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为官不为者动真格——重拳治理干部不作为调查

30.09.2015  11:47

  近日,国务院大督查第二批核查问责结果公布。24个省区市依法依规对249人进行问责,给予党纪政纪处分。而在8月底,国务院大督查第一批问题处置结果中,已有7个省对59名干部问责。

  第一批,第二批,还会有第三批……

  “不作为的干部,该问责的要问责,该‘挪位子’的要‘挪位子’。”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9月23日国务院常务会议上指出。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多项政策和措施聚焦干部不作为问题,显示出落实“三严三实”、治理为官不为的决心。高压之下,还有哪些官员在顶风为官不为?有哪些具体表现?该如何进一步治理?

  严查不作为干部 “太平官”不好混

  2014年6月,国务院启动本届政府成立以来的首次全面大督查,向外界展示了“言必信、行必果”的态度决心。

  一年后,国务院再度亮出督查之“”:6月1日起,国务院派出11个督查组赴35个国务院部门和单位、18个省区市开展实地督查,全力推动党中央、国务院重大政策措施落地生根。

  ——8月底,国务院大督查第一批问题处置结果公布,辽宁、吉林等7省对59名干部在审批、决策和监督等政策执行过程中懒政怠政、失察失职渎职等不作为问题,给予相关责任人党纪政纪处分,个别违法者受到刑事处理。

  ——9月28日,国务院大督查第二批核查问责结果公布。经有关地区核查和监察部审核,针对资金沉淀、项目拖延、土地闲置、棚改迟缓等方面的懒政怠政不作为典型问题,24个省区市依法依规对249人进行问责,给予党纪政纪处分。其中地厅级41人、县处级139人。

  记者了解到,国务院大督查第三批问责将聚焦民生领域不落实不作为问题,目前正在督查审计中。

  “种种迹象显示,中央治理为官不为的决心和力度都在加大,查处的官员级别和数量也在增高,‘太平官’将越来越不太平。”山东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所长张卫国说。

  近期被查处的一些干部就是典型的例子。例如,国务院大督查第二批核查问责结果中,辽宁省阜新市、葫芦岛市虚报完成2014年度棚改新开工任务21302套,7个县(市、区)政府及棚改办15名负责人受到行政警告、诫勉谈话处分。

  记者了解到,审计署也加大了对不作为问题的审计力度。审计署18日印发《进一步加大审计力度促进稳增长等政策措施落实意见的通知》,简政放权不到位、项目推进缓慢等落实中央政策不力的干部不作为问题将被严查。而此前审计署已连续3个月发布公告,点名指出部分地区存在的不作为、缓作为问题。

  例如,贵阳市轨道交通2号线一期工程这一重点项目,计划于2014年9月底前开工,总投资194.59亿元。截至2015年6月底,该项目仍处于征地阶段,已到位的1.09亿元银行贷款资金闲置。

 

声明:所有来源为“海口晚报”、“海口网”的内容信息,未经本网许可,不得转载!本网转载的其他文字、图片、音视频等信息,内容均来源于网络,并不代表本网观点,其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您发现本网转载信息侵害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0898-66835631(传真),我们将及时核实处理。