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东问题村变最美乡村 海南各地代表接受震撼心的教育

10.07.2015  10:44

      原标题:看得见的巨变震撼心的教育

      亲眼见证乐东的巨大变化,让来自全省各地各部门的代表们接受了一次入心入脑的“三严三实”教育

      7月8日,参加全省践行“三严三实”真抓实干促发展现场会的代表,实地考察位于乐东黎族自治县莺歌海镇的国电西南部电厂。本报记者武威摄

      整洁的村庄、干净的街道、如火如荼的项目建设工地、对村情民情烂熟于胸的基层干部、老百姓自然流露的笑容……7月8日、9日,来自全省各地各部门的200多名代表,包括各部门、各市县的“一把手”们,走进乐东的田间地头、城镇乡村,用眼睛去观察、用手去触摸、用心去感受这片土地发生的变化。

      正如一位代表所说,走进乐东的过程,是一次心灵被深深震撼的过程,更是一次接受深刻教育的过程。对于如何践行“三严三实”、做好基层工作这个重要课题,乐东大地给出了响亮的答案。

      “问题村”变身“最美乡村”

      走进佛罗镇丹村,一栋栋别墅式的楼房拔地而起,12公里长的水泥硬化村道纵横交错,6公里长的绿化带翠意盎然。在村委会的文化室,诗词歌赋、黎锦、书画、剪纸、摄影展示传递着浓厚的文化气息。据村支书介绍,从恢复高考至今,村里已经走出700余名大学生。

      省委书记罗保铭、省长刘赐贵率代表们走进“美丽乡村”,与村民拉家常,叮嘱村干部下一步关键是要带领村民增收致富。“这里有文化积淀,有活力,是一笔宝贵的财富,要争取建设全面奔小康的示范村。”

      村政务服务点的一个服务项目吸引了不少代表们的注意。“大中专毕业生户口‘非转农’?”“别的地方都是‘农转非’,这里办‘非转农’,有人办吗?”代表们议论纷纷。

      “最近刚为3个今年毕业的大学生办了‘非转农’业务。”丹村的大学生村官何大海解释说。过去,人们都想跳出“农门”,离开村子;现在,村里种瓜菜、兴文化,经济发展起来了,村容村貌变美了,年轻人创业就业的机会也多了,不少大学生毕业后都选择回到家乡工作或创业。

      大学毕业生回流的背后,是这座曾经远近闻名的“问题村”,如今已经变成远近闻名的“中国美丽乡村”、“中国传统村落”、“海南十大最美乡村”,成为了乐东新农村建设的一个缩影。

      “乐东的变化是翻天覆地的。”省社科联党组书记、主席赵康太还记得,自己第一次来到乐东大约是在1998年,当时的乐东县城只有一条像样的街道,两旁的民居大多破旧不堪,更别提各个乡镇、农村的人居环境了。现在,一位丹村村民告诉他,家里刚刚盖起了三层小楼,花了60万元,全靠自家种植的热带农作物的收入。在党和政府的有力领导和亲切关爱下,他的亲戚、朋友也逐一走上了发家致富之路。

      许多代表自己亲身见证乐东的变化还不够。观看讲述乐东巨大变化的专题片《乐东之变》,省水务厅厅长王强就在打听怎么拿到一张光盘,想带回厅里去让全厅党员干部一起学习。“乐东开展工作,包括这个片子里,没有任何大话、空话、套话,都是实实在在的工作,这对我们就是最好的教育。”他说,虽然水务工作现在面临不少困难和问题,但是当初乐东困难也很多,只要学习乐东不怕困难的精神,把工作抓实、抓到底,就能扭转水务工作的现状,“我们一定要有这个精神,树立这个信心”。

      贴近群 众就要贴心服务

      乐东的奇迹是怎么创造出来的?行走在乐东的代表们也在不断探索答案。

      在九所镇乐罗片区便民服务代办点,人们看到了行政服务的效率和服务水平。通过实行“一站式办公”,有效解决了“拖延办、多头批、重复跑”的问题,使政府服务方式有序化、超市化,提高了服务工作效能,让群众足不出村、进一道门办完涉及日常生活的主要行政事项。

      翻翻代办点内详实的服务手册、点击一下电子查询平台,与会代表们对这里服务的便利化啧啧称赞。罗保铭表示,“所谓贴近群众,就是群众需要什么,你能够贴心地替他服务。”

