子书下乡”,在煤油灯下看“砖头一样厚的书”,“有时吃饭也拿着书”。

  40余年后,已经是国家主席的习近平,用亲身经历鼓励青年人多读书。他引经据典的讲话风格,博古通今的丰富涵养,都显示出基层历练的印记,展现出极具“文艺范儿”的个人魅力。

声明:所有来源为“海口晚报”、“海口网”的内容信息,未经本网许可,不得转载!本网转载的其他文字、图片、音视频等信息,内容均来源于网络,并不代表本网观点,其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您发现本网转载信息侵害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0898-66835631(传真),我们将及时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