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律宾国家减贫委员会主席代表团来琼考察精准扶贫工作

14.08.2017  18:47

 

菲律宾国家减贫委员会主席代表团来琼考察精准扶贫工作

 

   

 

 

8月1日至4日,菲律宾国家减贫委员会主席黎萨·马萨一行到海南省考察精准扶贫工作。4天时间里,代表团8名成员与海南省从事扶贫的干部共聚一堂,座谈交流心得体会,深入产业扶贫基地看现场、听介绍,共话减贫大计。时间虽短,但海南却给所有菲律宾嘉宾留下了深刻印象:海南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产业扶贫、就业扶贫,为贫困人口提供医疗保障,积极动员社会力量参与扶贫等做法令人印象深刻,菲律宾愿与海南深化减贫交流合作,学习借鉴海南经验,促进实现本国减贫目标。

一、座谈:交流机制创新做法

8月1日,菲律宾代表团一到海南,立即与海南省政府相关部门展开座谈交流,就科学设立减贫机制、农村妇女儿童减贫发展问题与海南省政府,以及扶贫、教育、卫计、农业、住建、人社等多个省直属部门进行交流。代表团一行听取了省扶贫办开展脱贫攻坚工作情况的汇报,对扶贫项目实施的有关问题进行了广泛深入的讨论。座谈会上,黎萨·马萨发表了热情洋溢的演说,对海南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以及富有成效的脱贫攻坚产业发展态势给予了高度赞赏,表示海南在教育扶贫、健康扶贫、就业扶贫等方面的经验和做法都可以拿来借鉴。代表团成员纷纷表示,一定要把海南成功的脱贫经验带到菲律宾,为菲律宾所用,加快本国的扶贫开发进程。

二、实察:深入了解脱贫攻坚项目实施
  访琼第二天,黎萨·马萨主席代表团一行先后来到兴隆热带植物园、海南口味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东澳基地和万宁民丰瓜菜种植专业合作社进行考察。在兴隆热带植物园,黎萨·马萨一行参观了植物观赏区、试验示范区、科技研发区、立体种养区、生态休闲区等五大功能区和咖啡、胡椒、可可及香草兰标准化种植基地;在海南口味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东澳基地,代表团一行参观了口味王的生产车间,并详细询问了贫困员工在厂里的工作生活情况;在万宁民丰瓜菜种植专业合作社,代表团一行详细了解了农业产业扶贫、贫困户劳动力转移就业以及扶贫合作社生产经营情况,与合作社经营者进行亲切交流。

  8月3日上午,代表团一行马不停蹄考察陵水县英州镇润达现代农业示范基地,深入示范基地规划功能分区、检测中心、职业农民培训中心、热带设施农业技术展示中心、中央控制室和蔬菜大棚,实地了解现代农业的栽种、培育方式和农民培训等情况,并详细了解了农业产业扶贫、贫困户劳动力转移就业以及扶贫合作社生产经营情况。陵水县政府向代表团一行详细介绍了扶贫开发工作的有关情况。润达现代农业示范基地负责人向嘉宾介绍该企业参与产业扶贫的经验做法。代表团一行表示,陵水县精准扶贫工作经验值得菲方学习借鉴,菲律宾愿与陵水深化减贫交流合作。

访琼最后一站,黎萨·马萨主席代表团一行参观考察三亚精准扶贫工作。在三亚市民游客中心,代表团一行详细了解三亚如何利用大数据系统远程监管指挥和检查基层扶贫工作情况,并亲身体验利用电商平台购买农产品的全过程,三亚大数据扶贫工作立足实际、精准有效的经验,得到嘉宾的高度认可。随后代表团参观了亚龙湾玫瑰谷景区,现场察看农业产业发展对周边贫困农户的带动成果。玫瑰谷负责人向代表团讲解了农业产业如何与贫困农户实现收益共享的具体做法,黎萨·马萨主席对玫瑰谷的农业产业扶贫模式非常认同,并表示希望与三亚进一步深化减贫交流合作,学习借鉴三亚农业产业扶贫经验。