      省住建厅厅长丁式江感慨,乐东注意综合施策,领导重视、广泛发动、落实责任、建立机制,把党委、政府的一项项工作都落到了实处。而党员干部作风的变化,为开展工作提供了坚强的保证。

      “乐东实实在在把工作做在了全省行政审批改革的前面。”省政府副秘书长、省政务服务中心王静说,我省行政审批改革下一步的重要内容,就是把全省一张审批网延伸到每个镇、村。在目前全省还没有普遍延伸到村的情况下,乐东不等不靠从百姓需求出发,通过上级政府授权,做到了政府帮百姓“跑腿”,提供服务便利,解决了难题,凝聚了民心。

      仅用35天,就解决黄流商贸城棚户区拆迁改造这一严重困扰和限制当地发展的“老大难”问题,让生长并长期工作于此的东方市委书记吉明江特别有感触。“15年前我担任黄流镇委书记时,就想做这个棚户区改造项目,但因为拆迁户数多、矛盾大、资金紧、维稳任务重,始终下不了决心。”看到今天的黄流商贸城棚户区已经完全拆除,建设工地紧张忙碌,他深感欣慰,也深知不易。

      “做工作就是要像乐东一样,抓实、抓落地,抓到最基层,最大限度调动群众积极性,才能把工作做到位。”省农信联社理事长吴伟雄说,做经济工作尤其需要这样一抓到底的作风。

      筑坚强堡 垒聚强大动力

      国电西南电厂厂区内,机器阵阵轰鸣,那是刚试运行的1号机组的强劲“脉动”。罗保铭、刘赐贵代表省委、省政府和全省人民,感谢为此付出巨大努力的乐东干部群众和日夜奋战的企业员工。话音刚落,现场响起热烈的掌声。在场的每个人,都能深切感受到西南电厂落地投产的来之不易。

      从引发多起群体性事件,到“没丢一根钢筋”、周边群众积极参与支持,与企业共同创造了国内最短工期记录……西南电厂项目建设中的前后反差,也许最能集中代表在乐东发生的转变。就像电厂总经理厉云蓬所说,电厂的顺利建设,关键在于得到了海南省和乐东县党委政府等方方面面的鼎力支持,得到了当地群众的理解和爱护,才有了这么好的投资环境和建设环境。

      “走进乐东,不仅是简单地学习乐东的具体做法,而是要始终带着问题,结合自己的工作来思考,来接受教育。”万宁市委书记张美文在参加现场会的过程中,看到了每个地方的共同点,那就是领导干部都主动到田间地头、项目一线和百姓打交道,切实把工作重点向基层倾斜,把项目建设、各项改革与百姓的利益很好地结合起来,从而真正密切了党和群众的关系。

      在现场会上播放的专题片《乐东之变》,将乐东对这个问题给出的有力答案进行了全面总结,也让千家镇抱梅村党支部书记、土生土长的乐东汉子杨必雄在会场上热泪直流,情不自禁地回忆起在各项工作推进过程中,基层党员干部深入基层、深入群众,用一步一个脚印写下了“工作台账”,完成了交给人民群众的“工作答卷”,深感不易却也倍感安慰。

      亲身感受乐东之变后,海南师范大学党委书记李红梅深有感触地表示,有一些领导干部认为,抓党建是“虚”的,不如抓发展、抓经济来得实在,但乐东的实践证明了,抓党建与抓发展不是“两张皮”,没有坚强有力的基层党组织,发展的良好环境无处谈起。

      佛罗镇丹村的妇代会就是带领百姓奔小康的基层堡垒之一,其带头组建的哈密瓜专业合作社年创收300多万元。听到这个消息,刚刚从北京中央党的群团工作会议会场归来的省妇联主席刘锦笑逐颜开。“习近平总书记昨天刚在会上要求,‘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团组织要切实保持和增强党的群团工作和群团组织的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把广大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追求汇聚成强大动力’,今天来到乐东就充分感受到群团组织在基层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的巨大作用。”她说,群团组织只有用踏踏实实、深入群众的工作作风,形成一条坚实的纽带,才能将干部群众紧紧维系在一起,推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欣欣向荣。

      (海南日报抱由7月9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