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克兰局势让各国军火商嗅到钱味

22.07.2014  19:56

  中新网7月22日电 战功彪炳的美国少将巴特勒曾说:“在那段岁月里,我基本上都在为大财团,为华尔街,为那些银行家们提供最坚定可靠的支持和拥护,说实话,我就是十足的骗子。”台湾《中国时报》22日刊文称,战争是一门大生意,自古有之,但像现代的军工复合体主导一个国家的外交、军事走向,这是历史新页。而目前处在风暴之眼的乌克兰,不管未来是冷战还是热战,军火商都是最大赢家。

  分析称,十余年来,美国介入阿富汗、伊拉克战争,让军火商荷包满满,在阿、伊战事暂告一段落后,当遥远的某地方战鼓擂起,敏锐的军火商就会嗅到商机,如利比亚、叙利亚,现在则是处在风暴之眼的乌克兰,不管未来是冷战还是热战,军火商都是最大赢家。

  文章表示,三分之二美国人反对军事介入叙利亚、乌克兰,但主流媒体及一些政客在敲边鼓,要奥巴马硬起来。乌克兰变局,北约国家有了增加军费的借口,先前一般成员国的军费不到GDP的1.6%,北约要求至少须提高到2%以上(目前只有爱沙尼亚、希腊、英国达标),如果要达到2%的目标,意味着北约各国的整体军费将增加25%,这对主要军火商如洛克希德马丁、波音、联合科技无疑是大利多。

  洛克希德马丁执行长说:“乌克兰危机促成欧洲的国防忧虑,我们对整个区域及北约市场有很大的兴趣,当中捷克、匈牙利、波兰及波罗的海国家是我们的焦点。”空中巴士也认为商机可期,乌克兰危机将扭转欧洲国防经费的下降趋势。

  北约东扩是乌克兰变局的主因,从90年代起北约逐步纳入前苏联掌控的东欧国家,美国及西方盟国的红线就在俄罗斯边境,北约东扩让俄罗斯有被逼到墙角之感,这是冷战战略的升级版。1991年冷战结束,军火商发现东欧是一块大肥肉,他们花费5000万美元游说华府让北约东扩,并引诱东欧国家成为潜在的买家。此一决定,可以卖战机,可以卖防空设备,东欧国家纷纷以美式战机取代旧苏联战机,没有钱也不是问题,可以贷款。

  分析进一步称,阿、伊战争估计花费4~6兆美元,过度延伸的帝国面临的是,打不赢的战争,还不起的债务。这段期间,美国前几大军火商从美国政府取得比以前倍增的订单,光是2008年,洛克希德马丁就获得美国国防部290亿美元订单。据斯德哥尔摩国际和平研究所(SIPRI)资料,从2002年以来,全球前100大军火商的业绩成长了60%,前四大为洛克希德马丁、BAE系统、波音、诺斯洛普格拉曼。

  文章指出,美国国防预算虽面临删减,但高端武器系统不受影响,如战机、监测系统等先进项目,此外透过其他特别预算,实则国防经费删减有限,也难怪年初国防预算出炉,洛克希德马丁、雷神、通用电力、诺斯洛普格拉曼等主要军火商,股价创1年来新高。

  分析表示,乌克兰、中东、非洲现在是多事之秋,照奥巴马的说法,美国有最好的“锤子”,但不意谓着要把每个问题当成“钉子”,是说不一定要直接军事介入,但时时舞动这把“锤子”,军火商生意肯定火红。就算前述地区暂时平息,军火商也在亚洲找到商机:美国大肆宣传“中国威胁论”,炒作中国的新型战机,让亚洲国家更换美式新武器,例如洛克希德马丁的F-35战机,造价1.6亿美元,获得澳洲、日本、韩国、新加坡的大订单,其他亚洲国家也有跟进打算。

  洛克希德马丁2000年的营业额是250亿美元,去年的营业额已高达453亿美元;股价从2000年的22美元一路走高到现在的160美元。过去通用汽车最能代表美国,现在看来以洛克希德马丁代表美国也不为过。

  文章最后指出,军火商被喻为“死亡商人”,20世纪30年代美国制造杀人武器被认为是可耻的事,现在则不会感到不安,卖武器是在赚钱,不必管会带来多大悲剧。拿破仑曾说:“有两个杠杆可以推动人们前进,一是恐惧,一是个人利益。”美国就是靠这两个法宝,让军火生意一直旺下去。(叶沂)


延伸阅读:马来西亚代表:乌克兰民间武装向马方移交黑匣子
                    俄军方称乌克兰战斗机曾贴近马航飞机飞行(图)
                    乌克兰公布录音"证据"称乌民间武装击落客机
                    普京称西方挑起乌克兰事件系企图遏制俄罗斯(图)
                    年中策划之乌克兰困境:“东西”夹缝间进退维谷
                    俄再祭“杀手锏” 乌克兰难捱今冬
                    乌克兰飞机“被击落”49人死 总统召集安全会议
                    乌克兰军用运输机被击落 致49名士兵死亡(图)
                    乌克兰民间武装击落军方运输机 报道称30人死(图)
                    评论称美欧低估普京决心 博弈乌克兰问题陷被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