三、感受:肯定海南脱贫攻坚经验
  在连续实地参观了解海南省脱贫攻坚带来的变化后,黎萨·马萨主席代表团一行对海南的经验做法给予充分肯定。

2016年海南省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的执行力显著增强,制定了《海南省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实施意见》。把脱贫攻坚作为重大政治任务和第一民生工程,加强了各级扶贫力量,下大力从制度体系、责任落实、政策保障、财政投入和宣传培训等方面抓落实,形成了凝心聚力、攻坚破难的良好氛围,取得了举措务实、识别退出精准、责任强化、投入有力和制度健全的进步工作态势,全年共标识脱贫200685人,完成比例为106.58%,净减少贫困人口190421人,完成比例为101.13%;在按照“四个不退出”要求从严把握的基础上,实现100个贫困村脱贫出列,完成5个自然村易地扶贫搬迁;5个国定贫困县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0.6%,比全省农村居民收入增速快1.5个百分点,贫困地区特色产业不断壮大,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社会民生事业加快发展,贫困户自我发展能力明显增强。海南在脱贫攻坚实践中,总结了经验,也呈现了“亮点”:

一是企业带动贫困户就业脱贫。 作为海南省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海南口味王公司秉承“守正”、“积善”、“利他”的核心价值观,承担社会责任,积极响应与配合各级政府的工作,在解决就业与脱贫致富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2015年7月18日,该公司万宁东澳基地正式试产。东澳基地设立之初衷旨在解决东澳镇及周边富余劳动力就业以及贫困家庭脱贫问题,基地投产运营后,实现年产值3亿元以上,创税近千万元,并解决神州半岛安置区周边2000多人的就业问题。为了吸纳更多的贫困人口来厂里就业,海南口味王公司委托海南省人社局和就业局联络组织周边各市县有就业需求的贫困人口来厂里参观,对于有意愿留下工作的可立即安排培训上岗就业。如果是万宁本地的贫困人口,每个月还能拿到万宁市委市政府的就业补贴300元和扶贫补贴200元。目前,海南口味王万宁基地已成功解决贫困户就业447人,主要来源为万宁、陵水、儋州、白沙等市县,月均收入达2400元左右。因为该公司实行的是多劳多得的工作机制,所以月收入最高的可达到将近5000元。另一方面,海南口味王不仅为贫困户提供就业岗位,缴纳五险一金,在农忙时节,还安排假期给有需要的员工回家务农,增加收入。为了防止因病因学返贫,企业专门成立爱心基金,用于资助家庭贫困的员工。

二是产业扶贫“政府+龙头企业+产业基地+贫困户”模式。 2017年5月1日,陵水英州惠农扶贫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和陵水润达扶贫农业有限公司合作建设的陵水现代农业示范基地顺利揭牌,成为推进产业扶贫开发的重要创新,对陵水县英州贫困户进行整镇式帮扶。英州惠农公司股东为陵水县英州全镇15个行政村554户贫困户,公司注册资本1000万元由陵水县扶贫基金会资助,贫困户“免费”成为股东;该公司从1000万元中拨出900万元,与陵水现代农业示范基地共同注资成立润达扶贫农业公司,持有其30%股份。陵水现代农业基地主导润达扶贫农业公司经营,利润将与英州惠农公司按股权比例分配;同时,将优先聘用贫困户到公司就业并进行培训。此外,英州惠农公司余下100万元用于发展自主生产。英州惠农公司进行独立经营,独立核算,公司重大决策和人事安排在政府的监督下进行,年底利润分红也在镇党委、政府的监督下进行。目前公司管理层由当地知识水平较高的村干部担任。按照合作方案,润达农业公司如年利润低于600万元,将优先分配给英州惠农公司180万元,保障其收益水平。而被聘用的贫困户,其月工资预计为3000元左右。陵水县这一扶贫开发模式将使贫困农民适应现代农业设施、技术、资本,使他们对市场体系产生兴趣,让看得见的收益改变他们的观念,完成向职业农民的身份转换。

三是大数据支撑精准扶贫。 三亚自2016年末启动扶贫信息化工作,借助信息化工作方式助力扶贫工作,应用精准扶贫数据库管理系统,突破传统工作模式,通过扶贫信息化系统的健全和完善,在互联网平台上将扶贫工作、农业工作和信息化工作相互结合,为三亚市扶贫工作精准识别、精准帮扶、精准施策提供大数据支持。该系统分为扶贫公众号、精准扶贫数据库管理系统、扶贫农产品种养殖大数据平台、市区村三级电商运营中心、扶贫农产品产销服务中心等五大板块。其中,扶贫公众号就以服务为主的宣传平台,宣传扶贫政策、讲解扶贫故事、推广扶贫经验、引导社会参与;精准扶贫数据库管理系统对贫困户和扶贫工作进行信息化管理,建立和管理贫困户信息的电子档案。包括:家庭成员及基本情况,致贫原因分析,帮扶措施制定,帮扶台账记录,脱贫成效评估。建立和管理扶贫项目的电子档案。包括:扶贫项目与贫困户的关联,因村施策、因户施策、因人施策;扶贫农产品种养殖大数据平台对贫困户农业生产信息进行采集和管理,包括采集贫困户农产品的种植、养殖生产信息。包括:农产品的品种和数量等。跟踪贫困户农产品生产情况,全程提供生产技术服务指导。提示贫困户农产品上市时间,及时告知农产品产销服务中心与线下、线上销售渠道对接;市、区、村三级电商运营中心为农产品销售提供全程解决方案,市级运营中心负责产品推广、线上线下销售、客服和技术支持。区级运营中心负责产品包装和展示、农业技术培训、快递物流仓储。村级运营中心负责信息收集、农产品代卖、贫困户创业指导、网上代购、缴费等便民服务;扶贫农产品产销服务中心为扶贫农产品提供销售渠道,线下平台包括三亚市公益性平价市场、学校、工厂、酒店等企业食堂、餐厅和提供扶贫农产品产销配送服务。电商平台包括三亚扶贫农产品APP、三亚市扶贫农产品产销服务中心店,互动体验包括进店购买、农旅结合、培养线上消费习惯和基地体验四个方面。该平台的建立全面确保扶贫信息的精准及时,建立审核工作流程,动态跟踪帮扶措施,及时督导和提示及提升扶贫工作的精准性和有效性。

四是开办脱贫致富电视夜校和“961017”服务热线。 每期电视夜校内容设计紧扣当前我省脱贫攻坚工作的形势和任务,立足贫困户实际需求,贴近百姓的生产生活。同时,邀请相关领域专家进行电视授课,以电视直播为主,远程教育终端站点重播、点播,网络在线播放,微信推送为辅,每周在海南电视台综合频道播出,每期1小时,不定期重播。为了确保脱贫致富夜校的效果,各级政府都做了明确的收视要求。为了畅通贫困群众诉求表达渠道,在办好脱贫致富夜校的同时,海南还专门设立“961017”服务热线,在电视夜校播出现场,贫困户可随时拨打服务热线,反映问题诉求,相关职能部门负责接听答复,不能当场回复的,在规定时限内进行回复。为了加强电视夜校收视情况的监督管理,海南省政府专门与阿里巴巴合作开发即时通讯系统平台“钉钉”软件配合抓好收视工作。每期节目结束后,乡镇扶贫干部、帮扶责任人、驻村第一书记、村“两委”干部利用至少半个小时时间,现场组织贫困户进行座谈讨论,对一些核心内容还要用当地方言进行讲解,让贫困户进一步熟悉掌握节目宣传的扶贫政策、帮扶措施等,结合贫困户自身特点,探讨脱贫致富门路。同时,各级积极探索电视夜校的正向激励措施,采取适当奖励,多学多得的方式鼓励贫困户参与到学习中。另外,相关职能部门充分发挥各市县农业科技 110 、乡镇基层“七所八站”等直接面对农民、农户的优势,根据夜校节目内容及时进行跟踪服务,开展实地指导,推进夜校成果落地。在九个多月的时间里,全省272个乡镇组织贫困群众在3008个观看点进行了收看,观看人数超过100万人次,确保了帮扶干部和贫困户学有所获、学以致用、学能脱贫、学可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